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上的智慧较量:毛泽东如何靠写一张字条,就拿下绿林好汉

关河有五十州 2024-06-16 16:22:45

当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刚刚抵达井冈山地区时,袁文才和王佐其实有一段时间是比较害怕的。这也不难理解,占山为王,地盘便是根基,重中之重,袁文才、王佐自然会担心自己的地盘被外来力量侵蚀,甚至他们的队伍也被吃掉。

另一方面,在工农革命军内部,对于如何处理这两支农民绿林军,也曾掀起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当时井冈山地区的党委负责人普遍认为,两支队伍根本不听当地党组织的话,而且在长期的打家劫舍中,这两支队伍都沾染了很重的土匪习气,视生命为草芥,当地农民对他们的同情正在减少,抱怨情绪正在增多。此外,就像《水浒传》中那些因走投无路而落草为寇的梁山好汉们一样,袁文才、王佐生性多疑,是很难驯服的绿林莽汉,这无疑增加了与他们合作的难度。

有人提出,这两支农民队伍只有几十条枪,而工农革命军数倍于他们,又是训练有素,应该说解决这两支绿林队伍是不难的,而且还可以采取智取的方法,找一个理由将他们诱骗出来,如此不用流血就可以将他们缴械。

毛泽东不同意这样做,他坚决反对采用武力手段,而是主张与袁、王二人进行和平谈判,寻求合作的可能。毛泽东认为,袁、王两支队伍在大革命时期,曾积极参与了反对土豪地主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又举行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永新暴动,并保存了实力,对革命是有贡献的,这一点不容忽视和抹杀。再者,袁、王在井冈山地区坚持武装斗争,对地形地貌了如指掌,这对于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建立红色政权,具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是必须要联合的一支重要力量。

毛泽东的想法最终获得了当地党委同志的理解。鉴于袁、王部队都是由绿林土匪武装改编成农民自卫军的,部队没有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以及一整套完整的政治工作制度,流寇思想和土匪习气很重,部队内部主要依靠江湖义气和封建帮会来维系,于是工农革命军和当地党组织确定了团结、改造和帮助其发展的工作方针。

实际上,早在“三湾改编”期间,毛泽东就亲自给袁文才写过一封信,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合作的愿望,并派人送去数条标语,以让他了解工农革命军的主张和宗旨。袁文才收到信后,仅从那飘逸大气的笔迹来看,就断定写信者不是等闲之辈。他和王佐等人仔细斟酌,决定在回信示好的同时,派人去工农革命军驻地进行侦查。

袁文才派去的侦探在工农革命军驻地看到了许多标语,如“打土豪、分田地”、“拥护共产党”等,便趁没人的时候又撕下了一些,准备带回去交给袁文才。没想到执勤的哨兵发现了这个撕标语的人,将他抓住交给了三营副营长伍中豪。伍中豪拿不定主意,便上报到前敌委员会。毛泽东立即交代伍中豪:来人要善待,标语不许没收,若没有收集全还可以给他补上。安顿好以后,马上放人。

袁文才的侦探没有想到自己会受到如此礼遇,他原来想这下恐怕回不去了,即便能回去也得挨一顿打,结果人家不但没有打他,还帮他把没有收集全的标语都补齐了,并且派了几个战士送他上路。

侦探回到袁文才身边后,如实汇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袁文才颇有兴致地听着,并认真地查看侦探带回来的标语:"打土豪、分田地"、"拥护共产党"、"打倒反动派,工农做主人",之后他若有所思地说:"倒像是共产党的主张……"

袁文才于是作出了和工农革命军接触的决定,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也为了进一步考察工农革命军的诚意,他把会面的地点定在了自己容易脱身的大仓村林家祠堂内。在祠堂内外,袁文才埋伏了20多个枪手,还在不远的村口安排了接应的部队,警戒严密,以防不测。

工农革命军派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7个同志,都没有带枪,毛泽东的举动让袁文才一块石头落了地。毛泽东的诚意和智慧最终赢得了袁文才的信任,两支队伍走到一起,由此谱写出一段革命史上的动人佳话。

0 阅读:2

关河有五十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