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明回忆父亲贺龙:父亲的教导、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历史的丰碑 2024-03-25 09:41:56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贺龙早期革命

贺龙,本名贺文常、他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北洪家关。贺龙的祖父贺运宰,过去是一个秀才,祖父贺运宰则是一名秀才。

贺运宰,当年为了在洪家关内玉泉河上安人桥,倾其所有。

到了他的父亲何士道的时候,他一家人只好以种田和缝纫为生。贺龙有三位姐姐一个兄弟弟,以及两个妹妹。

那时候他家里人口多,收入确实很低,常常吃不饱。他不喜老师刻板的教诲,尤其喜爱练武,仅在族中开办的私塾中学习五年。

14岁那年,贺龙从姐姐贺英和姐夫谷绩廷那里借来一头花脚麻驴,做起了湘鄂川黔边各县的小骡客。

1914年,贺龙在桑植县以教学为名,由中华革命党人陈图南引荐,参加了由孙中山为首的中华革命党。

中华革命组织桑植派遣贺龙到石门和沅陵一带,联络有志青年。

贺龙由于策动反动民军失败而被关进监狱。

等到他获释后,与大庸县革命党人吴培清合作,在石门县泥沙镇泥沙镇团和邻近南北镇和皂市的团防大队,组织了三百多人的武装,号称湘西讨袁独立军。

贺龙带着他的部下和邻县的各种起义人员组成了一万多人的军队。

但是,这支民兵组织松散,纪律涣散,不久就崩溃了。

1916年3月16日,贺龙邀徐云成,韦寿卿,韦寿山,等二十一人,携带火枪一把,马刀三把,菜刀三柄,攻巴茅溪盐场,缴得火枪十二支。

随后,贺龙率领部队攻占了分水岭的团防分局,缴获了四把手枪,他又与一支民团联合,夺取了上溪河盐场。

一时之间,贺龙的风头一时无两。

1916年春天,由贵州的护国军王文华率领的军队开赴湘西,同袁军展开了一场恶战。

大庸县民团领导罗占侯,为配合贺龙在桑植县组织讨袁部队的工作,派遣了人到洪家关城。

在会议上,各大首领推举年仅20岁的贺龙为总指挥。

袁世凯于6月6日逝世。届时的湖南督军谭延闿假意将罗占侯和贺龙调到常德,借着整顿的名义,收缴了桑植的讨袁军的枪支。

那时候贺龙因为出城而逃过一劫,不过他也只带了三个人和两支枪,离开了常德。

贺龙于1926年加入北伐战争,并担第九军一师师长,他是当时有名的左派将领,并信奉共产主义。

贺龙是1927年南昌起义的总指挥,他领导了起义军,为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和建立人民军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南昌起义的主力是贺龙领导的第二十军,叶挺领导的第二十四师,朱德领导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南昌市警察署的部分武装。

在这些人当中,贺龙所率领的队伍是最大的,但是他那时还不是共产党党员。贺龙是否能够带领部队参加南昌起义,关系重大。

南昌起义

1927年6月26日,贺龙离开河南,动身前往武汉。周总理专程来到了贺龙的住所,并与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周总理对贺龙进行了蒋介石“四一二”事变后的时局及汪精卫的行动,并对贺龙提出了与中共合作的要求。

贺龙闻言说道:“中国只有共产党能够拯救,唯一能够拯救国家和人民的,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我对共产党是言听计从,打定主意要跟蒋介石汪精卫那群王八蛋干一场。”

七月二十六日,贺龙率领第20军到达南昌,那时候军部位于子固路的华圣公会中。

在街道对面,是朱培德领导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

二十七日,周总理抵达南昌,开始为起义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十八日,周总理在第二十军司令部接见了贺龙,向他说明了前委对南昌起义的筹划,并征求了他的意见。贺龙听后坚决地说:“党说什么,我就做什么,党叫我如何做,那我就如何做。”

周总理因此代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指定贺龙为起义的总司令。

贺龙第二天在江西招待所告诉徐特立,张发奎怕输,我却不怕,南昌起义成也好,不成也罢,我都会去做,假如真失败了,那我就上山去。

贺龙受命后,和刘伯承一起制定了详细的战斗方案。

七月三十日,下午四点,贺龙召集了二十军,团以上的干部,对起义进行了动员。

他说:“第一,国民党已经背叛了革命,国民党已经灭亡,我们今天就要把革命大旗举起来,同反动政府和蒋介石作斗争。

二、谁想跟我一起去,咱们就一起干。谁要是不愿意,就让他退伍。

三、今后一切听从共产党的指挥,必须服从党的指挥。”众将领都闻言纷纷表示,一定要跟随贺龙,参加这次的武装起义。接着贺龙便做起了部署。

八月一日清晨,南昌起义在周总理,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率领下,在八月一日清晨开始。

贺龙亲率第二十军一、二团攻击朱培德的指挥部,敌军因事前有人告知,也是有所布置,仗着地利,对起义军一阵扫射,并堵住了起义者的必经之路--鼓楼。

此时的贺龙也顾不上自己的生命危险,在距敌军二百余丈的石级上,冒着弹雨,指挥战斗。

正是贺龙的勇敢无畏,鼓舞了起义军的将士们,他们勇敢地向前冲,勇敢地战斗。

士兵们不顾一切地攀上房顶,从侧面攀上鼓楼,占据制高点,居高临下,对敌军司令部展开猛攻。

三个小时后,敌军一个团缴械投降。起义部队也是攻占了敌军指挥部,并控制了省政府。而那个个告密者也被捕并被处死。

最后,在三、四个小时的激烈斗争中,成功地消灭了敌人五个团,缴获枪支五千多支,武器装备相当丰富。

贺龙:支援延安,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毛泽东在1938年4月18日给贺龙打来电话,问他是否有可能在平绥线以北地区建立一个游击根据地,并请求他作进一步的调查和报告。

贺龙当即给宋时轮发去电报,想办法尽快查清此事。之后贺龙和关向应在4月22日接到宋时轮的汇报后,指出该地区村落稀疏,人少,粮少,不适合大规模的游击,很难在这里建立一个游击根据地。而晋察冀地区,由于人口流动比较多,所以比较适宜在那里建设根据地。

于是,几人的提议在得到了毛主席的批准以后,宋时轮的部队很快东进,王震部的部队则是进入桑干河地区,相继在晋察冀边区开辟了新的道路。

五月十四日,毛主席致电贺龙和他的部下:“大青山一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希望你们尽快考虑这个问题。

贺龙到这里进行了考察,发现大青山是通向中央机关的北大门,于是就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的考察结果,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现在,毛主席要求贺龙“尽快考虑这件事”,这表明毛主席对他的意见是一致的。

为了以防万一,贺龙马上组织人手,重新勘察大青山的情况,并向毛主席和八路军司令部汇报。

毛主席在6月11日回信中说,大青山很重要,该派谁去指挥,怎么做,这些事皆由你负责指挥。

那时候朱德和彭德怀已决定,到大青山去的部队,归何关和何、关指挥,并按照毛主席的相关指示,由三五八旅的政委李井泉带队,其余问题交贺、关和肖定夺。

贺龙等人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在八路军总部作出决定后,很快就成立了大青山支队,由李井泉担任总指挥。

九月上旬,大青山支队2300余名官兵顶着炎热的天气,进入大青山一带。至年末,共打大小战役100多场,歼灭敌人2000多人,打破日本人四次包围,同时组建了自己的骑兵队伍,提高了机动能力。

1940年,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下,中共中央机关经费和物资都极为紧缺,贺龙所在的晋西北根据地更是处境极其艰难。

有一回,师供给部部长将目前军队所需物资和资金情况报告给贺龙,贺龙得知后当机立断,立即作出了支持中共中央的决议:“将军队所产物资拨出三分之二,连夜发往延安。

师供给部部长连忙说道:“现在晋西北缺钱,这么多钱送过去了,我们该怎么办?

贺龙听后反问道:你这是要头呀,又或者是要身子?

八年来,由晋绥向延安运送的各种补给,数不胜数。

贺龙一向主张:“支援延安,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央出现了困难,那便是我们的困难,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不可以忘了全局,首先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贺龙于1947年获悉,在夺取山西运城战役中,二纵在贯彻党对城镇的方针和人民的纪律上犯了错误。他和彭德怀讨论了一下:“我们的党的群众路线很重要,二纵队是红六军里发展出来的,我们应该好好地整顿一下他们的纪律。”

贺龙按照上级的指示,到了山西新绛县,在会议上,他把周总理的讲话和西野前委的决定做了传达,接着他又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违背了城市的方针,违背了人民的规矩,这就是在助纣为虐;违背了党的方针,就与人民分离了。没有民众,哪来的胜利?”

二纵党委按照贺龙的指示,对错误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组织工作。贺龙对二纵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在党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震事后说:“贺龙元帅特地到二纵去讲政策,讲纪律,这对于二纵以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帮助。”

家风

贺龙曾经告诉他的子女们说:要靠自己的力量,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要做一个正直的事情。我不指望你们成名,也不指望你们能当上高官,但一定要有一技在身,这对你自己,对你的国家,都是有好处的。”

贺龙在他的儿子贺鹏飞刚出生那一年,已经50的岁了,但是,他从来没有娇惯孩子。

贺鹏飞读中学时,在踢球时腿部骨折。

按理说,他的父母应该很担心才对。但是,过了一周,贺龙叫他的孩子戴上了石膏,到了学校。

贺龙当然不会让贺鹏飞乘坐他的私人汽车,他在大街上租了一台小三轮,负责让接送贺鹏飞去学校。

那时候贺鹏飞坐到了三轮车上面,手里拿着一根拐棍,丝毫没有身为元帅之子的尴尬。

那时候,一些人认为贺龙有些不讲人情,对此贺龙说:“既然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那我们就趁这个机会,让他多锻炼锻炼,让他以后能够独立工作,为以后做更多的事情做准备。”

在贺鹏飞第一次报考清华失败时候,他希望自己的老爸能帮他一把。贺龙对他的孩子说:「只有不断地去做,才能成就你一生的梦想,别无他途。

领会到父亲心意的贺鹏飞,在清华附中再重考了一年,总算得偿所愿。

贺龙教导他的孩子们,每天要遵守最起码的礼节,要努力工作,不要放弃。吃东西的时候,不要把嘴弄出声音,把食物吞进肚子里,不要讲话。

贺鹏飞小时候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从他父亲的老军服里换下来的。

有一年,贺龙父亲的忌日时候,他召集了自己所有的孩子,一一向放在窗前的父亲的画像叩首。

他说:这并非迷信,这也是一种对长者的缅怀,虽然已经逝去的长者不会记得咱们是谁,但子孙们也不应该忘记这份恩情。

贺龙提倡的“孝”,在子女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到贺鹏飞那一代,已经养成了一种惯例,那就是姊妹中,每天都要有一人跟母亲一起吃饭。

他的闺女贺晓明,年纪轻轻,就让人觉得他挺不起腰来。贺龙劝了几句,见女儿不听,便对她道:“一个人,坐要有坐姿,站也要有站姿嘛,这已经不单单是好不好看到问题了,更重要的是精神。

后来贺龙让女儿每天都要站在墙壁上一个钟头,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现在67了的贺晓明身体仍然笔直,这自然是要归功于他的父亲。

在日常的生活中,贺龙对孩子们的要求很高,也很注重一些小的东西。

贺晓明说:"父亲让我们不要在我们的饭碗上留下任何一粒米,所以我们只好全部吃掉,他也这样做了。

父亲常常说:你要吃东西,不要大口大口地吃,要细嚼慢咽。嘴里含着食物不要讲话。吃饭之后,自己拿着用过的碗筷去厨房清洗,然后放到一旁.这就是规矩那时候,家中有工作人员在干这种事,我们可以不干,可是,父亲非要我们干不可。

对于贺晓明来说,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却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经济如今好了许多,每家都有能力雇佣钟点工,也有很多保姆可以请,但由于我以前和爸爸住在一起,所以我们的家庭里如今也都会有人来做饭,会有人来帮我们打扫卫生。

那爸爸怎么会让我们这样做呢?他这要让我们明白,你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去办。我认为这一切都是极好的。

贺晓明也说起自己的父亲生活中细节,“父亲他很简单,很喜欢打扮,他的每一件衣服都很整洁,很得体,他的鞋也很整洁,他从来不会浪费。

我有一位姨,住在天津,她的手很巧,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从天津到我家来,她会用两块旧衣服做成一件出来,然后我们就可以继续用它,不管是蓝色的还是青色的,她都会把它弄得很好。“……”

贺晓明于2015年6月回到桑植县洪家关,谈起家风,他感慨道:父母的教导,潜移默化地改变著我们的人生。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轻松阅读·名人掠影——贺龙元帅的家风 作者:杨亚雄

家庭故事 ——贺龙同志的家风

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英雄辈 出篇——南昌起义的两位总指挥--贺龙叶挺 作者:刘勉钰

清廉明鉴——贺龙在烽火岁月中的清廉故事 作者:朱 红

0 阅读:11

历史的丰碑

简介:有些人我们要永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