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肌肉流失快!不想“老来瘦”,最好记住这4件事

王海彬的记事本 2024-03-23 20:00:36

上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于70岁的老年群体中,男性和女性患上肌少症的概率分别高达12.3%和4.8%,而在农村人口中,这一数据则分别为6.4%和11.5%。

与此同时,香港、台湾、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地区的统计数据也表明,肌少症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普遍维持在10%左右,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

预防肌少症,应从年轻时开始

面对这一健康隐患,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肌少症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年轻时,我们如同辛勤的园丁,不断积累着肌肉的财富。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财富逐渐流失,若不及时储备,老年时便可能面临肌少症的威胁。

肌少症究竟有哪些表现呢?

一般来说,患者可能出现虚弱、易跌倒、行走困难、步伐缓慢、体力下降以及四肢纤细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一旦发现自己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如何预防和治疗肌少症呢?

1、运动是关键

青年人应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为身体储备足够的肌肉量;中年人则应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以延缓肌肉流失;

老年人则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防止摔倒和骨折。运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有氧运动、抗阻训练等,只要持之以恒,便能收获健康。

2、营养也是预防肌少症的重要一环

老年人应保证饮食结构的丰富和营养的全面,尤其是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鸡蛋、瘦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应成为餐桌上的常客。此外,补钙和维生素D也至关重要。牛奶、绿叶菜、豆制品和坚果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应多吃,同时多晒太阳以合成维生素D。

3、药物治疗也是一种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尚无专门针对肌少症的药物上市,一些所谓的防治药物多为激素类,其利弊尚不完全明确。因此,在用药方面应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

4、物理治疗

如水中运动疗法、功能性电刺激和全身震动疗法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肌少症的发生,但效果有限,仅适用于有特殊疾病限制的人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锻炼来预防肌少症,无疑是一种更为实用和有效的方法。

总之,肌少症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我们应该从年轻时开始关注并预防这一疾病,通过合理的饮食、锻炼和必要的医疗干预来维护肌肉健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老年时依然保持活力四射、健康长寿。

0 阅读:16

王海彬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