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珠本无颜色,但会随所对之物而现其颜色,正如人人本具的佛性

青云塾点墨人 2024-03-16 10:52:13

世尊一日示随色摩尼珠,问五方天王:“此珠而作何色?”时五方天王互说异色。世尊复藏珠入袖,却抬手曰:“此珠作何色?”天王曰:“佛手中无珠,何处有色?”世尊叹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将世珠示之,便各强说有青、黄、赤、白色;吾将真珠示之,便总不知。”时五方天王悉皆悟通。

——《五灯会元》第一卷释迦牟尼佛

白话直译:

一天,佛陀拿出一颗摩尼珠问五方天王:“这颗宝珠是什么颜色?”

有的说“青色”,也有说“黄色”、还有的说“红色”......五方天王就按当时各自看见的不同颜色来回答。

佛陀藏起宝珠而伸出空手示人,并问道:“这颗宝珠又是何种颜色呢?”

天王们说:“你的手中连宝珠都没有,又哪来颜色呢?”

佛陀感叹道:“你们是真的糊涂啊!我拿了一颗世间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便硬要说是青、黄、赤、白各种颜色。当我将真正的宝珠展示给你们时,你们却看不见它。”

听佛陀这么一说,五方天王当下悟道。

鉴赏评说:

摩尼宝珠,也叫牟尼珠、如意宝珠、如意摩尼等等,意思就是佛教珠宝,在一些佛家宝物上,通常会出现,比如唐僧的锦斓袈裟上。

摩尼珠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本身并无颜色,而会随所对物之色而现其颜色,所以又称“随色摩尼珠”。就好比镜子,镜中本无物,照见何物就显何物。

摩尼珠这种“自无而随它显万有”的特性,就暗指“佛性”。要说它是什么,自身却“什么也没有”,无从说起。但它却可以呈现大千世界,生出一切事物。

所以,真正的摩尼宝珠就如佛性一样,是不可见的。因此,上面这则公案中佛陀示人的摩尼珠并非“真正的摩尼珠”,而正如佛陀自己所说,是一个“世间的寻常珠子”。

既然是“世间的寻常珠子”,当然可见、当然有颜色。只不过,当要回答“是什么颜色”时,就成了每个人的片面认知了。因为任何颜色都是脱离现象之外的意识,谁也不能给出“青色”的绝对标准!就好比: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是没有统一标准的。

可常人就要执于自己的认知,总要从自己的立场来看待任何事物,以为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就是真实。

所以,五方天王对于同一颗“世珠”看到了不一样的颜色。这就如“瞎子摸象”,每个人看到的的确都是真相,但仅仅是真相的一部分而已。但他们却以为那就是绝对真实,所以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对于摸象的人来说,真相存在,就是站在他们面前的“那头象”,并不是任何人的感受与见解。脱离“象”以外的一切都不再是真“象”了。摩尼珠是什么颜色?真正的答案就是“摩尼珠的颜色”,而不是所谓的“青、黄、赤、白”。

玫瑰花是什么颜色?玫瑰花的颜色!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那样的人!

人生是什么样子的?就是那样的!

所有问题的答案就是问题本身,也可以说脱离自身以外的答案都不是答案!因此,“寻找答案”没有意义,因为答案明摆着的,“就在当下”、“就在眼前”。只不过大家却视而不见。

工作就是“996”,写不完的方案、做不完的报表、搬不完的砖......并不是工作好累或工作轻松。

人生就是上学、玩耍、工作、交友、结婚生子、生老病死;并不是人生苦短或人生充实。

现象就是真相,而后面的感受与认知才是假相。其实,人类的所有祸根就来源于自己的认知与感受。

就像佛陀把真正的“摩尼珠”展示给五方天王看时,他们就糊涂了!真正的摩尼珠是看不见的,是无形无相的,如果要说那是什么,一说即不中。

就好比: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千人千面,莫衷一是!无论你对人生赋予何种意义,都是个人的认知而已。只要“言语道断”就是着相了。

那人生就没意义了?不是没有意义了,而是谈不上有意义或无意义,就在时时处处,人生中的分分秒秒、点点滴滴之中。至于那是什么,则没有必要去纠结,因为不管说“是什么”,都是片面的,都不是全部。

佛陀伸出空手,却说这就是真正的摩尼珠,其实就是在暗示“真相”是无形无相的,正因为“空”,所以才能生“万有”。正因为“空”,所以才不能说“是什么”,而是“一切皆有可能”。

而这颗真正的摩尼珠就好比人人本具的佛性,外界的一切都在佛性的观照下显现出“结果”来。

比如上面所说的工作、人生,真相与假相之间的“桥梁”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

人生本就是上学、玩耍、工作、交友、结婚生子、生老病死,是谁让你生起人生苦短的感受的?那就是佛性!

不管人生得意还是不如意,都是当下现象在佛性作用下的产物。当下是本体,佛性是“照”镜子,感受则是镜像,而镜子就是“每个人的心识”。

人人都能感受、行动、思考、起心动念,这就是佛性的作用。而至于得到什么结果,则是由外在本体和内在心识所决定的。

佛性只是一个发起者,一个推动者,一个“饥来吃饭困来眠”的自然而然的动作,本无善恶之分、好坏之别,正如《心经》所说: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也正是因为佛性的这种“空”性,才有了这么多的感受,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人生与世界!

换句话说,不管人生是得意还是失意,人的所有“身、口、意”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佛性的显现。你知道“一切有别”的假相就是佛性观照的结果,不管它“好坏”,全盘接受,不用区别对待。

10 阅读:112
评论列表
  • 2024-03-19 22:16

    阿弥陀佛

  • 2024-05-28 10:24

    根据国家宗教事务局《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七条,未经当地民族宗教事务部门许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教,不得开展宗教教育培训、发布讲经讲道内容或者转发、链接相关内容,不得在互联网上组织开展宗教活动,不得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方式直播或者录播拜佛、烧香、受戒、诵经、礼拜、弥撒、受洗等宗教仪式。大家点右上角举报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