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低估的优秀中药——紫苏,4个部位能入药,能治8种病症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06-03 01:43:34

紫苏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叶片有紫色、淡红、翠绿、淡白等颜色。紫苏在我国的种植史、药用史、食用史超过两千年。在古代,紫苏归类于“荏类”植物,因为气味辛香如桂皮,所以叫“桂荏”,又因为它种植遍布大江南北,品种不同,叫法不一样,有香苏、白苏、野苏、苏子等称呼。

紫苏因为有独特香气,普通人家种在房前屋后,用途是3个:一个是有驱蚊逐虫的效果;一个是古人养的禽畜气味较重,用紫苏香气掩盖家禽臭味;一个是紫苏发散风寒很快,用来应急。

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紫苏是“一物四药”的中药材,即紫苏有4个部分可入药:

1、紫苏叶,辛温入肺经、脾经,能解表散寒,行气醒胃,是紫苏药用最多、名气最大的部分。

2、紫苏子,辛温入肺经、大肠经,能止咳平喘,润肠降气,是紫苏用来治偏证、痹证较多的部分。

3、紫苏梗,辛甘入脾经、肺经,能止痛安胎,舒郁理气,是中药里顺气宽中的要药。

4、紫苏苞,辛平入肺经、肝经,能解表活血,发散风寒,多用于血虚感冒和孕产妇人群。

紫苏是药食两用的中药,在民间,人们熟知它有两重身份:

一是解毒主力军,只要有鱼虾蟹毒,用紫苏见效很快。

二是调味常青树,在很多地方,如果吃肉、螺、鱼没有紫苏,就如同没有灵魂。

但在中医看来,紫苏还有3个功效:

一是护阳“双子星”,紫苏是纯阳之草,中药材诸多植物药当中,能称为“纯阳之草”的是两个,一个是艾草,一个是紫苏。

二是治气“多面手”,人体无论是寒气、中气、肺气、胎气、结气、痰气,都是紫苏的“业务范围”,而且见效很快。

三是消暑“第一药”,入夏之后酷热难耐,人们防暑消暑有不少中成药,但如果论单个药材,紫苏消暑能力名列前茅。

由于很多人对紫苏药用功效不够了解,看偏了、看小了、看虚了,所以单纯把它当成“食材拌料”来看待,造成它名气较大,但药用效果较小的局面,变成一个“低调中药”。

实际上,紫苏有8个入药功效:

1、感冒药,得益于紫苏发散解表的功效,以紫苏叶入药,受风寒之后,病症初现之时用紫苏叶,配生姜和葱白,煎服趁热喝下,见效很快。

2、头痛药,如果外感风寒,没有第一时间治疗,拖了几天咳、痰加重,头重脚轻,全身乏力,可用紫苏全草,配桂皮、葱白,煎服趁热喝下,既能缓解风寒,还能消除头痛。

3、肠胃药,夏天吃冷饮多,或贪凉引起小腹受寒,或饮食不节,寒热不均出现肠胃问题,腹胀腹泻,可用紫苏子配陈皮、藿香、生姜,水煎服。

4、安胎药,紫苏在古代就是一味安胎药,现在民间一些老中医也在用。如果胎气受冲,引起胎动不安,可用紫苏梗,配麻根,通常三剂见效。

5、治痞药,痞症在夏秋之交和冬季常见,表现为胸闷痞满、呃逆,食欲不振,胃阳不舒,可用紫苏梗,配陈皮、生姜,用水煎服。

6、除湿药,紫苏除的“湿”,主要是逐水利下,尤其是水肿见效快,可用紫苏全草,或紫苏叶和紫苏梗,配冬瓜皮和姜皮,用水煎服。

7、止呕药,紫苏是升药,它有一个“绝配”是黄连,紫苏配黄连,能治妊娠呕吐之症和心烦不宁。

8、化痰药,紫苏化痰的功效,一个是紫苏叶,配厚朴。一升一降除痰阻,治痰气;一个是紫苏全草,配杏仁,一升一降除痰湿。

另外,用紫苏苞与火麻仁一起服用,可治疗老年人便秘,现在用得比较少了。

总之,紫苏全株可入药,全身都有用,辨证论治确实有较好的效果,不过,紫苏入药需遵医嘱,不可乱用。

33 阅读:5339
评论列表

李大哥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