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唯一一艘航空母舰,德国的远洋之梦

北街老酒 2024-06-28 16:38:42

难以想象,长期被对手压制的德国海军,居然拥有一艘设计先进的航母。2006 年,波兰的一艘石油勘测船在波罗的海海域附近作业时,意外发现了海底的一艘沉船,其长度约达 260 米。经波兰海军仔细勘测后对外宣告,这艘大型沉船乃是失踪多年的纳粹德国唯一的航空母舰——齐柏林伯爵号。

在二战时期,德国从不缺少明星装备,像装甲兵的虎式、豹式坦克,炮兵的 88 炮、卡尔炮、古斯塔夫列车炮,空军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BF 109 战机等等。相比之下,海军的表现就显得有些逊色,拿得出手的似乎只有 U 型舰艇和俾斯麦级战列舰。

而且在战斗力方面,德国海军一直被英国皇家海军所压制。可以说,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承载了德国海军打破英军封锁、进军深海的宏伟梦想。可惜事与愿违,这艘在当时比美日航母还要先进的海上巨兽,先后被抛弃了 4 次,最终未曾参加过任何实战,便带着德意志的远洋梦想永远沉睡在了波罗的海冰冷的海底。

在二战爆发前,世界上拥有航母最多的三个国家分别是英国、美国和日本。这当然和他们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毕竟其中两个是岛国,另一个则是濒临两大洋且远离欧陆的大国。德国作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后起之秀,若想在强国林立的环境中分得一杯羹,就必须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正如德国前首相俾斯麦所说,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二战中的德国凭借其无比强大的力量冲破了老牌强国的枷锁,征服了几乎整个欧陆。然而,想要彻底击败英国,将美国隔绝在大洋彼岸,还需要发展强大的海军。

由于一战后的凡尔赛条约限制,德国被禁止建造大型军舰,这种局面直到 1935 年英国与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后,才有了转变。原来,狡猾的英国人不想让法国在欧洲大陆一家独大,同时还想借德国之手抵御来自东方的共产主义威胁,于是私自对德国放松限制。

此时的英国未曾料到,他们的这一举措会给自己造就一个何等可怕的对手。 虽然 1935 年才得以松绑,但德国对航母的研究早在 1929 年就已经开始。1934 年,德国代表团抵达日本,实地考察了日本航母赤城号,并获取了一些相关技术资料。

次年,希特勒开启了重型舰艇的建造计划——Z 计划,其中就包含建造两艘重型航母。 德国军工向来以工艺精良闻名,秉承这一特点的德国航母设计起点颇高。首先,它汲取了赤城号三段式甲板的教训,采用单层全通式飞行甲板,并在甲板前端装配了二段压缩式空气弹射器和几部升降机,极大地缩短了飞机的起飞距离。

这种设计理念极为超前,海因克尔公司生产的 FL24 型压缩空气弹射器能够让 2.5 吨重的战斗机,在 20 多米的距离内加速到 140 公里每小时的起飞速度,从而使航母能够腾出更多空间,实现舰载机的同时起飞和降落。

如此一来,德国航母的起降效率远超同时期其他国家的航母。 同时,德国人在设计航母时借鉴了不少英国航母的经验,尤其注重船体和上层建筑的规划,关注航行时产生的气流是否会对舰载机的起降造成影响。

因此,德国航母的布局在当时堪称先进。 与其他国家的航母不同,齐柏林伯爵号航母的武器系统极具德国特色。齐柏林伯爵航母配备有 8 座双联 150 毫米主炮,能够直接炮击敌方舰艇,火力不逊于一艘轻巡洋舰。

同时,航母上还装有 6 座双联 105 毫米防空炮、11 座双联 37 毫米防空炮以及 28 门机关炮。 但炮塔数量众多,留给飞机的位置自然就减少了。作为一艘排水量约 3.3 万吨的重型航母,齐柏林伯爵号仅能搭载 40 多架舰载机。

而同一时期,2 万吨的苍龙号能载机 70 架,3.7 万吨的列克星敦号能载机 100 多架。 为何如此设计?这与德国人造航母的用途息息相关。德国海军在面对英国皇家海军时长期处于劣势,水面舰艇常常是以少敌多或者进行游击战,因此德国的大型战舰十分注重单舰作战能力。

按照德国人的构想,齐柏林伯爵号主要用于破坏对方的补给线。它可以先利用舰载机攻击对方的护航编队,摧毁对方的反击力量,然后高速逼近敌人,用 150 毫米的主炮将对方的补给船只逐一击沉。因此,齐柏林伯爵号需要频繁使用主炮作战,这是在海军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与敌人争夺制海权的无奈选择。

1936 年 12 月,德国航母在基尔的德意志造船厂铺设龙骨开始建造。为纪念齐柏林伯爵发明飞艇的贡献,德国将这艘航母命名为齐柏林伯爵号。根据海军元帅雷德尔的设想,德国海军至少需要两艘航空母舰,除了代号为 A 航舰的齐柏林伯爵号,还需建造一艘姊妹舰 B 航舰。 然而,B 航舰在建造过程中停工,没有实际下水,也未获得名字。

其实,获得名字的齐柏林伯爵号命运也不比 B 航舰好多少。由于德国缺乏航空母舰的建造经验,齐柏林伯爵号的建造进程并不顺利。两年后,齐柏林伯爵号在完工 85%后举行了下水典礼。 主持下水仪式的并非海军元帅雷德尔,而是德国的二号人物——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航母的舰载机项目也未交给海军,而是由戈林负责。

因为戈林坚持所有的飞机项目都要由他掌管,齐柏林伯爵号航母没有分配到一个合适的负责人,这为其悲剧命运埋下了隐患。 虽然梦想凭借大炮巨舰走向远洋,但德国军方的思维似乎仍停留在一战时期,对航母这种大型武器的威力认识不足,希特勒也不例外。

在他们看来,海军争夺制海权还是要依靠大炮对轰来决定海战胜负,关键在于战列舰和重巡洋舰。 而且负责人戈林认为,舰载机项目极为耗费资源,飞机登上航母需要进行专门的改装,建立一套完整的生产线并持续进行设计和测试,这必然会分走空军的资源,使德国本就不充裕的资源储备更加紧张。

因此,戈林对齐柏林伯爵号航母的态度十分消极,这便是齐柏林伯爵号第一次被抛弃的原因。 1939 年战争爆发,德国后方全力开动生产,仍难以满足庞大的需求。空军需要战机,陆军需要坦克和装甲车,相比之下,航母的需求只能靠后。齐柏林伯爵号的建造进度因原料和人力资源问题,不断延迟。

到了 1940 年 6 月,德国人权衡利弊后决定停止建造齐柏林伯爵号,这艘即将完工的航母被拖至但泽湾的格丁尼亚港,伪装成一艘木材储存船,暂时被封存起来。至于德国人为何又重新启动航母建造,这就要提到航母的辉煌战绩了。 德国人封存航母仅半年后,航空母舰就在战争中展现出了绝对的统治力。

1941 年 11 月,英国皇家海军的地中海舰队突袭了意大利海军基地塔兰托,航母舰载机作为进攻主力,在此战役中大放异彩。 到了 1941 年 5 月,德国的俾斯麦号战列舰遭到了从英国皇家方舟号航母上起飞的剑鱼攻击机的空袭,最终被英军以优势兵力击沉。

1941 年 12 月,日本海军出动 6 艘航空母舰,空袭了珍珠港,以极小的代价重创了美军太平洋舰队。 在齐柏林伯爵号被封存的这段时间,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得到了反复验证,曾经的海洋王者战列舰,在战争中越来越力不从心。此时希特勒才突然想起,自己似乎有一艘即将完工的航空母舰。

于是在 1942 年 5 月,齐柏林伯爵号又被拖回基尔港恢复建造,同时德军为其配备了改装自空军的 BF109T 型舰载机,并计划将舰载型的 Ju87D 俯冲轰炸机搬上航母。如果一切顺利,齐柏林伯爵号应该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但就在一切向好发展时,齐柏林伯爵号突然第二次被抛弃。

对于德军来说,1942 年注定是令人悲伤的一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使苏德战场攻守易势。接踵而至的失败,让德国的资源越来越难以支撑庞大的战争机器,作为三军中不受重视的海军,其经费首先遭到削减。刚刚情况有所好转的齐柏林伯爵号,又迅速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1943 年初,随着德国海军行动接连受挫,德国元首希特勒认为,德国的水面舰艇已无力挑战英军,于是下令取消所有战列舰、巡洋舰、航空母舰等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工作,转而大量建造 U 型潜艇。 于是,齐柏林伯爵号航母的项目再次终止,航母被送往奥斯河河口的斯特丁,准备根据情况决定是继续建造还是拆除。一艘本应驶向大洋的巨舰,蜷缩在河口充当起了移动仓库,实在是可悲又可怜。

齐柏林伯爵号第三次被抛弃是在 1945 年 4 月,这一年苏联红军反攻至波兰,兵锋直指斯特丁。为防止齐柏林伯爵号落入苏军之手,德军在撤离前主动将航母凿沉,就这样,这艘历经 9 年建造的航空母舰,在从未上过一次战场的情况下毁在了自己人手中。

苏军占领斯特丁后,很快发现了沉没在浅水区的齐柏林伯爵号航母。经过探测,该航母舰体基本完好。苏联于1946 年对齐柏林伯爵号航母进行了打捞,由于水域较浅,打捞工作相当顺利,但齐柏林伯爵号的去向却成了一个谜。 人们最后一次见到它,是在波兰境内的斯维诺契。

当时的齐柏林伯爵号运载了一些物资,准备前往列宁格勒,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多年后苏联的秘密档案被解密,人们才得知,齐柏林伯爵号曾获得过一个“浮动基地 101”的编号。 据称在 1947 年 8 月,齐柏林伯爵号被当作舰艇和飞机的靶船,被苏军击沉在波罗的海海域,以此来研究如何击沉航母。

这样的大型军舰针对的是哪个国家,不言而喻。苏军在打捞到齐柏林伯爵号的这段时间,是否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填补自身在航母领域的空白,我们已难以知晓。 但 20 年后,苏联设计建造了基辅号航空母舰,该航母舰载机较少但对舰火力强大,总让人感觉似曾相识。如果说齐柏林伯爵号航母的设计是德国海军实力弱于英国海军的无奈之举,那么基辅号航母很可能就是苏联海军弱于美国海军的无奈之举。

从这一点来看,齐柏林伯爵号在苏联海军中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传承。假如齐柏林伯爵号能够完工,它将会是一艘拥有 40 多架舰载机、航速33.8 节、火力强大的海上怪物。但德国海军能凭借它扭转战局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在当时,双方海军整体实力差距悬殊的背景下......

0 阅读:54

北街老酒

简介:简简单单的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