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整了个大活

中国新闻周刊 2024-06-20 23:54:49

“笑趴了!广州地铁允许个人投放广告,五花八门,秒变网友‘整活现场’。”近日,广州地铁广告牌上出现求职简历、相亲信息、生日祝福等各式个人广告内容,被网友戏称是“大型整活现场”。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来自湖南的向瑶函就在广州地铁站投放了一则个人求职广告,还上了热搜。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乘坐地铁的时候,看到在宣传个人投放广告业务,觉得价格“还是蛮优惠的”,就进行了尝试,“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响,还是蛮意外的”。

向瑶函的个人求职广告,是在广州地铁珠江新城B1出口进行的投放,从4月13日至17日共投放了5天,花费了999元。他回忆说,4月13日当天“微信就被加爆了”,完全超乎他预期。据他透露,截至目前已经有50多家公司联系过他。

广州地铁站内的个人求职广告。图/受访者供图

6月20日,广州地铁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传媒”)综合管理部经理李婧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个人广告产品已覆盖广州地铁各线路的大部分车站,目前主要的投放类型有生日祝福、婚庆、个人展示、家庭亲子、宠物等。

广州地铁站内的生日祝福广告。图/广州地铁传媒官方小程序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看来,广州地铁开展个人广告投放业务,既为地铁运营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也满足了不少市民的个人推广需求,值得在更多城市和行业推广。

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随着互联网广告的崛起,商业广告更多转向网上,使地铁、公交等传统广告业态受到冲击。个人广告可以填补商业广告流失的公共空间,而且市场需求强烈,也能够丰富公共广告位,是一举多得的发展机遇。

成交量持续攀升

目前离职已经一年的向瑶函,被称作“地铁站广告牌投简历第一人”。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虽然不是第一个投个人广告的,但在投放之前确实没有看到别人的广告,直到上了热搜,才知道原来之前还有那么多人投放。

向瑶函在个人求职广告中,列举了自己在数据分析领域所获得的奖项,并公布了自己的微信账号,并附言“找不到工作,请老板们扫码了解我飘零的前半生”。他回忆说,4月13日当天“微信就被加爆了”,完全超乎他预期。

据他透露,截至目前已经有50多家企业联系过他,“主要是AI类企业,因为当时广告上面列举所获得的AI奖项;还有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可能认为我可以去当老师讲课;然后还有网红经纪公司,觉得我个人有流量、有热度,可以运作一下。”

向瑶函称,他面试了其中约30家企业,不过,截至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他的新工作最终仍未敲定,“有比较中意的,但可能流程走得比较久,还在走流程”。

吴女士是另一位在广州地铁投放广告的个人客户。4月中下旬,吴女士选择在天河公园站为其丈夫在一块灯箱上投放生日广告,展示了5天,共花费666元。她向媒体透露,在丈夫生日的前两个月,她就已在寻找不一样的庆祝方式,偶然间,她发现在广州地铁能投放生日广告,便选择以这种方式给丈夫一个惊喜。

生日广告展示期间,吴女士与儿子和丈夫一同去投放广告的地铁站“打卡”。吴女士表示,丈夫“很惊喜、很意外,因为比较内敛,他不敢在广告牌前站太久,有人路过多看两眼他也很尴尬,不过还是很开心的”。

在求职广告投放之后,向瑶函也在第一天就前去地铁站“打卡”。“看到广告,我整个人都僵住了,在那里站了大概一分钟,不敢过去,因为那边有人在围观,当时感觉自己紧张到极点,真的是那种‘社会性死亡’现场,后面还是做很久思想工作,去看了一下,当时在那边就待了15分钟,等人比较少的时候找人帮忙拍了一张合影。”他说。

除庆生和求职广告,广州地铁广告位也不乏相亲广告。“00后”李先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在花城广场地铁站投放相亲广告的感受。他在视频中表示,虽然这个行为看起来有些异常,但他并不后悔。

广州地铁站内的相亲广告。图/受访者供图

此外,还有人模仿《风骚律师》里索尔最标志性的宣传海报,在体育西路站投放个人广告,海报主角其实是搞笑法律博主“俏佳人”。而前述投放相亲广告的“00后”李先生,本身也是个社交媒体平台的博主,他们可能更多是为了靠“整活”打响知名度。

据了解,广州地铁传媒独家经营广州地铁全线网传统平面、地铁电视等媒体资源。该公司官方小程序显示,共计覆盖线路18条,经营站点290个。李婧表示,广州地铁个人投放广告业务平台于2024年1月正式上线,自上线以来,因个人广告接地气、贴近生活,受到市场的正向反馈,访问量、成交量持续攀升。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以客户身份通过电话咨询如何进行个人广告投放,广州地铁传媒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可以通过该公司官方小程序下单,有个人产品,有粉丝应援,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产品,下单后会有客服联系对接。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广告投放价格取决于要投放的广告位,“不同的站点价格都不一样”,“像站点灯箱一类(的广告位),小站是666元,大站是999元”,但不能有任何商业信息。

中国新闻周刊从广州地铁传媒官方广告投放小程序上了解到,广州地铁个人投放广告,价格在380元至999元之间,用户可选择不同地铁线路站点的各式电子屏以及投放周期,价格有所差异。

广州地铁个人投放广告报价。图/广州地铁传媒官方小程序

比如,广州地铁21号线天河公园站环形屏高峰时段(7:00-9:00/17:00-19:00)价格为480元/3天,闲时为380元/3天;1号线花地湾站单块不定点12封灯箱(规格为3米X1.5米)的个人广告投放价格为666元/5天;3号线体育西路站同样规格的灯箱,价格为999/5天,粉丝应援内容的价格为1488元/5天。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广州地铁站日均客运量排名中,体育西路(46.40万人次)位列第一;而向瑶函选择投放个人广告的珠江新城(33.92万人次),位列第二。

在向瑶函看来,广州地铁开放个人广告投放业务,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首先它价格很低,在个人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其次,大家投放的内容是五花八门,“有像我这种求职的,也有找对象的、表白的,还有生日祝福的,生活中的一些‘小确幸’,可以通过地铁广告平台展现出来。”

“应该全国普及”?

在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黄升民看来,广州地铁允许个人投放广告是一个新的形式、新的动向。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个人投放广告并非新生事物,以前各种报纸上都会有个人广告,比如刊登婚讯、聚会讯息等内容。“个人是允许登载广告的,只要它是合法的。”

“地铁媒体也是媒体,只要投放者身份合法,投放内容合法,民众都有刊登广告的权力,至于说媒体允不允许个人广告的刊载,取决于媒体对自身定位的考量。”他说。

广州地铁开放个人广告投放之后,有人质疑地铁广告是不是没人投了,所以不得不“把手伸向普通人”。

6月12日,广州地铁集团公布2023年《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其中透露,广州地铁(不含城际、有轨)全年运客31.3亿人次,时隔四年之后再一次登上30亿人次的大关。

与此同时,2023年,广州地铁营业总收入也增加了18.4亿元至141.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但由于政府补贴大幅减少,导致归母净利润却大幅下降8.2亿元,最终只有2000多万元。

而广州地铁去年的广告业务收入仅为3.36亿元,仅占总营收的2.38%。分析认为,开放个人投放广告业务,无疑也是开展多种经营,减轻运营压力的一种尝试。

而随着广州地铁个人广告投放的“出圈”,不少网友呼吁“应该全国普及”。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41座城市开通了地铁。从上海清算所、中国债券信息网等平台查询到,至少32个城市的地铁公司公布了2022年的业绩,扣除政府补助,仍实现盈利的城市仅有5个。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胡钰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地铁处于亏损目前是各个城市的常态,想走出亏损实现盈利是地铁运营的需求。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截至目前,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无锡等城市已经试点启动地铁运快递业务。

分析认为,开放个人广告投放可以为地铁公司提供新的收入来源。广告投放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助于地铁公司更好地覆盖运营成本和提升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市民能够更直接地参与到地铁空间的信息交流中,满足个人表达和展示的需求,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分享喜悦的平台,同时也增加了地铁空间的亲民性和趣味性。

事实上,开通个人广告业务并非广州地铁独有,北京、上海、郑州、成都、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地铁,均开通类似个人广告业务,可视客户需求进行表白、庆祝、求职、相亲等主题的个人广告定制。

不过,相对而言,广州地铁个人广告投放更为便利,整个广告投放流程通过微信小程序即可线上完成,而且价格优惠、下单方便。

向瑶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4月7日左右下单,到制作海报,再到广告投放,前后花了10天左右,制作周期非常短,整个流程“蛮顺畅的”,都是在线上进行,省去了很多麻烦。

在黄升民看来,各个城市地铁是否要效仿广州地铁的做法,取决于各个城市地铁公司的考量。黄升民提到,地铁线路上适合的广告空间实际上是很多的,利用是不够的,如果是只局限于大规模的企业客户,广告主的资源相对匮乏。

近年来,随着地铁规模越来越大,能提供的广告位置越来越多,但广告的上刊率却在逐年下滑。根据中天盈信(CODC)数据库统计,在2021年到2023年间,地铁平面媒体上刊率逐年下滑,2023年上刊率仅有48%,为三年来的最低值,相当于超过一半的广告位都是空置的。

黄升民说,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开放地铁媒体资源,同时要更多地动员大大小小的广告主参与,因为地铁本来就是一个适合信息发布的公共空间。

此外,他也提到,地铁媒体经营的时候,个人广告投放内容也需要严格把关,“不能说随便把自己很隐私的东西,或者伤害别人的信息披露,那肯定不行”。

“比方说,用广告骂别人,攻击别人,这是不行的。但是,有一个喜庆的事情告知大家,这是允许的。所以,这就有一个尺度问题需要经营者把握好,对发布的广告内容要进行严格审核。”他说。

马亮表示,个人广告并非新生事物,个人通过电台、电视台、楼面灯光秀等做广告的并不少见,建议其他城市可以效仿广州的做法,推动个人广告业务发展。“当然,在内容审查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避免一些粗制滥造和有伤风化的内容影响城市观瞻。”他说。

此外,个人广告涉及个人信息的披露,需要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护,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被滥用。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所在城市人流密集的地铁允许个人投放广告,666元/5天或999/5天,你会选择投放吗?

作者:孙晓波

1 阅读:5423
评论列表
  • 2024-06-21 02:26

    想低调打卡666的,社牛的选999,性价比高

  • 2024-06-22 10:09

    公司都不愿意投放实体广告了,就把手伸向普罗大众而已。

  • 2024-06-22 13:57

    我要放马宗师的闪电五连鞭

中国新闻周刊

简介: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