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总最初组建5个纵队,4个多次换将,唯独该纵司令一直任职到最后

从阳化石 2024-06-27 12:56:53

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3纵、4纵,及1纵、2纵、6纵先后组建起来。这5个纵队都是红军时期、抗战时期发展起来的队伍,可谓是能征惯战。

在日后的战争中,5支纵队中的4支多次换将,分别是1纵、3纵、4纵、6纵,唯独2纵从始至终都是刘震担任司令。

1纵成立时,首任司令是万毅,他能成为首任司令,似乎有特殊的“光环”。因为他参加革命时间不长,在1944年才真正加入革命阵营,进行战斗。仅仅2年,他就指挥不少作战经验丰富的老红军,下辖的部队也都是从红军时期发展而来的,如1师的前身是红三军团。

他在担任司令员期间,指挥参加三下江南作战,1947年5月被换下,改由李天佑担任。

3纵成立比较早,主要是曾克林部与其他各方根据部队改编而来,相比之下3纵大多数都是从抗战时期发展而来。当3纵成立时,首任司令是程世才,1946年10月改为曾克林担任,这期间南满以及东北形势从被动转为主动,经历本溪保卫战、四保临江战役、以及梅河口战役。1947年夏季攻势后,4纵副司令韩先楚接替,一直打到海南岛。

4纵与3纵成立时间一样,都是南满部队,它是由胶东军区部队发展而来,司令吴克华。但他担任几个月后,在沙岭战斗后离开,副司令胡奇才接替。直到1947年秋,上级再次改任吴克华担任司令,胡奇才担任副司令。胡奇才不是不能打,而是身体不好。

6纵是新四军3师7旅与山东军区7师杨国夫部,以及李运昌部一个旅组建而来。首任司令陈光,在三下江南作战后离开,洪学智接替。洪学智参加德惠攻坚战、三战四平,后调任上干大队队长,黄永胜接替。辽沈战役后,洪学智再次担任6纵司令。

只有2纵在1946年成立一直到南下中南作战,纵队司令一直是刘震。

2纵比起其他纵队有几点不同,无论是1纵、还是3纵、4纵、6纵,以及后来成立的7纵、8纵、9纵、10纵、11纵、12纵、5纵,他们是由不同部分组建而来,像6纵,有新四军3师,有山东军区部队,也有冀东部队组建而来。

2纵就不一样,它的前身就是新四军3师下辖的8旅、9旅以及独立旅组建而来,并非是多支力量合编而来。因此纵队领导班子非常稳定,不仅仅司令没有换,政委也一直没有变动。

在这初建的5个纵队中,在1949年全军改编后,大多数都晋升了。如李天佑担任兵团副司令,刘震、韩先楚兵团副司令兼军长,洪学智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只有吴克华依然是军长。

新中国评级授衔时,李天佑、刘震、韩先楚、洪学智都被评为副兵团级,授予上将,吴克华被评为准兵团级,授予中将。

0 阅读:32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