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味药熬成一碗汤,高血压轻松降下来,赶紧存好了

王玉民老王 2024-06-16 18:22:37

中医上诊治高血压,往往从肝入手。因为肝在左,主升发,具有疏调全身气血和协调脾胃消化的作用。

而当肝阳上亢,上行脑窍,人体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目眩,可能还伴有耳鸣,口干舌燥,烦躁,失眠等症状,因此中医上常常把高血压头晕辨证为肝阳上亢。

但高血压头晕只是疏肝理气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顾全大局,除了肝左升至脑,还包括胃与大肠的右降。因此还要保证脾胃、心肾、大肠的协调舒适。

而有这么一个方子,仅有4味药,就能从整体出发,协调肝、心、胃、肾、大肠,寻根溯源,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高血压的问题。

这4味药包括蔓荆子,野菊花,钩藤,草决明。具有舒肝理气,清心除烦利胃肠的作用。

蔓荆子味辛、苦,性微寒,归膀胱、肝、胃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凉血的功效。《本经》记载蔓荆子“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别录》称其“治头风痛,脑鸣,目泪出”。对于一些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头胀目眩、有着不错的改善作用。

野菊花性微寒,入心、肝经,可以起到清泻肝火、平补肝火阳的作用,对于一些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耳鸣、目赤有着不错的改善,同时它对经常熬夜,眼睛干涩,伴有口臭、心烦气躁的人群这时用一点野菊花可以把肝火给降一降。

钩藤性味甘凉,归肝经和心包经,可以熄风定惊、清热平肝。钩藤这个药性凉,主入肝经,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所以可以用于治疗肝火上攻或者是肝阳上亢的头胀、头痛、眩晕等症状。

钩藤这味药在我国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典名方天麻钩藤饮就有钩藤这味药。

草决明就是决明子,性味微苦,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等功效。

《中华本草》述其应用较为广泛,载曰:“清肝益肾,明目,利水通便。主治目赤肿痛,羞明泪多、青盲、雀目、头痛头晕、视物昏暗、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习惯性便秘。外治肿毒、癣疾。”

之前有位李先生,52岁,高血压有10年的时间,经常眩晕头痛欲裂,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口干舌燥,还伴有耳鸣、失眠。

详细辨证发现他舌红,苔薄黄,这很明显是肝阳上亢的表现。

于是给予上方4味加减为他开方,并嘱咐他要清淡饮食,注意休息,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患者服用一周后,头晕痛的情况明显减轻,血压下降;继续服用巩固一段时间后,诸症皆平,未见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讲究辨证,一人一方,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切勿盲目套用。

13 阅读:1793
评论列表
  • 2024-06-20 11:25

    肝在左?

  • 你写那么多。我只想问你 中医如何确定药量的 。第一 如果是根据症状。那么违反基本常识 吃的越多效果越大 那么就是中医没有追求最大效果。中医所希望的是明明一天可以治愈。非要十天半月治愈 这也就是中医所标榜的有良心有医德.这就是中医所謂的医者父母心吗。第二 如果中医的药量是因为毒副反应。那么中医几千年从没有毒副硏究。没有所谓安全有量。那么你吃多少会出现什么毒症状去那里看 第三中医还最爱说因人而异。体质不一样所以不一样 结果留下的几千年的方子一句和体质相关的话都没有。第四。药量是來自满啦。讲满字有最大量和现有量以及药转化率。现有量我们可以认为就是0。不需要知道多少 但最大量和转化率出自那里。第五。一说中医就说治好某某某。一说西医就是某某某没治好。一说治愈率就是中医不需要西医标准。最喜欢拿八杆子打不着的西医来证明中医是对的 第六。拿吃一碗就饱和杯水解渴。但忘记啦饱和解渴是在吃后才知道不是你吃之前就知道。你药量是在你吃之前定的。不是你吃后才定的。还有吃饱和解渴是一次性的等于的是你吃一次药就治好啦。问题是中医做到一吃而愈啦吗。最后。一个写几千年药量还说不出药量如何來的中医。那來脸皮说中医能治病

王玉民老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