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将消失的沙漠:面积比海南岛还大,80%沙漠已变成绿洲

佑渊爱奇闻 2024-05-27 00:42:26

曾几何时,毛乌素南部地区还是一片绿草如茵、羊群遍野的"塞外明珠"。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人口增长和战乱频繁,人们贪婪索取大自然资源,导致这片乐土日渐萧条,最终演变成一片荒芜不毛、黄沙飞扬的"沙漠之城"。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痛定思痛,决心将这片被吞噬的生机重新绿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毛乌素如今80%已变为绿洲,成为中国首个将要彻底消失的沙漠奇迹。

匈奴时期的"塞外明珠"

话说回到公元5世纪,毛乌素可不是什么沙漠,当时被称作"塞外明珠",简直就是游牧民族的世外桃源。

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等北方游牧民族在这里安居乐业,过着衣食无忧、马牛遍野的生活。

为什么这片区域会如此适合游牧生活?首先得归功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毛乌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和陕西黄土高原的交汇处,平均海拔在1100-1300米之间,气候凉爽,非常适宜放牧。

其次,这里草场广阔、水草丰美,还有永不枯竭的地下水源孕育出众多溪河,为牧民和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食饮。看,连当地蒙古语名"毛乌素"的意思就是"草原之地"哩!

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几十万匹骏马在绿茵场上奔驰,万头白羊遍布山坡,让阳光下的青草如同铺展的绿毡。这景象何其壮丽,难怪有人把这里称作"塞外明珠"了!

然而好景不长,美好总会被时光打磨。

赶场的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新草场被开垦,重复践踏造成植被衰退、水土流失,就这样,沙漠的种子慢慢在毛乌素播撒开来。

公元5世纪后,战火连绵,人们被迫大量滥伐林木以供军需,绿化面积不断减少。再加上气候变迁导致降雨量骤减,往日郁郁葱葱的毛乌素日益变得萧条。

到了唐朝,风沙现象已经十分严重。及至明清时期,沙丘更是蔓延到了延绥长城一线,朝野上下为此焦头烂额。

再往后,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乌素的沙漠化已经达到了顶峰。当时榆林市植被覆盖率只有可怜的0.9%,良田牧草约120万亩被黄沙吞噬,还有412个村庄完全被风沙掩埋。

周边地区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盐碱化、牧场沙化,居民们过着"每天吃二三斤黄沙"的生活。

总的来说,从绿洲到沙漠,毛乌素用了整整一千年。贪婪和战火是根源,气候变迁是助燃剂,就这样从"塞外明珠"变成了一片黄沙遍地、死气沉沉的"沙漠之城"。

用青春种树挽狂沙

1959年,一声令下,毛乌素治理工程就这样拉开了序幕。然而,面对这片方圆数万平方公里的黄沙之海,人们感到前景无比渺茫。

毕竟,在那个年代科技条件极其落后。没有机械挖掘,没有卫星遥感,更别提大型喷播造林了。人们只能靠双手和意志,一棵一棵地把树苗培植在流沙之间。

很多人看不到希望,但也有一些年轻人怀揣梦想,挺身而出。他们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逆沙"史诗。

最著名的当属"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这个从井下矿坑摇身一变成为治沙英雄的普通人,用40多年的时光打磨出了一段传奇。

1959年,24岁的石光银毅然决然辞去了体力工作,加入了毛乌素的植树大军。为了种树,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一开始,周围人都认为他这是"穷凶极恶"。果不其然,很快石光银就陷入了债台高筑的困境。最惨的时候,他的债务高达1000多万,几乎无法回天。

可是,石光银并未气馁,反而发愤种下了更多树苗。对他来说,每一株树木都如同自己的骨肉。他视之如命根子,决不允许有半点闪失。

1989年的一个夏天,石光银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悲伤。独子意外车祸离世,年仅26岁。作为父亲,这无疑是莫大的打击。

然而,正当亲朋好友万分伤痛之时,石光银却安然自若。他只字未提痛失爱子,3天后就投身到了工作中。后来有人问起,他只是平静地说:"只要有树在活着,我儿子就还活着。"

从那以后,石光银如痴如狂般地把心血全部浇灌在了治沙造林事业上。40多年来,他亲手种下了5300多万棵树,带领群众在毛乌素筑起一道长达100公里的防沙绿色长廊。

如今,石光银已经年过古稀。但他一如既往地奋战在毛乌素林海之中,用双手呵护着每一寸生机。而他的孙子辈也步步循着祖父的足迹,踌躇满志地加入到这场与大自然的绿色接力中。

和石光银一样,年轻的"补浪河姑娘治沙连"同样用青春书写了励志的传奇。

这支由380多名平均年龄不过18岁的姑娘组成的"女子民兵"连队,就驻扎在风沙最猖獗的补浪河地区。多年来,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治沙的重任。

那时的补浪河地区就是一片"黑风口"。沙尘遮蔽天日,野草无法存活。可这些年轻的姑娘们从未退缩,顽强地扎根在这片黄沙之地。

她们白天用简陋的工具一点一点推平沙丘,到了夜晚就用身体遮护树苗,预防风吹沙埋。就这样,她们用双手和汗水一砖一瓦地铺就绿色的希望。

数十载过去了,当年那些年轻的姑娘如今也纷纷步入人生的最美好年华。但无论身在何处,她们总会时常回想起那段与风沙并肩作战的岁月。

我们姑且把她们称为"黄沙战士"好了。40多年里,这支"补浪河连"共推平了800多座沙丘,修建了35条防风固沙带,在这片荒漠之境孕育出一个接一个碧绿的绿洲。

如今,虽然"姑娘们"的头发已经渐渐斑白,但她们仍然奋战在第一线,用生命之河浇灌着毛乌素重生的希望。每每看到曾经的黄沙之海变成了绿色的林海,她们就会满怀喜悦和自豪。

除了这些闻名遐迩的"英雄",还有更多默默无闻者用一生诠释了"逆沙"精神。

殷玉珍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一名普通的农妇,她立下了"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让沙欺负死"的豪言壮语,并一口气与丈夫共同在毛乌素种下了200多万棵树。

这对夫妻用30多年的时光,在毛乌素修建了5万多亩的防风林带。不仅如此,他们更是凭着一股子"逆沙"的韧劲,在黄沙之中硬是开辟出3条简陆公路。这些道路如同绿洲间的生命线,至今仍在为当地村民服务。

殷玉珍走过了多少路、吃过多少苦,不算多,只有一点:她活到老,扎根在毛乌素这片热土上,护佑着点点滴滴的生机。

只要还有一口气,她就会与这片土地生死相依,用命去爱护自己的"儿女"——那一棵棵参天大树。

在这支"逆沙"英雄大军的努力下,加上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政策支持,如今毛乌素已经有80%的面积焕然重生,化身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

沙变林、林变海

通过60多年的艰辛付出,毛乌素真正实现了从死地反生的"绿色奇迹"。这一切都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见证:

现如今,毛乌素治理沙漠的造林面积已经高达63万亩,占整个区域的80%,远远超出预期。

更令人振奋的是,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1%以上,在整个4.22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一片"林海"环抱。

黄河每年输往榆林的泥沙量也从5亿余吨骤减至不足1亿吨; 当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荒漠逆转率达到每年1.62%,沙尘天气也从20多天减少至10天以内;

对比往日"吃黄沙"的民不聊生,可谓日新月异、焕然一新。

实际上,如今的毛乌素已经很难让人联想到曾经的"沙漠之城"了,正符合着联合国专家的赞誉:"在毛乌素治理方面,中国值得世界致敬!"

有趣的是,如果把所有新种植的树木按一米间隔排列,竟然能绕地球赤道54圈之多!

怪不得最新卫星云图显示,地球绿化面积较之前增加了5%,其中我国贡献了四分之一,毛乌素就是拯救"绿色地球"的中坚力量之一。

向百分百绿洲进军

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毛乌素的绿化征程并未停歇。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不仅需要森林,还需要河流、湿地、动物等多种生态要素的共生共荣。

所以,即便目前毛乌素80%的面积已经重现生机,但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绿洲化进程,直至实现毛乌素100%的生态化。

比如说,虽然流沙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水土保持能力并不理想。我们需要大规模增加植被的密度,通过涵养水土,重现往日"水草丰美"的景象。

还有,要在绿色长廊间建设防护林、灌丛等过渡生态带,为野生动物的返回提供通道,重建一个完整的毛乌素生态圈,让百兽归乡、虫鸣鸟叫再现"塞外明珠"的生机盎然。

只有这样,毛乌素才能切实成为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万物有据的真正"绿洲",让久违的生态文明重放光彩。

当然,在不断修复生态的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大自然、合理利用资源,避免重蹈覆辙。比如适度发展毛乌素的生态旅游业,向世界展示这个"中国第一消失沙漠"华丽转身的非凡历程。

这不仅是对所有"逆沙"英雄最好的致敬,更是向子孙后代阐述了生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让他们认识到"尊重自然、热爱家园"的重要意义。

毕竟,人类只有一个家园,那就是美丽的地球村。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坚信,只要我们永怀赤子之心、坚持发展生态文明,地球村就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中国“治沙劳模”殷玉珍:在沙漠的39个春天

中国新闻网:陕西绿色版图中的“她”力量:青春覆黄沙 绿洲久绵延

央广网:陕西榆林治沙造林有效抵御毛乌素沙漠南移 林木覆盖率由0.9%升至33%

0 阅读:0

佑渊爱奇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