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替皮定均任师长,扩编纵队时调地方军区,空降其他将领任司令

从阳化石 2024-06-27 13:01:38

中原突围时,哪一支部队表现“抢眼”?

毫无疑问,这就是皮定均领导的中原军区1纵1旅,该旅担负的任务是牵制敌人,并自行寻找突围方向。皮旅经过几番激战后,向东突围,最终抵达苏皖根据地。

部队暂时编入华中部队参加组织,改编为华中军13旅,皮定均为旅长,徐子荣为政委,方升普为副旅长,郭林新为政治部主任,领导班子没有变化,只是番号暂时改编,13旅参加涟水保卫战、鲁南战役、宿北战役等一系列战役。

1947年1月,华野成立后,13旅改编为华东独立师,配属给1纵叶飞纵队,在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此时独立师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皮定均被调去6纵担任副司令员,被提拔起来。方升普担任师长,政委依然是徐子荣,政治部主任郭林祥。

独立师到1947年12月接到归建命令,前往晋冀鲁豫军区坚持内线作战。部队抵达后,军区以独立师与太行军区地方部队组建为13纵队,任命曾绍山担任司令员,徐子荣担任政委,郭林祥继续担任政治部主任,而方升普调离野战部队,到太岳军区担任副司令兼参谋长。

此时的曾绍山并不在晋冀鲁豫军区,而是跟着刘邓主力部队在大别山的皖西开辟根据地,担任三纵副司令,皖西军区司令员,而那里是战场焦点,最终他没有到任。按说13纵的主要力量是独立师,方升普怎么就不能担任纵队司令呢,非要调离不开?

或许是资历还不够,从两点可以印证。

第一,组建13纵,司令员没有选择独立师的干部,也没有选择太行军区的干部,而是选择了3纵副司令曾绍山。他长期在作战主力打仗,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他担任司令员能使得部队在指挥方面快速提升起来。他的资历不低,长期担任纵队副司令,从职务上是可以独当一面的。

第二,曾绍山没有到任,将从14纵队的韦杰改为13纵司令。韦杰是6纵副司令,与王近山一起指挥不少硬仗,如陇海战役、定陶战役。豫北战役、鲁西南战役、挺进大别山作战等与杜义德一起打了不少硬仗。他原本被调14纵队,因曾绍山未到职,改为13纵队。

也就是说,上级安排13纵司令员需要资格老,作战经验丰富的指挥员担任。曾绍山、韦杰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

从职务来说,方升普从师长改为军区副司令,也算是提拔了。协助刘忠司令员,参加内线作战。

没多久,太岳军区主力部队改为15纵队,刘忠为司令,方升普为副司令,再次回到作战部队。

0 阅读:26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