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氯普胺片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饭前还是饭后服用?

经纬谈健康 2024-05-07 20:51:17

甲氧氯普胺片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恶心和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其具有抑制恶心和呕吐反射、加强胃排空,减缓食管排空,从而缓解胃肠道痉挛等多重药理学作用,但是由于其可以直接作用与中枢神经系统,如果使用不当非常容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

40多岁的张女士是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平时工作很忙,饮食也不规律,经常点外卖,而且不能定时吃饭,这导致她很早就患上了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等消化系统疾病,但是她一直没进行系统治疗,发作了就吃点自备的中成药。

1个多月前张女士因工作压力较大,导致频繁加班,这也导致她的慢性胃炎有发作了,经常出现近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就算吃了自备的中成药也没有明显好转,她知道这次不能不系统的治疗,于是连忙来到医院。医生第一时间为其完善了胃镜检查,结果发现其胃部存在多处溃疡,并且伴有食道黏膜灼伤,于是将其收治入院,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后,张女士的症状很快就有缓解,但是张女士知道自己这个老毛病是会复发的,要求医生能不能开一些药物自备,于是医生开具了一种叫做甲氧氯普胺片的药物,并且嘱咐张女士一定要按照建议剂量服用,而且不要长期服用。

张女士出院后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而且她没有按照医生医嘱服药,每天都坚持服用,没有药了就去药店购买,结果没过几天开始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同时恶心、呕吐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反而加重,她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听罢后建议其立即停止使用甲氧氯普胺片,并且解释道甲氧氯普胺片是一种中枢性的止吐药物,其直接作用于神经中枢,这导致不能长期服用,否则容易导致中枢系统反应。于是医生再次对张女士进行了医学教育,嘱咐其从改善自身的饮食习惯入手,不要依赖于药物,张女士答应了。

一、甲氧氯普胺片的药理学机制和作用特点

甲氧氯普胺片是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之一,临床又称为胃复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病因所致恶心呕吐、反酸、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其本质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可以直接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多巴胺受体,具有止吐、加强胃排空、减轻胃肠道痉挛、促进食物消化等多种药理学作用。

1、中枢性镇吐作用

甲氧氯普胺片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D2受体,其可以有效抑制大脑中枢内多巴胺的激动作用,从而降低大脑呕吐中枢的兴奋性,达到中枢性的抑制呕吐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甲氧氯普胺片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恶心呕吐都有明显疗效的作用。

2、调节胃肠道动力

甲氧氯普胺片可以作用与胃肠道上的多巴胺受体,其可以通过增强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加快胃肠蠕动,促进胃肠道运动,并且有利于促进胃内容物的排空,减少食物在胃部的滞留。

3、中枢性镇静作用

甲氧氯普胺片同时可以激活中枢系统中的5-羟色胺受体,从而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如果服用剂量过大容易导致出现头晕、昏睡等中枢系统不良反应。

二、甲氧氯普胺片临床上可以治疗这些疾病

甲氧氯普胺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其可用于治疗多种与恶心、呕吐相关的疾病和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疾病,甲氧氯普胺片的服用剂量和服用疗程具有较大差别,因此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

1. 晕车、晕船、晕机

甲氧氯普胺片是临床上常用的止晕药,常用于缓解晕车、晕船、晕机等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表明科学服用甲氧氯普胺片可以有效改善内耳平衡系统失调而导致的头晕、恶心、呕吐等多种不良症状,并且起效较快。

2、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反酸、烧心等多种症状,甲氧氯普胺片是临床常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常用药,临床研究表明甲氧氯普胺片可以通过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胃肠道动力,从而有效减轻胃酸反流,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3、糖尿病性胃轻瘫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蠕动减慢、进食后腹胀、便秘等多种临床症状。甲氧氯普胺片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上消化道,促进胃及上部肠段的运动,从而有效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腹胀、腹痛等多种临床症状。

4、术后恶心呕吐

许多手术都需要进行全麻,而全麻后非常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这也是全麻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而使用甲氧氯普胺片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从手术中康复,并减少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三、可以长期服用甲氧氯普胺片吗?是饭前服用还是饭后服用?

既然甲氧氯普胺片对于消化系统具有这么多的作用,那是否可以长期服用?如何正确服用甲氧氯普胺片?答案是不能长期服用,否则会诱发多种不良反应,而且必须餐前空腹服用,否则无法充分发挥药效。

常规服用甲氧氯普胺片的方法是每次5-10mg,每日3次,而且不能长期服用,这时因为甲氧氯普胺片是一种中枢性镇吐药,其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系统,对多种中枢神经递质都有明显影响,因此如果长期大剂量服用则容易导致头晕、嗜睡、运动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其次,大剂量的甲氧氯普胺片容易导致胆碱能受体过度亢进,这会导致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临床多表现为肌肉震颤、发音困难、共济失调等。因此临床上并不建议长期服用,只可以短期使用。

其次,临床上建议必须空腹服用才能充分发挥药效,临床推荐于饭前30分钟服用或者睡前服用,从而可以避免食物影响甲氧氯普胺的药效,因此必须注意。

四、科学服用甲氧氯普胺片应注意这4点

甲氧氯普胺片虽然可以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并且可以缓解多种原因导致的恶心、呕吐,但是不同疾病、不同人群所需要的剂量和方法不同,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避免出现可能的不良反应,科学服用甲氧氯普胺片应注意以下4点。

第一、注意甲氧氯普胺片的服用剂量和方法

甲氧氯普胺片的常规服用剂量为每次5-10mg,每日3次,短期服用。

当用于糖尿病性胃瘫时,每次10mg,每日4次,

5-14岁儿童:每次2.5-5mg,每日3次。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餐前空腹服用甲氧氯普胺片,从而充分发挥要求;最后,本药不宜长期服用,避免出现中枢系统的异常反应。

第二、注意服用甲氧氯普胺片的不良反应

短期服用甲氧氯普胺片的不良反应较少,其中昏睡、烦躁不安、无力等中枢抑制反应最为常见,但多无需处理;其次,极少数患者服用甲氧氯普胺片容易出现乳汁增多、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这是因为本药可能促进催乳素分泌的所致;第三、极少数患者对于本药过敏,容易出现皮疹、瘙痒等;最后,年轻人服用甲氧氯普胺片后非常容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果出现必须立刻停药。

第三、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本药有潜在致畸作用,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禁用;小儿使用时必须剂量减半,并且必须避免长期应用;老年人不宜长期、大剂量应用,容易出现锥体外系症状;胃肠道出血、机械性肠梗阻或胃肠道穿孔等疾病禁用;对普鲁卡因或普鲁卡因胺过敏者禁用;肝功能和肾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禁用;对本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第四、甲氧氯普胺片不宜与这些药物联用

抗精神病药物:本药不宜与抗精神病药物联用,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这些药物会增甲氧氯普胺片的抗胆碱能和镇静作用,导致昏迷、意识模糊等不良反应。

抗抑郁药物:本药不宜与三环抗抑郁药物联用,如阿米替林、丙咪嗪等,这些药物可能增加诱发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如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

西咪替丁的:本药会严重影响西咪替丁的药效,导致其药效下降,因此这两种药物不宜同时服用。

五、总结

综上所述,甲氧氯普胺片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恶心和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止吐、促进胃肠道蠕动、解除肠道痉挛等作用,但是由于其可以直接作用与中枢神经系统,因此服用不当容易导致多种中枢系统的不良反应,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服用。



0 阅读:82

经纬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