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公案“得意句更向何人说”,庞蕴居士与百灵和尚的禅机妙用

青云塾点墨人 2024-03-21 12:53:49

一日与庞居士路次相逢。问曰:“南岳得力句,遇曾举向人也无?”士曰:“曾举来。”师曰:“举向甚么人?”士以手自指曰:“庞公。”师曰:“直是妙德、空生也赞叹不及。”士却问:“阿师得力句,是谁得知?”师戴笠子便行。士曰:“善为道路!”师更不回首。

——《五灯会元》第三卷 百灵和尚

白话直译:

一天,百灵和尚在路上碰见庞蕴居士,百灵和尚就问他:“当年你在马祖道一那里参得的悟见可曾给人说过吗?”

庞蕴居士回道:“曾有说过。”

百灵和尚急忙追问:“你曾对谁说过?”

庞蕴居士用手指着自己说:“我曾对庞蕴说过啊!”

百灵和尚随即赞叹:“真妙,就算是善解真空之义的须菩提也比不上你啊!”

庞蕴居士问:“那你的悟见又曾经说给谁听过呢?”

百灵和尚不再做声,戴上斗笠就走了。

庞蕴居士望着百灵和尚的背影说道:“一路顺风!”

百灵和尚不再回头,径直向前走去。

提示:

参禅门公案,最好是读原文,反复去琢磨文字背后的意思。实在读不懂可以看“白话直译”,先从字面上去理解。而“鉴赏评说”则是脱离于原文的个人解读,尽量在对原文有一定理解之后再来看看,看个热闹就好了,当不得真。

鉴赏评说:

百灵和尚与庞蕴居士都是马祖道一的法嗣,他们是师兄弟,时常讨论一下自己的参禅心得是很正常的事。

“得意句”指的就是参禅的悟见,悟见不可说,一说即不中。

就好比问:对这件事的看法或对这篇文章的体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不管他们的见解一样或不一样,都不是事物的本来面貌,都是非常“私人”的东西。

这些“私人”的东西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对”,都是脱离本体之外的个人认知,所以不管怎么说都不是“本来的那个东西”。

悟见不可说,但庞蕴却说“曾经与人说过”,这是百灵和尚没想到的,因此赶忙问:“和谁说过?”

庞蕴“我曾经对庞蕴说过”的回答让百灵和尚非常佩服,不由得称赞他的回答“太妙”了。悟见本来就是“私人”的见解,只可以对自己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此庞蕴的回答无可挑剔。

庞蕴用手指着自己说,这里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说的那个“庞蕴”是谁?听的那个“庞蕴”又是谁?

其实,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自己身体中另一个“自己”的存在!常常在自己偷懒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人”站出来提醒自己:“喂,好好干,别偷懒了!”常常在自己将要做错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别这样做,这是不对的。”

有的时候我们是听“劝”的,有的时候怎么也“劝”不住。不管自己听不听劝,但时时刻刻总会有有一个“人”和自己在一起,人一直和自己在作“斗争”。

好像人的一切行为总是被“谁”牵引着,自己被“谁”驾驭着,自己的身体并不是自己的主人,而“无形”的那个才是。

暂且把那个“主人”叫做佛性,“说”与“听”都是它的推动、在指挥。而在它的驾驭下的那个谁就是被手指的那个“庞蕴”。

佛性是无形无相的本体,“庞蕴”是客观存在的躯体。在佛性与人体的共同作用下,才有了活生生的这个“自己”。因此,庞蕴的这句回答中,还暗含“体用关系”的辩证统一。

但是,以上所说都是理性的思辨,不管是禅理、佛理、道理,都不是实有的,都是形而上的认知。如果把人分割成佛性与身体两部分,就是把“佛性”执为实有了,“有与无”仅仅是哲学层面的思辨模型,而真相只有“一”,就是当下客观存在。

因此,不管那个“主人”是怎么“劝”的,自己又是怎么“行”的,结果都只有一个,就是此刻此处的当下存在。不管内心有多少争斗,不管有多想做“好人”,但最终的结果都落实在“行”上。

如果把佛性和人体分开,就好比把“知”与“行”分离,则会走上重“道德”、轻“实践”的路子。

儒家的伦理及道理在圣贤留下的经典中说得真切明白,所以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去书册上体认儒家的伦理道德,而在于把伦理道德用于实践。否则到处都是所谓的“大师”,“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说一套做一套的“伪 君子”。

修行也同样如此,离开当下这个“人”,并不存在实有的“佛性”!佛性与人从来就不曾分开过,一切都在当下显现。因此,关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而不要把精力都花在思辨与知见推理中。

当庞蕴问百灵和尚同样的问题时,百灵和尚却不答话,只是戴上斗笠就走,哪管什么得意句,哪管曾与何人说。无挂无碍体现了百灵和尚的通达自在。

百灵和尚行“不言之教”,如果一定要说,那就是:“暂且不管我曾与谁说过,你且先说说什么是“得意句”?”

如此洒脱,前路定然无碍,也对得起庞蕴的那句“一路顺风”了。

0 阅读:4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