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神药”右美沙芬,为什么被国家限制使用?医生说出实情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06-08 07:24:10

4年前突然袭击全球的新冠病毒,带来大量呼吸道不适症状,让很多能缓解症状的传统化学药、现代新研药、中成药等频繁受到关注,一些家庭至今仍备有止咳退热的药物,比如大名鼎鼎的“止咳神药”——右美沙芬。

美沙芬有左美沙芬和右美沙芬两种,1950年被瑞士发明,“左”和“右”的区别在于化学结构不同,左美沙芬的止痛的,右美沙芬是止咳的,既能止咳又能止痛,热门的药物是“阿片类药物”。实际上,右美沙芬就是一种阿片类药物。

1980年代末期,右美沙芬被世卫组织推荐为安全、无耐药、高效的中枢神经镇咳药,当时属于非处方类药物,很方便买到。2022年,该药因缓解新冠引起的咳嗽症状出色,被我国列入“新冠居家用药”首选药品,为国人熟知。

右美沙芬是一种NMDA受体拮抗剂和α-1受体激动剂,作用于中枢神经,起到镇咳作用,通俗理解作用机理大致是这样:

当肺部、咽部有痰液,会反馈给大脑,大脑下令通过咳嗽排出去,所以咳嗽是一种人体自我保护动作。但频繁的咳嗽,会干扰工作、睡眠等活动,所以科学家想到一个折中方案,不让大脑指令到达呼吸系统,就不会咳,这就是中枢镇咳药的原理。

换句话说,右美沙芬不是把痰液消除了,而是让人舒服的,身体的痰液不能引起咳嗽反应了。由于其药效快速,又是非处方药,加上咳嗽是全年常见症状,慢慢被众人接受,市面上有胶囊、片剂、糖浆等剂型。

但右美沙芬从2012年开始,连续3次被我国药监部门限制使用,一次比一次严格,这3次分别是:

第一次:2021年12月,国家药监局将右美沙芬,从非处方药转为处方药管理,修订了药品说明书。

第二次:2022年12月,国家药监局收紧了右美沙芬销售渠道,禁止在网上售卖。

第三次:2024年4月,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2024年第54号公告,宣布从2024年7月1日起,将右美沙芬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右美沙芬从非处方药——处方药——禁止网售网购——列为管制药物,短短3年,先后3次被“亮黄牌”,是什么原因?

右美沙芬的适应症,多见于感冒引起的咳嗽,或各种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引起的咳嗽,但对特定病原体、长期慢性咳嗽等情形效果有限,而且儿童和妊娠妇女不适用。

服用右美沙芬,其作用靶点是中枢神经系统,该系统和全身主要器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异常反应多见于神经系统反应、心脏反应、胃肠道反应、呼吸系统反应、代谢异常问题,等等,临床上有3点较突出:

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右美沙芬主要由肠胃吸收、肝脏代谢,长期频繁服用,会对肝脏造成不良影响,可能带来肝损伤和胃溃疡、肠炎等问题。

2、对血清素的影响,右美沙芬经代谢后的产物,会激活血清素,过量服用会致幻,引起精神异常。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右美沙芬有严格的使用剂量,大剂量服用会成瘾,较难戒断。

实际上,国家将右美沙芬列为管制药物,很重要的原因是该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滥用。在遵医嘱正常使用时,镇咳起效快,也不会有成瘾性,但大剂量服用,就会激活脑部阿片受体,逐渐形成药物依赖性和致幻性等后果,经常这样做,就容易成瘾。

滥用右美沙芬,会引起较严重的后果,生活懒散无趣,尤其是青少年,很容易干扰学习兴趣,注意力容易涣散,减少社交和沟通兴趣,性格变得敏感暴躁,经常说谎,而且会引起记忆力衰退、身体行动不协调、经常出现幻听和幻觉,引起抑郁问题,这是右美沙芬被管制的重要原因。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在今年7月1日以后,个人大量囤积右美沙芬,或对外赠药、不经医疗正规渠道乱用、躲避医生处方使用,数量较多时,是违法犯罪行为。

那么,右美沙芬被管制之后,止咳少了一个“镇咳大将”,日常患病引起咳嗽时,如果病情较重,还是要及时就诊,由正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给出合适的诊疗方案。

1 阅读:213

李大哥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