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8大原因,预防方法都在这里!

赵剑养护说 2024-04-27 08:45:34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清楚,但我们已经能确定,它的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一场“火灾”为例,遗传因素是建筑本身存在消防隐患,缓解因素则是导致第一缕小火苗的诱发原因。只有遗传因素或只有环境因素,都不一定会“起火”,一旦二者相结合,“起火”就会变得非常容易!

类风湿关节炎是什么引起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类风湿的发病原因有哪些,以及该如何预防!

(一)遗传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不属于先天遗传病,患者一开始是不患病的,但它的发病和遗传有关系。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目前已经确定有100多个基因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而这些基因都和免疫调节有相关性。与类风湿发病有关的基因中,目前认为HLA-DRB1相关性最强,这个基因具有多态性,其中DRB1*0405是中国内地人群RA的主要易感表位。

遗传因素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影响有多大?目前认为,遗传因素决定了类风湿关节炎发病风险的50%~60%,这只是说,已经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遗传因素起了半数以上的作用,不代表发病率。在发病率上,阳性家族史可使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风险增加3~5倍,家系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中一人患病时,另一人也患病的概率约为12%~15%,而类风湿关节炎的整体患病率约为0.36%,可见类风湿关节炎的遗传性是不容忽视的。

遗传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遗传因素是无法改变的,但可以起到提示作用,对于有阳性家族史的人群,要更注重对环境危险因素的预防,文章开头已经讲了,类风湿发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尽量不让它们“汇合”,这样就能预防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此外,除了类风湿关节炎,如果家族中有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也要警惕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

(二)内分泌因素

主要是性激素的影响,而性激素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关系又十分复杂。

一方面,性激素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有关。类风湿关节炎偏爱女性,女性与男性患者的比例约为3: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雌激素多增高、雄激素多减低,同时还可出现泌乳素升高和调节异常,这提示类风湿发病与性激素有关。

另一方面,性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似乎又有保护作用。研究显示,过早绝经(<45岁)的类风湿患者病情更重,超过3/4的类风湿患者在怀孕期间病情得到缓解,而在分娩后数周或数月90%的类风湿患者又会病情复发。

女性孕期的激素变化

综上可见,性激素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确实是“剪不断、理还乱”该怎么办呢?

有家族遗传史的朋友,在怀孕分娩后和绝经期,要格外注意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要远离文章接下来讲到的环境危险因素。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做好分娩后病情复发的预期和准备。绝经期的女性,可以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来降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三)感染因素

对于感染,相信大家不陌生,比如感冒,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多次遇到,就是最常见的感染。感染会产生炎症,类风湿关节炎也有炎症,两者是一回事吗?并不是,感染的炎症,是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闯入人体,引起我们的免疫系统剿灭导致的,而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把关节滑膜当成“入侵者”展开了攻击。感染引起的炎症,我们要帮助免疫系统消灭“入侵者”,比如用抗生素来杀菌,但类风湿引起的炎症,健康的组织遭到了免疫攻击,我们不仅不能帮助免疫系统,反而要削弱免疫系统来保护自身组织。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非感染性炎症,但感染可能诱发类风湿关节炎发病

类风湿的炎症和感染的炎症不是一回事,但一些感染,却能够帮助引发类风湿关节炎!

与类风湿发病关系最密切的慢性感染是牙周炎!引起牙周炎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局部瓜氨酸化,从而引起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研究发现,患有牙周炎的患者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是无牙周炎患者的1.97倍。

除了牙周炎,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相关的感染因素还包括:

①分歧杆菌、肠道细菌、细菌细胞壁、普雷沃菌属等细菌感染;②细小病毒B19、反转录病毒、EB病毒等病毒感染;③支原体感染。

总之,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做好病原体感染的预防,勤洗手、注重饮食卫生、环境干净、戴口罩、保持锻炼、注意休息等。

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有关的病原体及可能的致病机制

(四)吸烟

关于吸烟,关于吸烟为什么会增加类风湿关节炎发病风险,以及吸烟为什么增加类风湿关节炎预后不良风险,在这里我不想多讲了,曾经专门写文章介绍过,但不知道什么原因,阅读量非常惨淡!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与吸烟,只有一句话:远离烟草!远离二手烟!

远离这个东西

(五)维生素D缺乏

提到维生素D我们容易想到补钙,维生素D具有促进肠道钙吸收的作用,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缺钙,而令人想不到的是,维生素D缺乏也会增加类风湿关节炎发病风险。

这是因为,维生素D除了具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还有免疫调节的作用,比如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如TNF-α、IL-1、IL-6等)合成和促进抗炎细胞因子(如Il-4、IL-5、IL-10等)生成。

研究发现,外周血维生素D水平和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密切相关,维生素D缺乏者更容易患类风湿关节炎。而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关节压痛计数。

维生素D缺乏可增加类风湿关节炎发病风险

怎么补充维生素D呢?

最好的办法是晒太阳,我们的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合成维生素D,这也是人体维生素D主要的获取途径。不需要晒太久,小面积、短时间,比如每天双手双腿暴露在太阳下晒10~40分钟即可。

对于老年人,因为衰老导致人体自身合成维生素D能力下降,只晒太阳就不够了,这时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

(六)肥胖

以往不怎么将肥胖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联系,肥胖更多与痛风、骨关节炎放到一起讲。而近年的研究发现,肥胖也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超重人群(25kg/m²<BMI≤30kg/m²)患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是体重正常人群的1.05倍,肥胖人群(BMI>30kg/m²)患类风湿关节炎风险是体重正常人群的1.21倍。BMI每增加5kg/m²,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高13%。

因此,要预防类风湿关节炎,还得控制好体重,控制体重的方法很简单,合理饮食和保持锻炼,在这里就不具体讲了,因为控制体重的关键不在方法上,而是在坚持上!

你的体重超标了吗?

(七)不良饮食

其实类风湿关节炎这个病,和饮食的关系不密切,饮食不健康会影响病情,但通常不会直接影响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有两种情况例外,研究发现,红肉摄入过多和高盐饮食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红肉——包括牛肉、猪肉、羊肉等,富含肌红蛋白而呈红色,所以称为红肉。白肉包括鸡肉、鱼肉等。之所以说红肉不健康,是因为相比于白肉,红肉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过多摄入红肉,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炎症风险。盐——高盐饮食的危害是巨大的,除了增加类风湿关节炎风险,还会增加高血压、肾病、心血管疾病风险。一般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盐不超过6g(约1啤酒盖)。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饮食上应低盐、低糖、低脂,饮食宜清淡,多喝牛奶和多摄入新鲜蔬菜。

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盐不超过6g

(八)环境污染

可能99%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就是环境污染,尤其是一些化学品污染会增加类风湿发病风险,包括二氧化硅颗粒、纺织粉尘、农业杀虫剂等,因此,从事与之相关职业的人群,一定要注意避免,比如化工厂工人、纺织厂工人、农民等,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实在避免不了,要戴专业的口罩防护。

做好化学品污染的预防

0 阅读:2

赵剑养护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