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53岁飞机失事遇难,9个儿女今何在?活下来的都是顶尖人才

历史的丰碑 2024-01-15 17:51:19

前言

南昌起义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政权的首次尝试,但是,当时所用的枪炮是从何而来呢?

南昌起义的骨干力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朱德元帅提供了500余人;

贺龙元帅则是提供了20军,下属的2个师;

叶挺提供了十一军,十一军是一个正规的三师建制。就从战斗力方面来看的话,甚至这支兵团要比贺龙的二十军还要强。

上面提到的这三位,都可以说是“带资入股”,他们还都是抛弃了自己的高官厚禄,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

当时朱德,叶挺,贺龙,聂荣臻,叶剑英,刘伯承,这些人都曾经是老部队的领导级干部,而且就军衔来讲的话,还是中将。

当这些人听说要起义,立刻就拿出了全部身家。在以前的军队中,士兵都是宝贝,那些可都是他们的私人财产啊,那么,他们肯在那个年代为共产党奉献一支军队,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呀?

因此,在这一点上,贺龙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叶挺是前敌总指挥,再加上后来叶挺还是广州起义的总指挥,实际上这就为他们的打下来1955年被授予元帅的基础。

毛主席在延安时告诉过叶挺,你就是我们的首任总司令,我们的军事历史应该由您来书写,虽然是随便一说,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合理。

坚持不背叛

叶挺在1925年入党,在北伐战争中,他带领叶挺独立团北上,屡战屡捷,是一代著名的北伐将军。

在蒋介石和汪精卫于一九二七年叛变,造成白色恐怖时,这时候中共也领导了“南昌起义”,叶挺是当时的最高统帅和十一军团的总司令,他曾经参加过南昌起义,消灭了南昌的国民党反动派。

后来,叶挺发起了“广州起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也激起了民众的爱国之心,大大削弱了蒋介石的气焰。

抗日战争打响后,南方地区的游击队伍此时已被整编成了新四军,但蒋介石却是坚持要把军队的领导权交给国民党。

不过当时周总理却坚持认为,新四军的司令员一定要在中共的指挥下,因此,二人就在这件事情上产生了严重分歧。

周总理与蒋介石发生了分歧,最后周总理提议由叶挺担任他的新四军总司令。

由于叶挺那时已经是非党员,又同国民党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蒋介石立即就同意了这个建议。

叶挺就是以这种方式当上了新四军的司令员。

叶挺成为新四军的总司令之后,不仅领导其军队对日作战,而且他还同共产党的关系十分亲密,这也使蒋介石大为不快。

1941年1月14日,皖南抗战八天八夜,叶挺率领部队冲出重围,然而这个时候却是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了起来。

当时叶挺为逃出敌军包围,不得不下山与敌人交涉,结果却是反遭逮捕。

叶挺刚到重庆的时候,大都是沈醉来接待。两日后,沈醉带来了崭新的衣服以及一个理发师,请叶挺换换心情。但是叶挺却是不答应,除非有条件的获释,否则决不剪头发。

沈醉劝他,重庆夏季炎热,如果不注意,头发就会长虱子。

叶挺回答说,不必着急,他可以忍耐。

沈醉看叶挺无动于衷,只得表示蒋介石、陈诚二人极有可能要与他会面,如果那样的话,恐怕不大好。

叶挺还是坚决表示他不去修胡子,不去看谁。沈醉无奈之下只得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戴笠,戴笠对此也是无计可施,只能放任。

数日后,陈诚特地登门拜访叶挺,他们曾是同窗,后来又一同到粤军中工作。叶挺之所以成为新四军的司令员,就是因为陈诚在其中也出过力。

蒋介石深知他与陈诚之间的特殊联系,因此才让叶挺到重庆,目的就是想请陈诚帮忙劝降。

陈诚见到叶挺吃惊地望着自己,劝他不要再过这种日子了,并请他做自己的副官,随自己前往第六战区。叶挺这时也是公事公办,他问是否蒋介石要他做说客。

陈诚讪讪一笑,表示蒋介石确实对你是另眼相看。像您这种人总是要干些什么的。叶挺压抑着满腔的愤怒,对他说:

“你要是真心愿意帮忙,就跟蒋介石商量一下,把那些被俘虏的八路军战士给放了吧!”

但陈诚将一则新闻告知叶挺,叶挺仍无法抑制他的情绪,高声责问陈诚何以面对国民,何以面对中华儿女?

当时的陈诚告知他,新四军早已被撤销,宣告瓦解。

叶挺的诘难使陈诚不知所措,他只好耐着性子劝说,要好好考虑一下,将来如何是好?

见叶挺这么坚持要把俘虏的八路军战士都给放了,他只得表示要把这事上报给蒋介石。

离开时,叶挺还托他说:“我想同周恩来同志以及郭沫若同志见面,请帮忙约个时间见面。”

没过多久,陈诚就把蒋介石的立场传达给了叶挺,并回绝了他的要求。两人无法达成一致,就此分别。

到了这年秋天,蒋介石再次向党中央发出了邀请想要进行谈判,毛主席也提出了一个不能出席就不能出席的要求。

这一回蒋介石完全同意了,不过要等到开完会再说。

可是,没有人能想到,一位领导者,竟然会言而无信。

会后,叶挺未被毛主席接走,蒋介石又一次不肯将叶挺放出来。

然而,我们党一直没有停止对叶挺师长的救援,一直在寻求时机。

时间来到1944年,蒋介石向国民党发出“友好”的讯号后,中共立即提出要求必须释放叶挺,为此多次与国民党进行交涉。

蒋介石在1945年反日战争中取得了成功,此时他的野心也是天下昭然。

八月,他急不可耐地连续发了三份电报给毛主席,要毛主席来重庆商谈内部的和平事宜。

毛主席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但是他不愿意错过一个揭穿蒋介石伪善的好时机。

不久之后毛主席,周总理,王若飞等人到达重庆后,同国民党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重庆会谈,“领土”和“武力”是双方谁也不让步的问题。

在领土方面,蒋介石主张要把一切重要的地方都占为己有,而我们党则主张对这个地区保持独立的主权。

在军事方面,毛主席坚决反对把人民解放军归国民党领导。

最后,我党作了极大的妥协,答应把兵力减少到二十个师,并且放弃了很多土地。

但是,唯一坚持不变的,就是要把那些被逮捕的同志们放出来。

经过43天的交涉,两党终于签署了包含“俘虏”的《双十协定》。

之后叶挺将军从国民党的囚牢中解脱出来。

遇害

1946年4月叶挺接到来自延安的一份紧急电报。

忙碌了几天的工作,他已经很累了,强撑着眼皮坐到桌上的桌案上,认真地看着上面的内容:中央军委在延安开会,要求众人参加。

叶挺收到电报后十分关注,他深知这一举动是为了对付蒋介石发动国内战争的企图,于是召集了一次开会讨论了一下策略。

可是怎样才能回到延安去?由于那时没有铁路可直接到达,所以他只得坐船或乘车前往。

可是这些方式最少也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这又怎么可能赶上这次的大会呢?

重庆会谈结束后,周总理和王若飞都在重庆,而王若飞和博古也将出席这次的大会,叶挺听说他们要飞往延安,就答应了一同前去。

这天叶挺一行人到达重庆空军基地,由新四军的一位军官和他的家人作最后的送别。没过多久,王若飞和博古他们也陆续抵达。

可是,就在众人打算出发的时候,重庆机场却是突然下雨了,而且这场雨还是越来越大在下,直到下午,情况还没有变得好起来。

王若飞建议他们现在就出发,否则迟到的话,就来不及了,这个建议很快就被接受了。

叶挺家属,王若飞,李少华,邓发等十三位同志,乘坐美C-47飞机,在瓢泼大雨中,向延安飞去。

叶挺的两个子女登上飞机后,在客舱里嬉闹着,他们对重庆已经厌倦了,期待着能到延安。

但是,其余的同志们,就没有什么好心情了,因为重庆的和谈不成功,大家都知道蒋介石要打一场仗,大家对中国的将来,都是一片茫然和焦虑。

但也多亏了这些小家伙的高兴,才让飞机上紧张的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些,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尽快到达延安。

然而,一场浩劫正在悄然降临。

在空中,兰奇注意到,这架直升机的高度有些偏,虽然有些偏,但还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各项性能也都很好,所以他也就没有多想。

到达西安补充了燃料后,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飞机重新出发。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离开西安的时候,一场又一场的冰雹和狂风突然袭来,仿佛是要把这架直升机给撕碎了一般,剧烈的摇晃着。

叶挺的三岁孩子叶阿九,忽然在睡眠中醒来,他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由于飞机的震动,他害怕地大叫一声;

她的女儿叶扬眉,也忍不住害怕起来,往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的怀中钻了钻。这个时候,大家都有轻微的晕机现象。

这个时候,机舱里也发生了变化,兰奇发现磁罗盘和高度计都失效了,兰奇顿时变得慌乱了起来,他只好凭着自己的驾驶技巧,在浓雾中飞行着,然而却是没多久便幢到了一座大山之上,至此飞机上的所有人都遭遇了不测。

就在延安所有人都等得心急如焚的时候,飞机失事的事,此时却是传了回来。不过,这件事情,却是让所有人都无法接受。

当周总理从延安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心就像是被一柄匕首刺穿了一样。周总理的脸一下子变得惨白,他好像有很多话要说,但又说不出口。他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但泪水却止不住地往下流。

“呜……呜呜……”

周总理失声痛哭起来。

周总理回忆了与叶挺在一起的那段日子,既是艰苦的,又是丰收的欢乐。

五年不见,还没有来得及问一问老友过得怎么样,过得好不好,谁能料想到如今却是天人永离。这让周总理如何不悲痛?

叶挺和他的战友们在飞机失事中遇难的新闻,迅速就在全国各地都传开了,人们也跟着痛哭失声,为这位英雄的离开而感到悲伤。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的时候,周总理却压下了心中的悲痛,把自己的看法告诉了所有人:飞机失事,一定是有幕后黑手!

虽然有怀疑,但是因为当时没有确切的证据,加上国家的和平已经迫在眉睫,人死无法复活,所以,这次的事件才被强行压了下来。

1951年春天,叶挺的大儿子叶正大,在苏联求学,收到了中共中央的指示,要他在夏天回到家乡去读书。

叶正大回国之后,很快就收到了周总理发来的一封信。午餐时,周总理关切地询问了叶正大兄弟的近况,并深情地说:令尊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当时他只有五十多,你们也要好好发扬他的精神,好好读书,革命到底。

接下来,二人又谈到了“四八”事件,周总理说得很清楚,那架客机是在大雾中坠毁的,上面坐着的都是党内核心人物。

直至2006年,一名国民党特工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才说出了这段往事。

这名特工伪装成机修工,在西安给C47加完油之后,就偷偷地把一个强大的磁力装置放入了一个黑色的感应装置中。

最后,当C47降落在延安机场时,由于强大的磁力干扰,使其迷失方向,坠入了黑茶山一带。

驾驶员意识到自己迷失了方向,想要返回,但由于仪器受到了影响,导致驾驶员判断错误,再加上黑茶山的天气不好,导致直升机坠毁在了黑茶山上。

主席为什么没有出席追悼会

当主席听到飞机坠毁的消息时,他也是悲痛欲绝,突然损失了那么多革命朋友,那段时间主席吃不下饭,睡不着,整日都有些闷闷不乐。

但是,杨尚昆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对这件事的讨论,一致认为,不能让主席加入关于博古、叶挺的追悼会中。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怕毛主席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伤害。

毛主席是新中国的领导人,他必须保证自己的安全,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祖国即将迎来自由。

此时是时局最为危急的时刻,仍有一部分白色恐怖团体和残余的国民党死硬分子,在那里作了一次又一次的抵抗。

谁都清楚,这次的空难是有人蓄意策划的,假如毛主席出现在悼念仪式上,就不能排除国民党派杀手刺杀主席。

因此,毛主席没有出席这次会议,也是为了祖国的未来着想。

因为周围的人都在劝他不要去参加葬礼。

叶挺是一位著名的战地将领,他错过了新中国的建立,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而在他逝世之后,周总理为纪念许多在这次空难中丧生的革命战友和无辜者,曾撰文撰写了一篇《“四八”烈士永垂不朽》。

毛主席甚至还在《解放日报》上写了叶挺的颂辞:“为国捐躯,光荣之至!”

作为一名人民的英雄,叶挺将永存历史,永存于人们的心里。而这些杀害了他们的人,将会被所有中国人所唾弃,被遗忘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后来叶挺的孩子们怎么样了

叶挺的大儿子叶正大生于1927年,当时的叶挺才31岁,正在随南昌起义队伍南下,为革命保留了一颗种子。

在那个动乱的时代,叶挺与儿女相聚的机会少之又少,忙碌于战争与革命,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而战。

叶挺与张太雷于1927年12月共同发动广州起义,但仅两日即告溃。

身为一名战士,又是一名资深的共产党员,叶挺当然也想去前线作战,以回报祖国,然而由于种种缘故,叶挺一直未能如愿以偿地返回军队,带领军队作战。

后来叶挺被蒋介石以不正当手段逮捕,但叶挺表现出坚决抵抗的态度,每当国民党部队来招降时,叶挺总是身着硬挺的军服,以示坚决。

在叶挺被囚禁于桂林观音山的竹屋中,他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将所有子女的姓名都改名:长子福农改名为正大,次子改名为正名,女儿则是改名为扬梅。

叶挺将军一生都在践行着自己的原则,也寄托着他对自己的儿女的希望,而他们也不负众望,成为了不可多得的天才。

叶挺逝世以后,周总理对那些丧失了双亲的革命军人的子女给予了特殊照顾。

毛主席还专门把他们都召集起来,深情地对他们说道:“窑洞是我们的房子也是你们的房子。”

毛主席的一席话,让他们坚定了要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决心。

叶挺的长子叶正大,不但后来参加了共产党,而且还去莫斯科的航空学院飞机制造系进修,后来更是成了国家的中流砥柱,参加过J1到J8的研制,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航天人才。

二子叶正明,也是中国军队总装备部的科技顾问。也是一辈子为国家服务。

四子叶华明,听从聂荣振将军的提议,到哈军工进修航空发动机专业,之后成了这方面的高手。

其他二子叶正光、叶启光亦在商场上闯出一番天地。

他的独生女叶剑眉在成长过程中也是一位优秀的作者,是《深圳特区报》的一名主编。

1 阅读:686

历史的丰碑

简介:有些人我们要永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