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八段锦,年老体弱者要注意哪些?八式挨个详细讲解

钦泽练八段锦 2024-06-24 10:02:39

我的八段锦系列文章受到很多关注,后台看了下数据,50岁以上的人群在阅读者中占多数。有不少人发评论或私信,跟我交流练习相关的问题,有很多应该也是老年人,这使得我了解了很多他们的认识和关注的重点。

粉丝年龄分布

尽管我之前的文章并没有刻意针对某类人群,但关注点更多是放在对功效的追求上,尽管很多内容是共通的,但毕竟没有考虑年老体弱者的实际情况。本来这也不算什么问题,因为我主要写的是自己的练习心得,都是根据自身情况在实践和感悟。

直到有一次我现场教一位将近70岁的老人练八段锦,对方的身体状况和精神头在同龄人中绝对算是中上水平,但我仍然发现他有一些动作做不到位。那之后我一直有回想当时的场景,又陆续跟多位老人有过交流,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尽管八段锦很好,年老体弱者却做不到位,还会有多少功效?降低标准的话,至少要做到哪些,才能尽量保持更多的功效?要避免做哪些,才能减少受伤害的风险?

本文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八段锦对年老体弱者的意义是什么?

八段锦是养生功法,对大多数人而言,除了当成早锻炼,还能有更多的追求,比如活动筋骨、增强柔韧性、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缓解精神状况、改善睡眠等,这是当成养生操来练。再进一步,可以通过吐纳培养内气、通过导引疏通经络等等,就是朝着练气功的方向去了。

八段锦

我在前不久写的一篇文章中探讨过八段锦的三种收获:初级是运动健身,中级是精神专注,高级是修复身心。就是希望大家能分层次地看待收获,就能不断有更高的目标,这不也正是锻炼的乐趣和动力吗?

年老体弱要改变

年老体弱者多少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总结为三点:

身体柔韧性、耐力不佳,完成不了难度太高的动作身体平衡性较差,动作幅度大的话容易受伤体质较弱,往往还有多种慢性病,不一定能坚持每天锻炼

受身体条件所限,年老体弱者应适当降低期望,可以确定以下目标:

最低目标:坚持锻炼,改善运动机能,但不能受到损伤拔高目标:增强体质,改善精神状况,积极向上更高目标:改善慢性病,强身健体,气血充盈,身心双修年老体弱者怎么练八段锦各式?

接下来挨个讲解各式的要点和风险,注意这里的要点针对的是年老体弱者,列出的都是要尽力做到的要点,风险则是要避免的风险点。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要点】

双手交叉拉伸手臂是关键,肩部好无法举到头顶,就举到身前,手部与胸平齐、与眼平齐、与头顶平齐,逐渐努力向上。有的版本的八段锦这一式双手不交叉,有人觉得这样容易做,手臂弯曲地上抬,我不建议这样做,拉伸效果不如双手交叉。双手无论上举到多高,上举时都要想象头顶天、脚立地,将身体上下拉伸。最重要的是呼吸,上举时腿伸直、吸气、腹部往里收,下落时腿微屈、呼气、腹部往外鼓,这样才能实现对脏腑(上中下三焦)的挤压按摩。用眼部带动头部,眼睛始终看向手部,带动头部抬头和低头,充分活动颈部。

【风险】

手臂上抬要适度,否则容易伤到肩。动作要慢,因为有抬头、低头动作,太快容易犯晕,也容易伤到颈椎。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要点】

这一式看似不复杂,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协调,侧开步并双手在胸前交叉、下蹲成马步、双手开弓,很多人只顾着做这些动作,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手部姿势。因此建议就原地站马步,双脚也不要拉开太大距离,与肩同宽即可,然后分别左右开弓。注意双腿不要弯曲太多,否则坚持不了太久。开弓时要将手臂、胸部舒展开来,同时眼看手,带动头部左右转,锻炼颈部。开弓时吸气,手臂回到胸前交叉时呼气,按摩脏腑。有的说法是开弓是呼气,但我的理解是参照第一式,拉伸时吸气,实践中也感觉这样更顺畅。本式最重要的是手部姿势,开弓时前手呈八字掌,后手呈虎爪,手指一定要用力,刺激手部经脉。手部姿势不对的话,只注意开弓,那就损失了不少功效。

手型

【风险】

开弓时适可而止,做出开弓的趋势即可,以免伤到手臂、肩部。前手做八字掌时手腕要抬起来,做不到90度不要勉强,尽量抬起即可,否则会伤到手腕和掌骨。左右扭头也要适度,不要伤到颈椎。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要点】

这一式其实是第一式的变化,只不过双臂举改成了单臂举。左手上举时,右手要向下压,将身体撑开,反之亦然。左手上举时,拉伸左半边脏腑,右侧胸腔、腹腔尽量不变化,这样就形成左右反复揉搓的状态,多加感受,就会很有功效。

【风险】

手臂上举时注意适度,因为是单臂上举,比第一式相对自由,可尽量举到头顶,手臂弯曲一点没关系。这一式没有头部动作,所以对颈椎没有影响。

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

【要点】

这式的重点是“三拧一夹”,拧手臂、拧头、拧腰、夹脊,有的说法是没有腰部动作,我自己的实践是加上了适度地扭腰,很舒服。要注意是用眼带动头部,跟一、二式一样,永远是眼睛先尽量向后看,然后带动头部转动。很多人只顾着转头,眼睛不知往哪看,这就失去了这一式的精髓。

【风险】

很多人觉得这个动作简单,其实压根不知道重点在哪里,做得很快。速度要放缓,感受上面提到的每个细节,都要做到位,同时避免颈椎受伤。头转不了太多的话,眼睛也要用余光尽量向后看,但也不能太过,否则容易犯晕。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要点】

这一式是公认最难做的,因为动作幅度大,身体多个部位都要配合,很不容易协调配合。很多人做成了腰部大回旋,其实完全没有领会这一式的精髓。做这一式一定要向前弯腰,即身体下探,始终保持对腰部命门的刺激,这才能“去心火”。摇头和摆尾的幅度不用太大,但都要做出动作来,头回正后尾椎要扭一下,进一步刺激腰部命门。做这一式时左右腿需要轮流弯曲、伸直,做着做着就忘了往哪个方向转,可以简化成只做弓步不变,先头向左向后转,再反方向,心里要记住方向。

【风险】

网上的视频站得都很夸张,马步站得很开、很低,其实没有必要,只不过增加了观赏性罢了。要根据身体情况,调整马步的跨度和高度,要保证下盘稳固。转腰和扭头都要适度,将速度放地很慢,幅度也要小,否则很容易头晕甚至摔倒,切记!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要点】

双手可以落到腹部再反穿,这样双掌也能摸到腰,这一节背后的按摩是重点。腰弯不下去的话,弯到90度就可以了,双手从腰部一路往下按摩,这时正好摸到腘窝处,那里有个重要的委中穴。用双臂带动腰部直起,尽量避免腰部发力。尽管做不到“攀足”,保持脚趾抓地,也能刺激足部穴位和经脉。眼睛跟着手部走,带动头部上抬和低头。

【风险】

这一式动作做不到位,的确很遗憾。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式,每次会加量,做18次。不过考虑年老体弱者的身体情况,弯腰太过的话弊大于利,所以不要弯腰过猛,否则不只是伤腰,还容易向前摔倒。弯腰时头部也不要低得太过,否则容易头晕。

弯不下腰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要点】

很多人这一式完全没做到位,以为只是简单地出拳、收拳,很多视频的演示也是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空架子。其实握拳的姿势很有讲究,要先收拇指,拇指尖放在无名指根的位置,然后握紧四指,这在中医里叫“握固”,配合双目圆睁,有疏肝的功效。另一个重点是出拳时要想象在推前方的巨石,收拳时想象拉回巨石。我做这一式,会浑身出汗,耗了很大的力气。这种暗劲的练法,能够增加阳气,对改善体质很有好处。

【风险】

出拳时不能太快,速度要平均,用力不能过猛,否则会伤到肩部和手臂。暗劲也要适可而止,体弱者会吃不消。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要点】

很多人不明白为何踮脚再震动就能“百病消”,其实是片面地看问题。八段锦的八个动作是一个整体,不是说单做哪一个就足够了,对于这点很多人在误导,说是单独做某式就能如何如何。我们也不要被各式的名称所迷惑,毕竟只是名称,而且为了求押韵,看看就行了,不是真地就能“百病消”。踮脚可以提升肾气,要想象顶天立地,头顶要够到天花板了。双脚落下时,落到一半时要停顿一下,控制处平衡,再落下,可以避免振动过大。震动脚后跟可以刺激身体后部,也能震动脏腑。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收势,让身体从紧张回到放松状态。

【风险】

脚不要踮得太高,否则很容易失去平衡导致摔倒。落下时,如果不能做到中间停顿,那就缓慢地一次落下。脚跟着地时不要用力过猛,避免震动太激烈。

欢迎大家多在评论区互动,关注我看更多系列文章。

0 阅读:144

钦泽练八段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