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两度担任纵队司令,为大局主要负责后方工作,后被评正兵团级

从阳化石 2024-06-27 12:55:29

1945年末,晋冀鲁豫军区成立继1纵、2纵、3纵、4纵之后,再成立6纵。司令员由军区副司令王宏坤兼任,副司令王近山、韦杰,政委未到职。

在6纵成立后一段时间,大规模战役打得不多,局部战斗不断,因为国共正在谈判,1946年1月签订停战协定。尽管在所谓“和平”的日子里,可敌人不断破坏协定,一面采取小股偷袭,,一面依大军悍然进犯,致使晋冀鲁豫军区同其他解放区一样战事不断。

6纵参加白晋战役后,因为纵队政委未到任,而纵队思想工作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抓,因政治思想工作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王宏坤建议自己改为政委,让王近山担任司令。王近山打仗很硬,而且年富力强。无论在四方面军,还是抗战时期都很有战绩。最终上级把王宏坤离开6纵。

并非他的能力不够,而是刘邓首长有更深层的用意。

此时,国民党军已经作好内战准备,全面内战一触即发,军区进行分工,刘邓首长率领组建的野战军执行豫东方向作战任务,陈赓指挥4纵与太岳军区部队在晋南作战。军区属于后方,由滕代远、王宏坤、薄一波负责。

当时,滕代远并不在晋冀鲁豫军区,刘邓一旦离开后方,后方军事工作需要有人负责,而王宏坤是副司令,不仅仅擅长军事,而且对根据地建设经验丰富。在抗战时期,他担任7年冀南军区副司令,负责地方武装建立等。而且军区也有作战任务,就是指挥冀南和太行军区主力策应主力侧翼安全,让地方部队开展游击作战。

他的工作变得复杂,不仅组织兵员补充,还负责后勤供应,军工生产以及战勤支前。这些工作繁琐复杂,但又能直接影响到作战部队。

刘邓首长发起陇海战役、定陶战役等,尽管王宏坤没有直接参与指挥作战,可在后方有力保障前线的供需问题。 实际上后方的工作一点不轻松,因为前线所需都是后方供给,解放区负担很重,需要打出去。

1947年8月,已经在后方工作1年的王宏坤,对军区各方面处理的都井井有条,与薄一波搭档也很融洽。此时刘邓主力南下大别山,因为那里虽然是革命老区,但国民党军对那里实行连坐,没有根据地。部队需要前线无法全面获取,需要后方支援。因此成立几个新纵队南下。

10纵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组建而来的,纵队新组建起来,缺乏战斗经验,也没有出过远门,找不到合适的主将,他申请带队南下。最终带着一万多人抵达桐柏,将南下干部以及一部分物资给主力,按照刘邓命令发展根据地。

10纵名义上是野战纵队,实际上还是地方部队,在一定区域内建立根据地,支援大军,依然是后方工作。不过,这个后方是在前线开辟的,作战任务相对而言多一些。当根据地开辟后,开始土改、肃非特、扩兵、以及征粮支前等工作。在后期也配合主力打了不少仗,如宛西战役、宛东战役、襄樊战役。

1949年,刘邓主力改为二野渡江作战后,留在后方继续为过路大军提供粮草等。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他虽然在前线实际指挥不多,可功劳和贡献着实不可估量。1952年评为正兵团级,1955年授予上将。

0 阅读:111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