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边区首府生死之战,日军步步紧逼

关河有五十州 2024-06-22 19:06:45

武汉会战期间,日军华北方面军集结了总共约五万余人的兵力,继续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从四面八方向晋察冀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进攻,称为“秋季围攻”。分路攻进的日军或穿插或迂回,或强攻或侧击,最终合击的目标都指向了阜平、五台,其中直接攻向阜平、五台的日军都分别预计在七千人以上,在各路日军中数量同居第一。

阜平虽然只是个人口不多的山区县城,但它西连五台,东通冀中,乃晋察冀边区的首府,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显而易见。日军之所以能够一开始就兵指阜平以及晋察冀的另一核心五台,显然也需要归结于“及早搜集情报”。另外一条“行动迅速”,是说不能拘泥于旧的迂回、包围概念,而要以奇袭、急袭为第一,此次日军来势汹汹,几乎容不得晋察冀部队稍作准备。

眼见阜平危急,聂荣臻传令杨成武率一分区的一、三团火速赴援,会同三分区部队,以约六个团的兵力在东、西庄阻击向阜平进犯之敌。杨成武接到电报后,忙率三团出发,一路上,他们不断碰到从边区政府撤出的人员,杨成武从中得到的消息是,晋察冀军区正在彻夜转移,但是由于多路日军正在接近阜平,转移已经成了突围。边区银行的撤退人员中有人认识杨成武,大声对他嚷嚷:“你可要把敌人顶住,我们还有几十万票子没拉出来哩!”

日军来得很快,但同时也未急于深入。以往日军进行围攻或“扫荡”时往往会单兵突进,最后导致功败垂成,这次他们吸取教训,没有急于前进,而是步步为营,每推进三五公里,就停下来筑工事,修据点,即便已逼近阜平,也只以一部兵力展开前进,其余主力则采取阶梯队形跟进。

1938年10月2日,日军先头部队抵达距离东西庄仅几十里的王快镇。当天,一团也到达阜平,与三团合兵一处,但令杨成武感到焦急的是,由于通讯联络等原因,原定配合作战的三分区部队却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赶到战场。

这时边区党政军机关都已撤离阜平城,向山沟转移。城内及城周围的各村民众在实行坚壁清野后,也分别向五公里以外的各山村疏散。聂荣臻在转移之前对杨成武说:“杨成武,给你一个原则,三天以内不许一个鬼子进阜平。”

1 阅读:166

关河有五十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