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联合国认为无药可救的黄土高原,中国死磕治理70年,成效如何?

佑渊爱奇闻 2024-05-28 00:18:08

信源:中国新闻网、广东省林业局

提到黄土高原,人们似乎想到的只有干旱贫瘠的黄土和漫天而来的黄沙,以及那首脍炙人口的《黄土高坡》。

作为中国的四大高原之一,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将他对黄土高原的印象写到了自己的书中:这里是人类最不适宜生存的地方。

那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如今这片黄土地在几代人历经70年来坚持不懈的“死磕”精神下,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黄土高原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花费70年时间最终的治理效果又究竟如何呢?

沿途皆是好风光

和其他的三大高原相比,黄土高原既没有青藏高原似真似幻的云海风光、也没有云贵高原群山环绕的旖旎风光,更没有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的草原风光。

黄土高原似乎只有纵横交错的大小山脉,绵延起伏的山势以及一眼望不到边的黄土,还有一条母亲河——黄河,而黄河的颜色顾名思义也是黄色。

这大概就是人们印象中的黄土高原吧,可就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五一假期,坐落在黄土高原西北部的“中国曼哈顿”却是火爆了全网。

它就是被网友称为“白天阿富汗,晚上曼哈顿”的兰州,一座被黄河穿城而过也是唯一一个被黄河贯穿的城市。

之所以说到兰州,是因为这座位于黄土高原盆地上的城市具备了黄土高坡的全套“气质”。

以前这里一到冬季,气流不畅,狂风夹杂沙尘呼啸而过,掀动着大街上行人的衣角裙裾。

冬季严重占据着春季的时间,通常农历四月份已换下棉衣,却还要冷不丁来一场大雪,而夏秋两季,雨会在夜里淅沥沥下一夜,第二天起来一看,满大街都湿漉漉的。

可如今的兰州虽然依旧四面环山,但在春冬两季,黄河里早已没有了满是黄汤的泥沙,取而代之的是清澈湛蓝的河水,这里的黄河不“黄”了。

虽然这里依旧是重峦叠嶂,千沟万壑眺望远方时会觉得满目荒芜,但只要一走进这里就会发现,在很多临近主干道的土坡上都被种满了防止水土流失的植被。

想要在每平方米土地上都种上植被,而这些植被既要预防水土流失又要防止山体滑坡,除了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还需要无数栽种者不辞辛苦的努力。

在这片炽热的黄土地上,不仅有壮丽的黄河壶口瀑布,远负盛名的河西走廊,神秘的大同土林,怪石嶙峋的黄河石林等等美景,还有腰鼓、信天游、秧歌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人文表演。

这片占据了黄河流域将近四分之三面积,全部坐落在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

曾经因为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频发,生态环境的脆弱被贴上了不适宜人类生存的“标签”。

但为了让黄土高原穿上“绿衣”,经过了几代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的努力,如今的黄土高原早已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这里的人们正用自己的方式孕育着属于黄土地的“浪漫”。

塬、墚、峁的成因

在曾经的地理课本中用“塬、墚、峁”三个字来描述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它位于中国华北地区的西部,东临华北平原、西临青藏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南临秦岭。

除了是中国的四大高原之一外,它也是华夏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还是世界黄土分布最为集中,同时也是面积最大的黄土区。

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它横跨青、甘、宁、陕、晋等7省区,主要由山西、陕甘晋、陇中、鄂尔多斯几个高原外加河套平原组成。

现在的黄土高原虽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但在几百万年以前这里曾也是有一片巨大的湖泊,但猛烈的冬季风将西北内陆的沙土吹到黄土高原上,这一吹就是两万年以上。

而之所以发生这样的现象,还和青藏高原有着一些渊源,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大约在两千多万年前,青藏高原的南部区域已经到了一定的海拔,而这个高度刚好能拦截住印度洋的水汽。

没有了水汽的补给,西北地区原本的湖泊开始慢慢蒸发,地区的干旱程度也是日渐增加,湖水的蒸发让原本的湖泊经过时间长河的变迁成为了荒漠和戈壁。

而在地球中纬度的地区有着一条被称为“魔鬼”的西风带,青藏高原因在地壳的运动下渐渐到达了4000米左右的海拔高度,其跨度也占据了北半球西风带将近三分之一的位置。

就这样风带被一分为二,靠北的一支风带开始沿着青藏高原北部的边缘地带向东吹,而向东的第一站便是干旱地带,于是大风便带着地表上的“颗粒物”继续向前吹行。

携沙带石的地面风和飘荡在高空的西风“携手并进”,将干旱地区的粗细不一的沙石全部都带到了黄土高原,而到了这里后风力开始减速,大小不一的沙石都被留了下来。

那些即将干涸的湖泊中被填满了沙土,这些沙土和湖底的泥沙混在了来一起,并伴随着后来的大风将西边的沙土吹入湖中,在湖底层层堆积起来形成了泥沙坑。

随着板块的运动和碰撞,原本“沉睡”在湖底的泥沙被翻上了地面,任由大风带来的沙尘一层层地堆积在上面,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形成了黄土高原。

而这个被一层层沙尘堆积而成的地方,却因为土质疏松特别容易被雨水影响,在长年累月的雨水冲刷以及河流侵蚀下,这里便形成千沟万壑,塬墚峁交错的地貌。

在这里,黄土的最高堆积面,相对比较平坦塬面宽阔,便于耕种发展农业的便是黄河塬,极具代表性的地方便有甘肃东部的董志塬、陕西北部的洛川塬。

而墚则是长条状的黄土丘陵,一般位于黄土塬的边缘地带,是塬受到流水侵蚀后而形成的,它的长度至少都在上千米,而墚边极易发生崩塌、滑坡地地质灾害。

峁的形成其实就是黄土墚再次受到侵蚀所造成的,峁在外形上有点像缩小后的塬,单个的黄土丘陵远远看上去像一个形状浑圆的馒头,三种奇特的地貌让这里看上去支离破碎。

耗时70年制成的“绿色新衣”

虽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可这里却总是留给人们寸草不生的印象,主要是因为缺水,身居内陆,再加上气候干燥,降水又相当于较少,再加上曾经历朝历代的长久砍伐与破坏。

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而整个高原内屈指可数的河流数量,让它给人们留下了光秃秃的印象,可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却生活着超过1亿总数的人口。

而为了能够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产下去,农民不得不加大开垦耕地种地,这在无形中又加快了水土流失的速度,也形成了越耕地越穷,越穷越耕地的恶性循环。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便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家们前往这片荒凉的黄土上进行实地考察,他们风餐露宿克服种种困难花了四年时间完成了第一次考察。

而这次考察不仅为后续的环境治理奠定了基础也为如何科学地治理水土流失提供了详细的数据资料,迈出了实现由黄变绿的第一步。

为了不让黄土高原流失的泥沙再次流到黄河中,科学家们便想到了让泥沙不出沟的办法,而为了让坡面中的泥沙顺利输送到挖好的沟道内,科学家开始寻找适合该处种植的植被。

经过一番实验后最后有14种草以及4种树木被定为飞播种植的植被,科学家们在雨水快要来临的时候,将植被种子撒入黄土中再利用黄土的疏松性等待雨水将草种带入土壤之中。

上世纪80年代时,又有科学家结合50年代的考察和70年代的治理提出了将这里的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的建议,让这个干旱缺水的地方可以物尽其用。

在七五计划期间,作为黄土高原典型的山西、陕西、甘肃等地陆续建立了十几个试验示范区,开始对一些小流域进行初步试验,经过几年的实践治理泥沙的输沙量竟然减少了一半左右。

千禧年之际,退耕还林还草的试点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干了起来,经过20年的还林还草工程实践,这里的植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黄土高原再次创造出了奇迹。

给黄土“披上”绿衣的同时,农业专家们也针对这里的自然条件选出来优先适合黄土种植的农作物,专家不仅对这些农作物的品种进行了改良、还有把手地教会了当地农民如何种植。

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植树造林的加持,如今的黄土高原不仅重新换上了一身“绿衣”,还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起“双赢”的梦想。

信息来源

【1】中国新闻网 -看见美丽中国·黄土高原由“黄”转“绿” 植被覆盖率达63%以上

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3/07-17/10044686.shtml

【2】广东省林业局 -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沧桑巨变七十年https://lyj.gd.gov.cn/news/dynamic/content/post_2600489.html

0 阅读:0

佑渊爱奇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