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短视频正在“吃掉”你的大脑

观云脑 2024-06-28 15:00:41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该取的快递没取,记不起老朋友的名字,忘记回复朋友微信,忘了把车停在哪里……“可以说我们先是脑子被短视频干废了,进而身材和健康、注意力和创造力都明显受损。

在数字化时代,短视频的盛行导致许多人陷入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的困境。他们难以静心阅读,甚至记不住六位数的验证码,专注力大幅下降。过度依赖短视频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占用了本应用于思考和学习的时间,导致大脑丧失深度思考和长期记忆能力。

从神经科学的奥秘中窥探,这些短视频仿佛一把魔法钥匙,巧妙地点燃了我们大脑深处的奖赏回路。在这一刹那,情绪的主宰者——大脑杏仁体,仿佛被唤醒的精灵,开始释放出那种令人陶醉的“快乐激素”——多巴胺。它的魔力让我们沉浸在喜悦与满足之中,无法自拔。

“大脑奖赏回路产生的多巴胺越多,这种体验就越容易上瘾。”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安娜·伦布克在《成瘾》一书中写道。

“就像看电视连续剧一样,瀑布流永远刷不完。”

通过各种社交媒体,瀑布流在指间一直流动着,它不舍昼夜,为人们源源不断供给“爽点”。无论你是出租车司机、电梯里的外卖小哥、上课的大学生、北大哲学博士、科普作家、心理咨询师……只要动动手指,你就能轻松连接外部的多元世界,掌控热辣滚烫的信息,得到算法为你量身定制的快乐。但这个快乐的避难所本身,也是一个问题。

当你花费大量精力去挖掘和理解某个知识点时,这些信息就如同深深烙印在你的脑海中,难以忘怀。相反,那些轻松获取的碎片化信息,比如浏览短视频,虽然视觉冲击力强烈,但往往转瞬即逝,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记。观看短视频,我们往往被绚丽的画面所吸引,这些画面具象而生动,无需过多思考,门槛极低。但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可能只是走马观花,看完之后什么都没记住。而阅读书籍则截然不同,我们需要逐字逐句地品味文字背后的深意,这是一个需要付出脑力和耐心的过程。虽然看似抽象且有门槛,但正是这样的过程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记忆更加深刻。而那些轻松获取的碎片化信息,虽然短暂而绚烂,但终究难以成为你记忆中的永恒之笔。

如果碎片化的短视频频繁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时间一久,人的大脑会被短视频驯化,注意力也会以秒为单位被切割成碎片。

“当你已经适应了短视频快速、高强度的多巴胺刺激,当这样的刺激该来却没来时,你就会烦躁不安和感到无聊。比如说,你看短视频,多巴胺刺激可能是15秒一次,看电影时,可能是90秒一次,你就会受不了电影——怎么那么慢?看不下去。”

美国科普账号Better Labs将杨小可这类成瘾状态,概括为“社交媒体的迷失域”(social media limbo)。它指出,人一旦养成短视频观看习惯,就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复杂的深度事件上,也总是等待被外部世界所刺激和取悦,一旦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就会感觉疲惫又无聊。

放下手机,杨小可感觉大脑一片空白,“有点被刺激过后非常空虚的状态”。

“成瘾的本质,是一个人因为对于真实世界、真实的人的关系的缺失,出现了内心空虚和孤独,不得不转向有刺激性的东西,维持一种兴奋感。

“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所以你要非常费劲才能从那些东西里面出来,让自己逐渐相信它们其实是幻象,或者就像是麻醉药、兴奋剂。”

大脑其实就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总是对深意与内涵怀有深深的渴望。短视频,尽管轻松有趣,却往往如同快餐一般,信息含量稀薄,你不断地浏览,一个接一个,但久了便会发现,大脑并未得到真正的满足。相比之下,书籍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信息密度极高,每一页都充满了知识与智慧。当你翻开书页,沉浸其中,大脑就像是享受了一场美味的盛宴,很快便会感到满满的“饱腹感”。一旦你的大脑得到了这种深层次的满足,你会发现,你不再那么依赖那些短暂而浅薄的短视频了。因为你知道,真正的精神食粮,往往隐藏在那些厚重的书页之中,等待着你去发掘、去品味。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沉迷短视频。同时,也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例如阅读书籍、参加体育运动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数字化时代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成为“文盲”的一员。希望大家周末都能放下手机,享受当下的生活!

0 阅读:2

观云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