井冈山最惊险的一幕,毛泽东单刀赴会,胆子真是大得出奇

关河有五十州 2024-06-16 16:22:41

抗战胜利后,得知毛主席要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包括陈士榘等很多老同志听到以后都不同意,大家认为,蒋介石1927年发动"4.12"就是背信弃义,突然对共产党人下毒手,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蒋介石这次会不会故伎重演?可毛泽东不仅去了重庆,而且似乎有着如入无人之境的从容与自信。

其实十八年前,毛泽东也有过类似的非凡举动。那是在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后,为了与“山大王”袁文才谈判,以毛泽东为首的七人,连武器都没带,就单刀赴会,进入了袁文才的老巢。陈士榘后来说:毛泽东这个人就不是一个非凡的人,胆子大得出奇,如果他们开了枪毫无办法啊,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毛泽东的举动不仅让袁文才感到惊讶,而且也让他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最让他感到吃惊的,是工农革命还带来了一百条枪作为见面礼,袁文才部队缺的就是枪,总共只有六十支不太好用旧枪,这使他大喜过望。

毛泽东对袁文才说:“送给你这100条枪,只是略表工农革命军的一份心意。我们真诚地希望贵军能够发展壮大起来,共同为工农打天下。 ”  

袁文才深受感动,当即表示要为工农革命军两肋插刀,全力提供帮助。当他问及工农革命军目前有什么困难时,毛泽东坦言粮饷有些紧张,另外还有伤病员缺医少药。袁文才立即将一千多块大洋送给工农革命军,并表示愿意让出井冈山的茨坪地区,供工农革命军进驻茨坪,设立留守处和后方医院。  

 袁文才还表示,他将跟井冈山的另一个“山大王”王佐进行联系,让王佐也跟工农革命军交朋友。

袁文才说到做到,很快,王佐派人来与工农革命军联系,要工农革命军派人上山接洽。毛泽东将此事交给了何长工。

王佐的情况与袁文才有所不同。虽然他也打着农民自卫军的旗号,但他是一个疑心更重、性格也更为多变的绿林莽汉。何长工在接受任务前往与王佐接触时,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也不知道自己去后,能否与王佐合得来。

 毛泽东亲自向何长工面授机宜,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把他们争取过来改造好了,不仅我们的拳头越打越多,巩固了后方,同时也为改造旧军队摸索一些经验。因为我们以后要在山区常年打游击,绿林好汉的部队是经常会遇到的。

何长工带着毛泽定写给王佐的亲笔信,独自一个人上了山。王佐正在山上等着何长工,见到了毛泽东写给他的信,王佐十分高兴,当即命人摆酒设宴,要与何长工一醉方休。何长工哪里见过这阵势,但盛情难却,也只好勉强应付。酒席上,只见王佐和一帮手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一派江湖义气。

尽管初次见面气氛热烈,但何长工知道要改造王佐部队,就必须改变王佐的那些绿林习惯,特别是要改变他那喜欢随意杀人的坏作风。这当然不是易事,何长工决定从王佐的母亲入手,开始了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

王佐的母亲信仰"同善社","同善社"是民国年间的一个会道门组织,其教义中提倡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与佛教中的“三皈五戒”有着相似之处。何长工利用王母的这一信仰,先来王母的工作,再通过王母劝王佐说乱杀人不好,王佐是一个孝子,很听母亲的话。何长工趁热打铁,开导王佐说:就算是对抓住的敌兵,也要作分析,他们大多出身贫寒,是被迫给官府做事的。即便是有罪过,也应该审讯以后,再作处置。  

经过耐心细致的开导,王佐逐渐接受了何长工的意见,从此以后,杀人真的少了。对于抓到的敌军俘虏,王佐也开始进行审讯后再做处置,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直接杀人。在最后处置俘虏时,王佐也基本都不杀,不过是让敌人拿一些钱物来交换俘虏,或者通过对方搞些情报来。  

毛泽东对何长工的工作很满意,他开玩笑地总结说:"何长工,你的长工干得很好嘛!"

0 阅读:30

关河有五十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