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国人的饮食之道:“五谷为养”五谷最养人

鸿朗说健康 2024-06-14 08:06:36

五谷者,植物之种子也;种子者,植物之精华也。中医饮食营养学认为,植物、动物的不同部位,所含的气和神是完全不一样的。最精华的东西,都含在种子里。

从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意义上来说,我们所说的吃饭实际上应该是吃种子,而其他的东西只是下饭的。现在的人吃饭都是吃肉、吃菜,不吃或少吃主食。这样其实是不符合我们身体需求的。

因此,普通人健康的饮食结构应该是,一碗小米饭或白米饭,有块儿咸菜,就行了,再加块儿肉。如果刚好有几把青菜,这就更好了,没有也够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吃淀粉会增加体内糖的量、会发胖,于是就不吃主食。你可以告诉对方说这是不对的。因为,植物的枝叶、躯干里有淀粉,种子里也有淀粉,但它们里边所含的淀粉是不一样的。比如,红薯、土豆里所含的淀粉会使你的血糖变高,而种子里的淀粉是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所以你可以放心地吃五谷。

因此,在我国古代,不管是北方的面食还是南方的米饭,都是以五谷作为主食,充满着养生的智慧。

五谷者,植物之种子也;种子者,植物之精华也,得天地之气最全,蕴含着生命所需的全部成分。

现代人的吃饭都是以吃肉、吃菜为主,少吃甚至不吃主食,主次颠倒、营养失衡,非常不适合我们中国人的体质需求,因“乱吃乱喝”引起的各种健康问题也是层出不穷,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高血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肥胖等代谢相关性疾病变得越来越常见。

食物是最好的医生,中国人的传统饮食讲究药食同源,五谷作为我国的传统主食,是五千年中华养生的精髓所在,“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杂粮有着独特的食疗功效,可以益五脏、健肠胃、实肌体、增力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

何为五谷?《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粟(小米)、麦(小麦)、稻(大米)、黍(黄米)、菽(大豆)。

五谷不仅对全身具有均衡的补益作用,并且对五脏还有一些特殊的功效。

小米重健脾。小米是五谷之首,古代又称“粟”或“稷”,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等。对脾虚体弱多病的人来讲,是食补的佳品。

用法:熬一锅小米汤,用汤勺撇出小米汤顶层的米油,空肚喝下,有非常好的健脾养胃的功效,每日早中晚均可服食。

小麦重养心。小麦被称作“五谷之贵”,小麦面粉,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本草拾遗》记载:“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具有养心安神、除烦止汗的功效,可治疗心烦失眠、自汗盗汗等。

用法:取带皮的全麦子煮粥,或去中药店买一些浮小麦煎汤代茶饮,每日从早到晚代茶饮用。

大米重润肺。大米,即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性甘,味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滋阴润肺、健脾和胃、除烦渴的作用,多食能令人“强身养颜”。对肺热、燥咳、便秘、皮肤干燥等病症的人具备非常好的养生功效。

用法:古代养生家倡导“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便秘均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大米亦可炒制成焦米茶饮用。

黄米重护肝。黄米,又称黍子、糜子,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味甘,性微寒,具有益阴、利肺、利大肠之功效,可治阳盛阴虚,夜不得眠,久泄胃弱,疗冻疮、疥疮、毒热、毒肿等症。黄米酒具有滋肝养肾、开胃消食等功效,是养身保健的较佳饮品。

用法:大黄米自然发酵可酿制成黄米酒饮用,北京地区常制作成黄米面炸糕食用,是京城小吃一绝。

豆类重补肾。豆类的家族很大,主要包括黑豆、扁豆、红豆、黄豆、绿豆、豌豆等,豆类中的黑豆被称作“肾之谷”,《本草纲目》记载“黑豆有补肾养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乌发明目、延年益寿功效。”对肾虚、水肿有不错的食疗功效。

用法:取适量的黑豆泡开后打烂做成豆浆,或者煮成黑豆粥,每日早晚服用。

0 阅读:9
评论列表
  • 你写那么多。我只想问你 中医如何确定药量的 。第一 如果是根据症状。那么违反基本常识 吃的越多效果越大 那么就是中医没有追求最大效果。中医所希望的是明明一天可以治愈。非要十天半月治愈 这也就是中医所标榜的有良心有医德.这就是中医所謂的医者父母心吗。第二 如果中医的药量是因为毒副反应。那么中医几千年从没有毒副硏究。没有所谓安全有量。那么你吃多少会出现什么毒症状去那里看 第三中医还最爱说因人而异。体质不一样所以不一样 结果留下的几千年的方子一句和体质相关的话都没有。第四。药量是來自满啦。讲满字有最大量和现有量以及药转化率。现有量我们可以认为就是0。不需要知道多少 但最大量和转化率出自那里。第五。一说中医就说治好某某某。一说西医就是某某某没治好。一说治愈率就是中医不需要西医标准。最喜欢拿八杆子打不着的西医来证明中医是对的 第六。拿吃一碗就饱和杯水解渴。但忘记啦饱和解渴是在吃后才知道不是你吃之前就知道。你药量是在你吃之前定的。不是你吃后才定的。还有吃饱和解渴是一次性的等于的是你吃一次药就治好啦。问题是中医做到一吃而愈啦吗。最后。一个写几千年药量还说不出药量如何來的中医。那來脸皮说中医能治病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