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降糖,3个用法,3种搭配,防范3个问题,转告父母知道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06-05 01:33:08

糖尿病在目前仍是治不好、威胁大、需要长期用药治疗的著名慢病,确诊糖尿病的患者生活受到不少限制。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科学家研发和拓展了不同的降糖药物,其中包括磺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中成药等等。

在众多降糖药物中,特别切合中国糖尿病发病规律、疗效明确、临床数据丰富、有大量患者选用的药物,很多医生患者马上想到一种:阿卡波糖。

阿卡波糖,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阿卡波糖的“远亲”是降糖神药二甲双胍,还至少有2个“同宗弟弟”优格列波糖、米格列醇。它有两个“歪打正着”的特点:

1、研发歪打正着。1970年代,肥胖症成为威胁欧美健康的突出问题,在研发治疗肥胖症药物时,德国科学家意外发现游动放线菌代谢产物假性多糖的降糖效果,与以往不一样,于是申请合成药物专利,阿卡波糖出现了。

原来奔着减肥的研发,结果弄出了全球闻名的新型降糖药,这是第一个“歪打正着”。

2、推广歪打正着。阿卡波糖在1984年获德国批准上市,但同期的降糖主力药物是胰岛素、二甲双胍、磺脲类等等,阿卡波糖反应平平,而且由于应对欧洲人群饮食特点的降糖效果不明显,销量不好。

但是,西方不亮东方亮,阿卡波糖降糖机制,非常切合亚洲人的降糖需求,在我国大受欢迎,1994年获批在我国上市,这是第二个“歪打正着”。

直到今天,阿卡波糖仍是我国降糖一线用药,在单药使用量上仅次于二甲双胍,进口阿卡波糖有响亮的商品名“拜唐苹”,国产仿制药有卡博平、欣维平、万瑞平等。

阿卡波糖在我国有30年的使用史,有较大的使用人群,临床有丰富的使用数据,而且进入国内医药集采,每片价格在0.2—1.5元之间,患者长期使用无太大压力。

阿卡波糖为什么最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选用?因为阿卡波糖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标的是碳水化合物,通过抑制淀粉分解吸收来控糖稳糖,国内患者有很多是餐后血糖升高的,所以需要长期选用阿卡波糖。

但长期使用阿卡波糖,有3个用法要注意,防止错用和乱用。

1、糖耐量异常的类型才能用,血糖值是餐后2小时达到7.8—11.1mmol/L之间,属于2型糖尿病的“后备队”,服用阿卡波糖能让血糖“稳了”。

2、确诊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这部分人群数量不小,通常存在胰岛素抵抗,而阿卡波糖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控制食欲,有效减肥,一举多得。

3、糖尿病已发展到用单类药物控制不佳,需要联合用药时,阿卡波糖就是热门联合用药选手,而且不会引起低血糖。

阿卡波糖联合用药有3种“黄金配伍”,分别是:

第一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经典版组合。一个是降低空腹血糖,一个是降低餐后血糖,联合使用能确保血糖长效受控,但要注意胃肠道的调整用法。

第二种,阿卡波糖+格列吡嗪,基础版组合。格列吡嗪是促胰岛素分泌的,胰岛素当“搬运工”,加上阿卡波糖能更好缓解餐后血糖升高问题,而且可以缓解用药不良反应。

第三种,阿卡波糖+达格列净,强化版组合。达格列净是促进尿糖排泄的,阿卡波糖与之联用,降糖效果快,而且能修复胰岛细胞功能,非常划算。

另外,阿卡波糖还能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减少胰岛素副作用。但无论哪一种用法,阿卡波糖都要注意正确使用,尤其是与主食一起吃,防止低血糖,不要饭后吃,注意咀嚼服用。

阿卡波糖作为合成类化学药物,也有其固有的副作用,在使用中注意避免,如:

1、注意肠胃不适,阿卡波糖会引起腹胀、排气增多,腹部像打进大量气体,所以要从小剂量开始吃。

2、注意肝功能影响,有的患者使用阿卡波糖出现肝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异常升高,如果超正常值3倍就要及时就诊。

3、注意低血糖和血糖紊乱等问题,多见于与其它降糖药联合使用时,可能有低血糖风险,要提前预判。

阿卡波糖有禁忌人群和慎用情形,说明书也进行了详细陈述,包括年龄限制、人群限制、时间限制、病情限制等,要遵医嘱和说明书服用。

0 阅读:345

李大哥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