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是临床常用的降糖药,服用后腹痛腹泻怎么办?医生告诉你

经纬谈健康 2024-06-13 03:51:00

阿卡波糖是临床常用的降糖药之一,其可以通过抑制小肠中的糖酶的活性来抑制肠道对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平缓的降低餐后血糖,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作用机制导致部分患者服用后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爱放屁等不良反应,许多患者因无法耐受而不能规律用药,因此及时针对这种不良反应进行治疗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关键。

50多岁的孙阿姨是一名退休的老师,平时喜欢出去运动,身体一直很好,就是喜欢吃点甜食和一些肥腻的食物,这也是她一直的坏毛病。

2个多月前孙阿姨的单位组织退休职工进行体检,体检中发现孙阿姨的糖化血红蛋白达到了6.3,但是她的空腹手指血糖是在正常范围的,医生怀疑其餐后血糖偏高,于是建议他进行OGTT试验,结果发现孙阿姨的餐后血糖高达13mmol/L,已经达到需要吃药控制的程度,于是医生为其开具了一种叫做阿卡波糖的药物,嘱咐她这个药需要与每餐的第一口饭一起服用。

孙阿姨回家后就按照医生嘱咐进行服药,但是她很快发现每次吃饭后就是容易腹胀、腹痛,而且大便次数也明显增多,而非常容易放屁,这导致她老是在外人面前尴尬不已,于是她连忙咨询医生。医生听闻后连忙问其饮食习惯,得知其喜欢吃甜食和肥肉后,建议其调整饮食结构,并且解释道阿卡波糖主是通过减少胃肠道对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血糖,如果进食的碳水化合物过多会导致其稽留在肠道,从而引起腹痛、腹泻和爱放屁。听罢医生的建议后,孙阿姨就慢慢的调整了自己的饮食习惯,果然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少了很多。

一、阿卡波糖的降糖机制是什么?有什么药理学特点?

阿卡波糖是临床使用最多的降糖之一,其本质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避免因为进食而导致剧烈的血糖波动,维持患者的血糖平衡。

阿卡波糖的降糖机制较为复杂,具体而言其可以通过以下4点达到调控血糖的目的。

1、抑制胃肠道对于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摄入

阿卡波糖可以作用于小肠刷状缘上的α-葡萄糖苷酶,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食物中的多糖和二糖转化为单糖,从而减少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肠道所吸收,避免餐后血糖峰值过高,平缓降低餐后血糖,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2、减少葡萄糖的转运

除了减少吸收以外,阿卡波糖可以通过抑制小肠绒毛上葡萄糖转运酶的活性,抑制肠道对于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葡萄糖的来源,从而有效的降低餐后血糖。

3、抑制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效应是糖尿病患者体内常见的反应之一,这种效应会导致患者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降糖药物的疗效下降。阿卡波糖具有一定抑制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因此与其他降糖药联用时,可以增加降糖药的降糖效果。

4、抑制胃排空反射

胃排空反射是人体产生食欲和饥饿感的重要基础,而阿卡波糖可以通过抑制胃肠道蠕动来减少胃排空反射对于人体食欲的促进作用,进而减少饥饿感,避免患者出现多饮多食等不良习惯。

阿卡波糖的口服吸收率非常低,仅有约2%,因此每次服用的剂量较大,多在50mg左右并且需要每日多次服药;阿卡波糖主要在胃肠道内发挥作用,它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低,因此在血浆中以游离形式存在;最后,阿卡波糖主要在胃肠道中进行代谢,并且通过肠道排出,因此其不会受到肝功能的影响,肝功能不佳的患者也可以服用。

二、阿卡波糖的临床常用于治疗这几种血糖异常

阿卡波糖作为临床常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其他类型的降糖药物,具体用药剂量和方法请咨询专科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临床上其可以治疗这几种血糖异常。

1、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阿卡波糖的主要适应症之一,研究表明阿卡波糖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稳定患者的餐后血糖,同时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2、糖耐量减低

糖耐量减低是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常常被当做是糖尿病的前兆。临床研究表明阿卡波糖可以延缓或防止糖耐量减低患者发展成为糖尿病,其可以通过控制餐后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抵抗,帮助患者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3、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

临床研究表明阿卡波糖通过减少血糖快速上升,抑制体内胰岛素分泌突发,有助于减低食欲和控制体重,因此其非常适用于肥胖并伴有2型糖尿病风的患者,有助于患者的体重管理。

4、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作用

糖尿病患者多伴有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临床研究表明将阿卡波糖与其他降糖药联合使用,可以预防和延缓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如服用阿卡波糖后出现腹痛、腹泻怎么办?

胃肠道不良反应是阿卡波糖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其发生率高达近20%,临床上多表现为服药后腹泻、腹痛、爱放屁等,这导致患者许多患者因无法忍受这些副作用而不能规范服药,导致血糖出现剧烈波动,如果你出现了这些不良反应可以通过这几种方式进行缓解。

1、 调整剂量

胃肠道不良反应多出现于服用阿卡波糖的初期,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轻,因此建议有不良反应的患者从低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增加剂量,能够帮助身体适应药物,减少胃肠不适的发生。临床建议可以从每餐25mg的低剂量开始。如果身体耐受,可以逐步增加到常规的每餐50-100毫克。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整剂量过程中,密切监测腹痛和腹泻的症状。如果不适症状加剧,可能需要调整回较低的剂量,并在更长时间内逐步增加。

2. 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对服用阿卡波糖后的胃肠反应有显著影响,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可以帮助减少因阿卡波糖引起的腹痛和腹泻。建议服用阿卡波糖的患者减少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同时尽量减少富含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谷物、薯类等。其次,可以在饮食中增加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摄入,通过增加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摄入,可以平衡饮食,减少每日摄入的复杂碳水化合物量,从而减轻胃肠不适。

3、联用其他药物

严重胃肠道反应的患者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从而控制阿卡波糖引起的胃肠副作用,常用的药物包括消化酶补充剂、益生菌等,这些药物可以辅助平衡肠道菌群,减轻胃肠道的不适反应。

4、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和调整生活习惯也可以帮助减轻阿卡波糖的副作用。首选,在用餐时花更多时间咀嚼食物,从而可以帮助促进消化,减少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积聚在肠道;其次,减小每次进餐量,助减少胃肠道的负担;第三、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脱水和维持身体健康;最后,餐后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有助于缓解腹胀、腹痛。

四、服用阿卡波糖注意4点

1、注意药物的服用剂量和方法

阿卡波糖的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次50-100mg,每日3次,如果胃肠道反应严重的患者,其起始剂量为每次25mg,然后逐渐增加至正常剂量;其次,阿卡波糖应在每餐第一口食物时或紧接着食用时服用,这样可充分发挥其药效;最后,一定要整片吞服,不要咀嚼,以避免造成胃肠道刺激

2、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胃肠道不适是阿卡波糖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如轻度至中度的腹痛、腹胀、腹泻和排气增多等,对症处理即可;其次,极少数患者会出现一过性的过敏反应,如皮疹或瘙痒;最后,虽然阿卡波糖本身不会造成低血糖反应,但与其他降糖药联用时则可能诱发,出现头晕、出汗、低血压等,因此如果和其他药物联用时则必须注意。

3、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禁用,缺乏安全性数据;老年人的起始剂量应更低,并且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禁用;对阿卡波糖过敏的患者禁用;严重的疝气、肠梗阻和肠溃疡的患者禁用;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

4、注意联合用药

阿卡波糖常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进一步优化糖尿病管理,常用的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列本脲、格列美脲、胰岛素等,联合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密切监测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发生。其次,部分抗酸药可能影响阿卡波糖的吸收导致药效下降,如铝碳酸镁等。

五、总结

阿卡波糖在临床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等疾病,其可以有效控制餐后血糖,避免出现血糖波动,但是部分患者服用阿卡波糖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药物起始剂量、改善生活习惯等方法来缓解这些不良反应,建议有上述问题的患者咨询专科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

0 阅读:11

经纬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