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多留意,出现4种异常,及时就医

王献勇说养护 2024-04-07 06:52:34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危害民众身体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截止到2023年底,这类疾病患者数量总计已超3亿,并且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而去世的人数,也已经达到了数百万级别。

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就这类疾病来说,在天气转暖的早春季节,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发率高达50%,远超气温寒冷的秋冬季节。

那心脑血管疾病真的和气温存在一定关系吗?而在气温回升之后,这种疾病的患者又该对身体出现的哪些情况加以留心呢?

一、天气转暖,心血管疾病更容易病发?大规模研究给你答案

据《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开展过关于“极端高温天气和心血管死亡率之间相关性”的实验。

研究团队利用美国国家环境健康跟踪网络给出的数据,收集了美国数量多达3000多个县城的极端高温天数,并将该情况与相对应月份的心血管死亡率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最终发现:

每增加一个极端高温日,当月心血管死亡率就会增加0.12%。

其中,相比于女性患者来说,男性患者受到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更显著;而相比于非老年患者来说,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更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

除此之外,根据《环境与健康》杂志发表的一则研究指出,我国的研究团队也曾进行过类似研究分析。

他们利用北京市某医院给出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急诊人次作为参考数据,并结合不同季节最高气温变化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显示:

就春、夏两季来说,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该类疾病急诊人数分别增加17.3%;

在秋、冬两季来说,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反倒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因此,我们综合这两项研究来看,在天气转暖的春夏季节,气温升高确实会加速心血管疾病的病发。而虽说美国进行的是对于“极端高温天气”的分析,但这种极端数据同样是能够证明气温升高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的。

气温升高之所以会导致这个结果产生,是因为当温度上升之后,人体的血液会呈现出流动速度过快或过慢两种相反变化的:

首先,当气温逐渐上升时,人体的体感温度也会随之增高,从而造成全身的血液流通速度过快。

但对此我们要明白一点,大部分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他们体内的血管或多或少会面临“过窄、过脆或是血液在流通时所面临外周阻力过大”等问题,因此在单纯的血液加速流通之后,是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痉挛的,从而导致病发。

其次,当温度升高之后,人体的水分是会加速蒸发的,使得机体内的血液黏稠度增加,并极易导致全身供血发生不足,从而诱发本身存在的心血管疾病病发。

气温除了会对血液产生影响之外,心脏也会受到一定的波及:当天气转暖之后,天气的温度会经历一个从低到高的转变,而这个变化会导致心脏本身变得更“兴奋”。

再加上气温升高体液流失也会过快,极易使得机体内的水电解质发生混乱,从而导致心率加快。

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心肌的收缩功能会更强,心率也会更快,从而会加重心脏负荷,使患者出现不适。

因此,鉴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身体更容易受到“气温影响”,所以在天气转暖之际,该类疾病患者一定要留意身体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

二、气温回升,心血管病患者要留意:身体出现这4种异常,别拖延

1.头晕

天气转暖之后,会有一个比较显著的变化特点,那就是早晚温差大,而这种短时间内的极端温度变化,首先是会直接影响人体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当血管功能出现异常之后,血液在循环时所受到的阻力就会增加。

对于像高血压等这类心血管病患者来说,体内血液流动时本身就会对血管壁产生一个较大的压力,而这种温度导致的血管变化又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从而不仅不利于血压控制在一个正常稳定的范围内,同时还会阻碍脑部供血,并加重脑血管的异常。

而这些病变最直接也是最显著的症状,就是患者感觉头晕或晕感加重。因此,如果在气温回升之后感到此异常情况,一定不要忽视,确保及时就医。

2.胸痛

我们之前说过,天气转暖之后会导致人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和心率都增快,导致心脏所需的氧气含量大大升高。而在这个过程中,血液流动所携带氧气的供需比,可能会出现失衡。

简单来说,就是心血管患者体内为心脏供血的主动脉,本身可能就存在一定的“供血障碍”,导致心脏无法收到充足的血氧供应。

而在天气转暖之后,这种情况会加重,并导致心肌细胞的需氧量大于血液的供氧量,从而引发心肌缺血,使得患者的心前区也就是胸腔部位,感受到疼痛。

如果患者在胸痛症状明显之后不及时就医,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疼痛症状加重,长期拖延会使得心肌细胞严重缺血,并增加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的风险,威胁生命。

所以,当心血管患者在春天突然出现胸痛,很可能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3.头痛

天气回暖之后的温差变化,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处在一个兴奋状态,并引起机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水平增加,如此一来是很容易导致颅内血管在收缩和扩张状态下来回切换的。

而这个环节很容易导致脑血管发生痉挛,从而引起患者头痛。如果这个不适症状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是存在引发缺血性卒中的风险的。

值得一提的是,头痛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不仅仅意味着是脑血管出现了异常,因为就相关研究证实,人体的头部和心脏是存在一个共用的传输通路的。

当气温变化引起心肌缺血或是其他心脏病的时候,这个疼痛感会通过这条途径传输到头部,引起头痛。

4.四肢无力

气温回升极易导致心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全身血液循环出现障碍等问题,而这首先会导致一个共同的结果,那就是身体各部位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其中就包括四肢。

要知道,四肢之所以有力量支撑活动,归根结底来说是需要有血液和氧气来维持该组织的细胞活性,从而保证其正常功能运作的。当这个环节出现障碍之后,四肢便会出现乏力或无力。

也就是说,春季如果发现四肢无力,一定要及时对心脏、血压等方面进行检查,以免使对应疾病的症状持续恶化。

总之,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一定要重视以上4个症状的出现。而在春天这个比较“多变”的季节,这类疾病群体又该如何做,才能避免疾病发作呢?

三、医生提醒:做好这2件事,更好保护心血管

1.确保睡眠质量

就气温回暖之后的春季来说,多变的温度会导致人体的调节功能出现异常,而这个变化是极有可能引起像睡眠质量下降、入睡困难等失眠问题的。

而我们要明确一点,长期失眠本身就很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对于这类疾病的患者来说,失眠是极易使得病情加重的。

因此,在春季一定要注重睡眠质量,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大脑和心脏的负荷,同时对于血压等方面也是存在好处的。

2.不妨做做“拉伸运动”

在天气转暖的这个特殊阶段,心脑血管患者可以进行一定的拉伸运动。

因为这种类型的锻炼相比其他来说,要“更温和”一些,在运动时也不会对心脏产生过大的刺激。

并且米兰大学的研究人员此前已经证实:进行拉伸运动能够更大程度的改善血管功能,这对于心脑血管患者这类血管系统受损的群体来说,会更有益。

参考文献

[1] 日最高气温与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J]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 美国极端高温与心血管死亡率的关联:2008年至2017年的县级纵向分析 . Circulation

3 阅读:1317

王献勇说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