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一个大补脾胃的方子,脾胃一调百病安!(二)

鸿朗说健康 2024-06-21 11:53:36

小建中汤在临床应用时,根据不同的证候和个体情况,可适当加减药物以增强其效果或适应不同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减方法:腹痛剧者:加陈皮6克、木香6克。心悸甚者:加远志9克。

面色无华者:加当归9克。舌淡苔白者:加白术9克。脉沉弱者:加黄芪15克。呕吐者:去桂枝、生姜。中满者:去桂枝、甘草。阴虚火旺者:忌用。小建中汤的中医医理主要是从温补脾胃、调和阴阳两个方面来理解的。

小建中汤的药物很少,只有六味。其中最重要的是饴糖,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麦芽糖。这个东西很甜很好吃,但不要以为它只是甜品,它其实是个大补品。

它能温补脾胃之气,生津液以滋阴润肠,并能缓急止痛以安心神。它还能和合其他药物的性味,使之更加有效。其他五味药物分别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和大枣。桂枝能温通心阳之气以定悸止惊,并能散寒邪以止腹痛;芍药能养营阴之血以止发热,并能缓肝急以止腹痛;甘草能益中焦之气以健运化,并能调和诸药之性味;生姜能温胃散寒以止呕吐,并能利湿邪以止泄泻;大枣能益脾胃之气以健运化,并能补气生血以养颜色。这六味药物合在一起,就能温补脾胃之气,调和阴阳之气,平衡营卫之气,达到治愈虚弱之效。

小建中汤适合调理哪些症状呢?

胃口不好,吃东西比较少,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从早到晚都不会感觉到饿,如果你也是这种情况,如果你用了很多健胃消食药,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的,不妨换个思路,试试小建中汤。

还有像小孩子挑食厌食偏食的,这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孩子的鼻梁,如果鼻梁处发青,说明胃里有寒;以及一吃生冷食物就腹痛腹泻的朋友,也是因为胃里有寒。小建中汤用上,补补心火,心火的温煦可以使脾胃温暖,从而起到腐熟食物的作用,就不会出现完谷不化、不思饮食的情况了。

小建中汤对于气血阴阳不足的各种虚劳,比如,劳心劳力过度导致身体发虚的;大病重病以及慢性病后期消瘦疲劳的,效果非常好。

就说一切周身上下虚损,都要从中焦脾胃中去调,脾土旺盛,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化生出更多的营养物质。大有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妙,而这生生不息的化生之道的关键,就在于用小建中汤这把钥匙打开脾胃转动的开关。

古今名医方论:

成无己:建中者建脾也。《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胶饴、大枣、甘草之甘以缓中也。

辛润散也,荣卫不足,润而散之,桂枝、生姜之辛以行荣卫。酸收也、泄也,正气虚弱,收而行之,芍药之酸以收正气。(北宋—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许宏:建中者,建其脾也。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建中之味甘也。阳脉涩,阴脉弦者,为中虚内寒也。心中悸者为气虚,烦者为血虚。

故用胶饴为君;甘草、大枣为臣,以甘佐甘缓之也;

柯韵伯:此建中汤禁。与酒客不可与桂枝同义。

心烦喜呕,呕而发热,柴胡证也。

胸中有热,腹痛欲呕,黄连汤证也。

太少合病,自利而呕,黄芩汤证也。(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何贵孚:桂枝味辛而甘,气味俱厚,阳中有阴,专行营气,风寒外感用之者,以营气本为外邪所困,助其营气,外邪散而汗随之出也。

若本无外来风寒,则只助营气,并不到表,非同麻黄、葛根使平人动汗者比。况虚劳本属营虚,叻之使之适配卫气而止,何动汗之虑哉?

况又加以濡缓之药乎?营气者,血中之气也,得桂枝之辛温以行之,加饴糖之甘润以灌之,而后可以周流也。

然二味之流动过速,能行血中之气,不能生气中之血。

大枣纯甘,味浓质厚,合桂枝、饴糖,濡其血,滋其液,有随流随生之妙用焉。

犹恐其行之太急,而或动汗也,加甘草以缓之,芍药以敛之,则不缓不急,有追随卫气之功,而无越过卫气之弊。

再佐生姜,使卫气一动,与营气两相和合,则阴顺阳平,虚火不生,而口燥咽干、遗精、手足发热,诸证皆退矣。血能配气,无所瘀留,吐衂皆止矣。

血能养心则悸平。阳气达于阴络,腹疼里急皆缓也。营气属心脾二脏,营气足则脾阳达于四肢,又何酸疼乎。

合之为稼穑作甘之大法,养胃健脾之圣剂。佐以微辛,胃口自开,饮食有味,心脾既和,中焦之大气自复,故曰“建中”。(清·何贵孚《伤寒论大方图解》)

吕震名:此桂枝汤倍芍药而加胶饴也,本太阳表药,一转移而即变为安太阴之制,神化极矣。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中土虚馁,都城震恐,桂枝汤本主和营复阳,而但倍芍药加胶饴,奠安中土,故曰建中。

甘能满中,仍与桂枝汤同,故重申其禁曰: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清·吕震名《伤寒寻源》)

胡希恕:此于桂枝汤中倍增芍药,更加大量温中补虚的胶饴,芍药治腹中拘挛痛,

但芍药微寒因此用大量甘味的饴糖来补中缓急制寒,故治桂枝汤证且中虚有寒而腹中急痛者。(现代·胡希恕 冯世纶《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

0 阅读:11
评论列表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