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治疗肿瘤新进展,解读最新专家共识,如何正确有效补充?

天晓护 2024-06-05 15:32:34

近五十年来,关于维生素C治疗肿瘤的争议颇多。

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大家逐渐认识到,大剂量维生素C其实是一种廉价、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期,由中国抗癌协会营养治疗专业委员会等专家发布了《肿瘤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共识都说了什么。

大剂量维生素C是如何治疗肿瘤的?

专家们表示,其主要作用机制为以下9点:①促氧化应激;②DNA损伤;③抗氧化物消耗;④线粒体应激和ATP耗竭;⑤表观遗传修饰;⑥酶活性降低;⑦p53过度激活;⑧免疫调节;⑨铁增加等。

大剂量维生素C正是通过这些作用,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诱发肿瘤细胞铁死亡、和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到底是多大剂量?

多大的剂量对肿瘤治疗才有效?

专家们表示,生理剂量的维生素C对肿瘤无明显抑制作用,甚至会促进肿瘤生长。

而200μmol/L~1mol/L的药理学浓度,主要产生表观遗传修饰和促凋亡效应,作用也是有限。

大于1mol/L血药浓度时,可以产生铁死亡或直接导致肿瘤坏死。

直接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就可以治疗肿瘤吗

大家通常接触较多的维生素C补充方式,除食物外,有片剂和粉剂等口服方式。

要想对治疗肿瘤产生效果,专家表示,这依赖于细胞内维生素C的浓度和滞留时间。

采用口服维生素C,其血浆浓度会受到肠道吸收、组织积累和肾脏消除调控影响。

研究显示,口服剂量超过200mg时,吸收率下降、尿排泄增加,维生素C血药浓度仍无法达到起作用的毫摩尔级,只有通过静脉注射才能达到促氧化血药浓度。

所以,直接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来治疗肿瘤,并不科学。

哪些肿瘤患者不能进行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

根据临床研究显示,专家表示: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和维生素C过敏患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行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

肾功能不全及泌尿系结石、活动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中重度体腔积液、重度贫血、严重电解质平衡紊乱、孕妇或哺乳期及儿童患者。

需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后,再决定能否进行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

进行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前做好这些常规检查

专家表示,进行肿瘤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前的常规检查包括:

G-6-PD活性、血常规、生化、出凝血时间、肿瘤标志物、尿分析、Heinz体分析(氧化损伤晚期迹象,是血红蛋白降解最终产物)等。

同时检查患者有无伴发疾病,以及心、肝、肾、肺功能状态。

此外,进行PET-CT检查可了解肿瘤葡萄糖代谢情况,有利于判断治疗反应。

有贫血、微量元素缺乏等的肿瘤患者要注意

专家表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贫血及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可以影响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肿瘤的效果,治疗前应给予纠正。

以贫血为例,长期大剂量的服用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能引起高铁红细胞贫血,还可以减少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加速恶化。

如何进行大剂量维生素C注射?

专家表示,肿瘤大剂量维生素C的治疗原则是“足剂量,长疗程”。

01 注射量

维生素C常用剂量为1.5g/kg,推荐单次滴注剂量是75~100g或1.5~2.2g/kg,超过推荐范围并不能提升疗效。

首次接受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的患者,为了减少未预见毒性,应序贯给予0.2g/kg、0.4g/kg和0.8g/kg试验剂量,每个剂量1天,安全时才用目标剂量。

02 注射速度

维生素在90min内以恒定速率输注90g,在120min内输完剂量超过90g的部分,推荐滴注速度是1g/min。

03 注射疗程

目前临床试验多采用每周至少3次注射或隔日注射,4周作为1个疗程,3~4个疗程进行疗效评估;也有配合化疗连续注射3~4d的治疗方案。

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可能会出现这些不良反应

治疗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口干、疲劳、出汗、寒战、面红、失眠、眩晕、上腹部不适和虚弱等症状,一般较轻微且可被患者耐受,进食或饮水后可缓解。

部分患者可发生一定程度水肿,需警惕药物过敏导致的血管性水肿。

高血压、低钾血症、高钠血症、高钙血症、急性草酸盐肾病、血栓形成、血糖检测误差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部分需要药物治疗,甚至停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

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是溶血(呼吸急促、尿色变深、严重贫血),主要发生在G-6-PD缺乏患者。

注射液的使用与保存环境

维生素C易氧化、水溶液不稳定。配置时应密封、避光,建议将配制好的溶液放在4℃冰箱保存。

并建议现用现配,配置后将抗坏血酸用不透明袋盖着送到床边,加热到环境温度,并通过校准的输液泵给药;给患者提供水和软饮料,鼓励患者在注射之前、其间和之后自由饮用。

大剂量注射后还需口服维生素K3维生素C

专家共识表示,停药后每日口服补充维生素C。

以此降低停药后出现维生素C反弹性不足而引起的坏血病风险,和维持维生素C表观遗传所需要的血药浓度。

并推荐400Uα-生育酚,每日2次,随餐服用,同时1∶50剂量(维生素K3∶维生素C)口服维生素K3。

提到口服维生素C,市面上的维生素C制剂有很多,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医随康-健康管理师建议,大剂量、高纯度,不含添加剂、糖分的维生素C粉剂,是更好的口服选择。

维生素C粉剂尽量保持了其原形态,在进入人体后会迅速酶解成维生素C,不易氧化,能长期储存。由于维生素C本身具有水溶性,用维C粉泡水服用的方式,也更利于人体吸收利用。

更多内容,请阅读《肿瘤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知道!关注我,阅读更多肿瘤健康相关知识科普!我是医随康,希望可以帮到你!

0 阅读:0

天晓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