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药止耳鸣,肝气通,耳朵就通!

鸿朗说健康 2024-06-16 18:01:03

耳病中,比较难缠、难治的问题就两个,一个是耳鸣,患者会形容耳朵里像有知了叫或者刮风、过火车的声音;另一个就是耳聋,听力下降或完全听不到声音。

耳鸣耳聋的患者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啥也没检查出来,医生就会跟你说是神经性的耳鸣耳聋。但其实,在中医上,耳鸣分虚和实。

虚就是我们常说的肾虚、脾胃虚等等。毕竟中医上讲“肾开窍于耳”、“脾虚则九窍不通”。但是很多人,耳鸣耳聋以后呢,他就吃各种补肾的药,结果到头来也不见什么效果。

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实证了,说不定是因为你的耳窍被堵住了!

怎么回事呢?实证里面包含血瘀、痰湿、气机、肝火等,这些都可能会上扰耳窍或蒙蔽耳窍,从而影响耳朵的正常功能!

这个时候该咋办呢?我们就要遵从中医上“实则泻之“的原则,就是把这些去掉。该去痰湿去痰湿,该化瘀血化瘀血,该疏通气机就疏通气机,对症用药。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肾中精髓透支过度,耳朵就会鸣响报警。还有一种,它不是虚性的耳鸣,因为有一些耳聋耳鸣啊,它是实性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一碰到耳聋耳鸣,就去补肾,结果却不尽人意,你把虚实都搞错了,那就只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了。

所以不要以为肾开窍于耳,就只会用补肾的方法来治耳朵的病,要知道,世间百病都要分虚实,耳鸣也分虚实。

虚是因为耳朵缺气缺血,失去濡养,不足而鸣,就像肚子饿了会咕咕叫一样。

实则是因为耳窍被堵住了。中医常说,九窍要通,通则无病。耳窍作为人体的孔窍之一,它应该是很通畅的,既不能被气机堵住,也不能被痰湿堵住,更不能被瘀血堵住。

总之就是一句话,耳窍要通。那么,反过来就是不通,这就是实性的。假如耳窍被痰湿堵住了,你就去化痰;被瘀血堵住了,你就去化瘀;被气机堵住了,你就去疏通气机。

说到疏通气机,清代名医王清任有一方,堪称绝妙。王清任本是习武出身,曾是清代武举人,之后弃武从医,可能有这一层原因在里面,所以对待疾病他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耳鸣也好,耳聋也好,王清任独辟蹊径,他不从补肾入手,他就从疏理气机入手。效果怎么样呢?王清任是这样说的:“三、二十年耳聋可愈。”

方名叫什么?通气散。

通气散:柴胡、香附各30克,川芎15克,三味药研成细末,每次服用9克,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

方子虽然简单,但配伍却相当精妙。柴胡,它是推陈出新的一味药,怎么讲?就是说它能加快新陈代谢,加快气血流通。柴胡还能疏肝解郁,能让人喜笑颜开,人一开心,身体里的气就不那么拧巴了。为什么说耳鸣因肝而起呢?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生活、工作各种压力增大,这种压力会时时刻刻的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当压力超过人本身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出现情志失调。

正如《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肝为枢机,主疏泄,调畅情志,情志不遂就会导致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气血不能濡养耳窍时,就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

怎么解呢?跟你说个例子吧

一女49岁,耳鸣两年多,两年前和丈夫吵架出现的耳鸣,当时因为家庭琐事吵架,俩人冷战了一个多月,那段时间经常出现胸闷失眠的症状,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开始了持续不断的耳鸣。

去医院就诊吧,只说是神经性耳鸣,打了一个多星期的吊针,不好使。这期间也没停止治疗,多处治疗未见效果。

刻诊:情绪低落,体型偏胖,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自述耳鸣像是打雷一样的轰轰声,耳鸣伴有口干心烦的症状。

看了这个情况跟他丈夫说,你妻子这是病了,她也不是故意对你发脾气的,下次这样你多让着点,他丈夫点点头

用的是柴胡疏肝散加减

一共给他用了六剂,复诊时患者看上去气色好了很多,自觉耳鸣大有减轻,但劳累后会反复。这个时候又给他调了一次方,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再过来的时候耳鸣已然消失,后续随访半年也未见复发。

什么意思呢?患者之前因为和丈夫吵架了,过了很长时间都不开心,是不是她的情志出问题了?肝主泄露,主情志,在这个条件下就会导致肝郁气滞。而且你看他的舌脉和症状等都是肝郁的表现。

怎么办呢?这时候疏肝解郁就可以,耳朵就好使了

柴胡疏肝散去陈皮,枳壳,加郁金、菖蒲、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方中柴胡、香附、用来疏肝理气,川芎、郁金活血行气,白芍、甘草柔肝养血,加石菖蒲用来开窍醒神,龙骨、牡蛎、浮小麦重镇,清心安神。患者服用后症状减轻,实症已去,虚症本象就出来了。后期在疏肝解郁的基础上,加强养肝血,滋肝阴来巩固疗效,如此一来问题就解决了,后期随访也未见复发。

我们的耳朵和肝是有密切相关的,如果你也是一个脾气急躁,容易生闷气的人,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耳朵,从保护身体的角度上来看,控制好情绪,调整心情,也是很重要的。

香附,它是气病总司令,有些人一生气,捶胸顿足的,这就是气留在胸了。香附开郁解气,古代有江湖郎中,靠着一两个独门绝技行走江湖的,其中有一个包治妇科百病的一个药,其实就是香附打成粉,因为通常来讲,女性爱生气嘛,很多病都是气上得来的,香附就像一位散结的高手,可以帮你把郁结的气机打开,让气机走快一点。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耳朵里的脉血需要气推动,一旦气不通,就会淤堵,耳朵失去濡养,长时间供血供氧不足,就会本能发出警报声,从而引发耳鸣,有时还会导致听力下降的表现,所以耳朵里的气一定要通。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以通气为主的药方。

组成:白术、泽泻、柴胡、川芎、香附、石菖蒲、王不留行、补骨脂。

方解:此方中以柴胡、川芎、香附这三味药组成通气散打底,柴胡可以疏肝理气,解郁开窍,川穹上行头目,中可开郁解结,下行血海,是血中气药,香附是治气病高手,可开郁解气,让耳部气机走快走通。

香附特点是辛香行散,善于调气,因此《本草纲目》誉为“气病之总司”;香附尤其善于解肝郁、气郁、情志不遂的郁气,所以也被称为“疏肝解郁之要药”。

香附行气的同时善于解郁调经,正如《本草发明》提到的“多郁者,气行则郁散”,适合于肝郁气滞的经期亚健康,故此《本草纲目》有称之为“女科之主帅”。

由此可见,无论是香附的何种养生益处,都离不开“行气”二字,而香附的这种特点是无可替代的,并且深得古今学者的认可。香附五味属辛而能“散”、属甘而能“和”,四气属“平”而不寒不热,善于疏肝理气解郁,通三焦气滞,有“气病之总司”的说法。适合于肝郁气滞的亚健康。

这类亚健康的特点是胸肋感觉胀甚至是痛,而且痛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地方,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叹息,腹中感觉闷而嗳气,平素精神上不太乐观,情绪不太稳定,养生可用香附与柴胡、芍药、枳壳、川芎的组合,这就是出自于《景岳全书》的“柴胡疏肝散”。

若是平日里经常的情志不遂,气、血、痰、湿、热、食这六种因此瘀滞,中医称之为“六郁”,特点是胸腹的满闷、吞吐酸水、肠胃不消化、肋与腹感觉胀甚至是痛,此外还有喜欢叹气的表现,养生可用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这个方法同样有迹可循,它出自《丹溪心法》。

而白术、泽泻、王不留行、石菖蒲、补骨脂五味药可通可补,白术健脾,除脾胃之湿,泽泻利水渗湿,两药合用祛体内水湿。石菖蒲主开九窍,耳朵是九窍之一,补骨脂可温肾助阳,肾气充盈才能耳窍通达,王不留行善通利血脉,走而不守,可和川穹走蹿于全身散瘀通络。

诸药合用,可通可补,以通为本,以补为养,耳鸣自然可以消除。

川芎,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中开郁结”。前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川芎这味药性子非常活泼,喜欢走来走去,第三句话的意思是说,川芎可以把体内的一些郁滞疏通。总的来说,就是川芎疏通郁结的同时,又能把药性引到头面上去。

一味川芎入药,化瘀血、通耳窍,帮助百位患者消除耳鸣后,我想说:耳朵里有声音,不过是瘀血堵住耳朵了,通一通就好了。

在整理医案的过程中,我不禁观察到患有耳鸣的人群正逐渐年轻化。这或许与现代生活习惯的变化有关,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深受耳鸣之苦。

虽然耳鸣听起来似乎无关紧要,但在发作时,其带来的痛苦绝不亚于其他疾病。轻者耳中回荡蝉鸣声,严重者仿佛有机器在耳边不停运转,轰鸣震耳。

许多患者纠结于一个问题:治疗耳鸣是否困难?为何治疗耳鸣看似无效?

耳鸣被视为一个复杂难治的症状,但是,我们真的不能治好耳鸣吗?切忌再说耳鸣无法治疗,治疗耳鸣的成功与否,实际上取决于医者的心态。

很多人普遍认为肾主耳,因此许多医生倾向于采用补肾的治疗方法,但这真的有效吗?实际上,并非所有耳鸣患者的问题都源于肾虚。

一患者5年前曾患中耳炎,随后出现了耳鸣的症状,甚至在病情严重时无法听清别人说话的声音。

经过多次就医,有的医生认为是肝肾阴虚,需要滋阴养肾;有的则认为是肝阴不足,肝风内动导致耳鸣,需要平肝潜阳。然而,这些治疗方法数年来并未见效。

经过仔细辨证,发现他的舌上有瘀斑,脉搏沉弦,面色灰暗。除了耳鸣外,他还伴有头晕、心烦、胸闷、气短、大便干结等问题。

根据辨证,开出了包括川芎、柴胡、桔梗、路路通在内的方子。

经过5剂药后,患者的耳鸣明显减轻,头晕、恶心等症状也得到了缓解。在使用14剂后,耳鸣声基本消失,饮食也逐渐恢复正常。最后,再用5剂巩固疗效,防止病情反复。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患者舌质有瘀斑,胸闷,显示出体内气滞血瘀的迹象。面色灰暗,表明阴虚血滞,导致组织气血运行不畅。

这与耳鸣有何关系呢?体内瘀血导致气血运行滞涩,全身关窍难以发挥作用,耳鸣自然产生。同时,气不足会导致湿浊蕴阻,清阳不升,加重耳鸣,同时引发头晕、心烦等症状。

大部分耳鸣与肾精不足、肝阴亏虚有关,但与瘀血密切相关。

比喻来说,就如同漏水的水池放水一个月,水池始终无法盈满。只有修补漏水的水池,才能使水池充满。

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活血化瘀,行气消积。

方子中的柴胡是解郁的佼佼者,首当其冲,为将士们打开进攻的通路。

川芎是柴胡得力的副手,能升能降,既能上升到巅峰,又能下行至血海,与柴胡一起发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效果。路路通,则如其名,不仅能祛风活络,还能疏通肝脉,解除郁闷,使得再严实的路也能通畅。

最后,桔梗引导药物上行,使药性能够通达于耳窍。这些药物共同作用,消除了淤血,耳鸣自然停止了。

对患者进行了仔细的辨证,发现其舌质有瘀斑、脉搏沉弦,面色灰暗。除了耳鸣外,他还伴有头晕、心烦、胸闷、气短、大便干结等问题。

这些症状表明体内存在气滞血瘀的情况,阴虚血滞导致组织气血运行不畅。

这与耳鸣有何关系呢?体内的瘀血导致气血运行滞涩,全身的关窍就难以发挥作用,从而引发耳鸣。同时,气不足会导致湿浊蕴阻,清阳不升,加重耳鸣,并诱发头晕、心烦等症状。

大部分耳鸣确实与肾精不足、肝阴亏虚有关,但与瘀血密切相关。

用一个比喻来说,就如同漏水的水池一个月都在流水,水池却始终无法盈满。只有修补漏水的水池,才能使水池充满。

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活血化瘀,行气消积。这些药物共同作用,排除了淤血,耳鸣自然得以停止。

到这里,不难发现,这三味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能够疏通肝胆气机。古人讲,治病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是错。你看这胆经是怎么走的呢?胆经走人体侧面,在耳朵周围绕圈子,像电线一样,绕来绕去,所以它与耳朵的关系最为密切。而肝胆又互为表里关系,肝善于疏理一切气机,令气闭得开。通开肝胆经,就相当于打开了耳窍,就像打开窗户一样。有个老阿婆,性子急的很,前段时间和邻居大吵一架后,耳朵轰隆隆作响,到后面甚至听不清楚,家里人要很大声地和她讲话才可以,她自己呢,也怄气,明明自己听不清楚,还要和别人怄气,最后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气顺了,听力才慢慢恢复。

为什么吵架会导致耳朵轰隆隆作响?

中医讲,怒则气上,你看一个人生气的时候,是不是面红耳赤的,感觉好像全身气血都在往头面上涌,这些气纷纷往耳窍里钻,堵在那里,这就好比一间屋子本来只能容纳三个人,结果一下子来了三百个人,三百个人把这间屋子堵了个水泄不通,你就会耳聋,耳不能听声;三百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喋喋不休,你就会耳鸣,耳朵里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耳鸣耳聋是老年人得的病,现在却越来越年轻化了。甚至有些小孩儿,十一二岁,本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居然也会出现耳聋耳鸣的现象。究其原因,这些孩子的脾气基本上都比较急躁,爱生气,爱发火。人一生气,不是这儿堵了,就是那儿憋了,比如有些女性,一生气月经立马闭住了,因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一旦堵了,那个血也会郁在那里,不流动了。

这里面,柴胡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气血的运行,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它还能疏肝解郁,从根本解决气机不畅的问题。

香附呢,就像是一位散结的高手,可以帮你把郁结的气机打开,让气机走快一点。

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中开郁结”,可以把你浑身上下的一些郁滞疏通,它也是一味活血非常厉害的药。同时,它又能把药性引到头面。

中医前辈讲:“治病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是错。”

而通气散这个方子,柴胡、香附和川芎,这三味药善入肝胆经,专门调理肝胆经气机。

它们就像是交警一样,指挥行气,让壅滞在一起的气井井有序,使一身气血通顺畅达。这样一来,气郁一解,耳窍就通了。

临床上用通气散作为基础方剂,进行加减化裁,治耳鸣耳聋的案例数不胜数。

治疗过这么多耳鸣耳聋患者,我发现凡是需要用到通气散的,这类患者往往都脾气不好,容易急躁。

我们不是常说吗,“莫生气,莫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人一生气,就很容易身体里边儿这憋住了,那儿堵住了,毛病就出来了。

所以,对于这类耳鸣患者,除了中药调理以外,平时一定要学会注意调节自身的情绪,少发脾气,少生气。否则,就真应了那句老话了:“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柴胡、香附和川芎,这三味药善入肝胆经,专门调理肝胆经气机,它们是交通警察,三药联合指挥行气,让壅滞在一起的气各司其职,按既定轨道运行,该去哪去哪,使一身气血通顺畅达,那气郁气闭之耳窍就被打开了。

说了这么多,有人疑惑了,这耳鸣耳聋究竟如何区分虚实?凡是劳累加重的,要考虑到肾;凡是生气加重的,要考虑到肝胆。又或者你用了很多补肾的方子,却不见效果的,不妨换个思路。当然,用药的同时,脾气也要改改,否则,就真应了那句老话了,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0 阅读:2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