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三年,病毒小于20,为什么HBeAg定量仍然高达1600?

祥一言 2024-04-21 19:00:32

患者,女性,今年41岁。发现乙肝大三阳20多年,肝功能持续正常,彩超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病毒量一直很高,高达8次方。

该患者在我们医院综合门诊部随访观察已经有八年左右了,我们多次建议她积极抗病毒治疗,理由如下:1、年龄已经超过30岁了;2、谷丙转氨酶一直波动在25—38之间,可以明确排除脂肪肝、药物、酒精等其他干扰因素;3、孩子已经十多岁了,乙肝女性产后肝炎活动的概率比较高;4、肝脏硬度值检查结果波动比较大,5.5→9.9→8.5→7.6 kpa;5、肝脏B超的描述从最初的“肝脏回声偏强、偏密、分布欠均匀”,到后面的“肝脏回声光点较强、增密、结节状增粗、分布不均匀。”

这些证据都指向一个结果:该患者虽然肝功能持续“正常”,但是肝脏纤维化可能逐渐在加重和进展。

该患者最终接受了我们的建议,三年前开始服用国产替诺福韦治疗,其后换用国产丙酚替诺福韦。

随着病毒量的逐渐下降,该患者的谷丙转氨酶也逐渐下降至20左右。

抗病毒治疗三年,病毒量小于20,为什么HBeAg定量仍然高达1600多?

我们现有的抗病毒药物,比如恩替卡韦或者替诺福韦或者丙酚替诺福韦,或者艾米替诺福韦,可以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迅速控制乙肝病毒复制诱发的肝脏免疫性炎症,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成为乙肝患者的救命药。

但是这些一线抗病毒药物对于乙肝病毒的相关抗原(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的作用是有限,如果没有免疫系统等的协同作战,即使HBVDNA被强力抑制,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的产生仍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其浓度下降需要漫长的时间。

抗病毒治疗三年,病毒量小于20,HBeAg定量仍然高达1600,这其实也是好事,说明免疫耐受明显(免疫系统与乙肝病毒相对“和谐共处”的状态),这样的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概率非常低。

我亲自诊治的乙肝患者数以万计,乙肝患者治疗越多,遇见的肝癌患者也越多,目前只有一个肝癌患者的HBeAg 定量是大于1200的。原因何在?HBeAg 定量越高,免疫耐受越突出,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往往也越轻,这种情况下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也越低。

当然,HBeAg定量越高,预示着服药时间也越发漫长,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我们观察过一些类似的患者,只要病毒量控制理想,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有些患者的HBeAg定量会在某个时间段突然快速下降,具体机理不知道。

抗病毒治疗后,HBeAg定量比较高,迟迟不下降的乙肝患者,无需过于担心,只要HBVDNA定量持续低于检测下降,(病毒转阴最重要),HBeAg定量一定会下降,大三阳迟早会向小三阳或者小二阳转换,只是时间问题,只是时间问题!无需担心,静待花开。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门诊部 王春喜

8 阅读:4852
评论列表
  • 2024-04-22 08:50

    好多人过了 40 岁就转阴了

    瓜瓜 回复:
    转阴不一定是好事,以前病毒多高都没感觉,转阴后稍微高一点波动一点就很难受
  • 2024-06-04 07:25

    不全面

祥一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