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即巅峰的小灵通,为何突然便销声匿迹了?

北街老酒 2024-06-09 18:06:01

在电视连续剧《飙升》中,高启盛带着一个小灵通找到了他的兄弟,为高家的商业帝国打下了第一根桩。几年后,高启盛屯有数十万个小灵通。然而市场发生了变化,白送都没人想要。为了填补这一损失,他选择贩毒,使高家在犯罪路上越走越远。

虽然情节是编辑的,但背景是真实的。在21世纪,许多人使用小灵通,但只有十多年后才被淘汰,现在完全看不见了。虽然很多朋友都经历过,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小灵通突然死亡,甚至不知道他和手机有什么区别?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信行业开始了重大改革。改革前,中国所有电信服务均由邮电部电信总局提供。改革后,市场被分为四大熟悉的运营商和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获得了无线通信许可证和提供手机服务的资格,而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没有这样的许可证。他们只能提供固定服务。

20多年前,固话的发展速度远低于手机。从1990年到2000年,手机业务增长了4619倍,这是固话无法比拟的。电信和网通,看着另外两大巨头赚了很多钱,于是想找机会干预这个市场。

一位电信干部访问日本时,他发现当地有一种叫做穷人手机的特产。仅从外观上看,它与同时代的手机没有什么不同。它有屏幕、键盘和类似的用途。它可以留在身上,随时打电话。而且电话费相对便宜,机器本身的价格也很低。

日本的穷人手机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小灵通。它的全称是个人手持电话系统。干部想知道如何降低穷人手机或小灵通的成本?他得到的答案是,小灵通道的发射功率和频率与真正的手机不同。

简单地说,真正的手机发射功率相对较大,他的电波可以飞到几公里到几十公里,飞到远处的基站基站,然后通过电缆传输数据。无绳电话是让主机连接电话线,放在固定位置,话筒你可以拿十米以上的距离不是大问题,但你太远会失效,因为两台机器的发射功率相对较小,远不能收到信号,所以本质上是固定的。

而小灵通其实就是超级魔改版无绳电话,无绳电话的固定主机是私人的。在家里,现在主机已经成为公共的,所有的小灵通都可以连接到外面,发挥类似于基站的作用。与无线电话相比,小灵通还具有切换主机的功能。用户将其带出主机的信号传输范围,并自动连接到另一个靠近主机的信号传输范围。

基于上述原则,只要运营商使主机更多、更密集,信号覆盖范围足够大,小灵通就可以在这个区域自由移动,边走边玩。由于发射功率相对较小,使用原始固话网络,小灵通本身及其基站成本低于手机,因此非常实惠。

然而,低成本只是一方面。对于电信来说,小灵通最吸引人的一点是它使用固话网络,这可以说是固话业务的延伸。它可以巧妙地绕过许可证的限制,在手机碗里抢食物,这么好的商机不容错过。

因此,电信找到了一家名为UT斯达康的制造商,要求他们将小灵通技术引入国内相应的生产用户,电信负责将小灵通连接到固定电话网络。1998年,电信正式启动了小灵通业务,并在浙江进行了试点。

小灵通的资费标准是月租20元,通话费0.2元/分钟,单向收费,接听不需要钱。当时手机的资费几乎是小灵通的五倍,是双向收费。另外,小灵通本体的价格也很低。几百块钱的手机和几千块钱的手机相比,堪称卷心菜的价格,所以生意一落地就很受欢迎。

如果大家看剧够仔细的话,就会发现高启胜提到了浙江试点这件事,不过剧里的时间线是2000年,试点了两年时间还没推广到京海,老高还能做当地头一家代理商,听起来有点不合。这并非剧情设定有问题,而是小灵通在浙江试点之后遭遇了巨大阻力,没有马上全国推广。

这个阻力来自移动和联通,这哥俩发现小灵通来场生意之后,直接到上级主管部门那里告状,电信也不甘示弱,跟主管部门强调,小灵通用的是固话网,本质就是移动距离远点的无绳电话罢了,所以不算无牌照经营。

众所周知,这些都是国有企业的背景。对于主管部门来说,手掌和手背都是肉,所以小灵通的定性问题变成了一场漫长的争吵。争吵期间,小灵通业务暂停,直到2000年6月,主管部门才作出最终裁决。认定小灵通是固话的延伸和延伸,相关业务无需移动通信许可证即可解禁。

消息一出,各城市的电信营业厅和手机店就争相引进小灵通,到处都挂着广告。网通看到反响不错,很快就开始了小灵通业务。到2005年,中国有8000多万小灵通用户,发展速度飙升。

UT斯达康作为小灵通的主要制造商,也赚了不少钱,年收入近26亿美元,成为全球it行业百强企业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运营商排队给UT斯达康的领导送礼,以获得小灵通的货源。即使是不买小灵通的人也尝到了甜头,因为移动和联通在他的压力下不得不大幅降价,留住了很多用户,甚至低至50%的折扣,免除了接听费。

小灵通在中国特殊环境下颠覆市场,造福用户。看来情况很好。很多人没想到他的首次亮相是巅峰。2008年以后,电信和网通对小灵通的建设投资大幅减少。2009年,国家要求小灵通逐步退出网络,然后运营商停止扩大新用户,开始拆除基站。2014年,中国最后一个小灵通基站关闭,正式宣布死亡。

小灵通被淘汰的速度和它崛起的速度一样快,到底发生了什么?部分原因是技术路线本身有限。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小灵通的发射功率相对较低。为了覆盖足够大的信号范围,必须密集安装。基站在城市里还可以。毕竟,用户很多,但在人口相对稀少的郊区农村地区,如此密集的安装是不值得的。因此,只要小灵通发出主城区的信号,就特别差,基本上等于失去联系。

即便在城里,小灵通的信号也很难称得上好,因为它功率低,对建筑物的穿透能力不足。中国的城市清一侧钢筋水泥,其结果就是拿着小灵通站在风雨中,左手换右手还是打不通。

但这不是最关键的原因,毕竟这些问题,只要愿意花钱,多多少少能改善。坏就坏在运营商不想折腾了。2008年,中国电信也再次改革重组,电信拿到了梦寐以求的牌照,而网通则与联通合并为一家,变相获得了许可,当几大运营商都可以搞手机业务的时候,作为临时替代品的小灵通就注定被抛弃。

某种意义上来说,小灵通算是自杀,就是因为他给电信,网通带来了数千万的用户,让他们有了跟另外两个巨头讨价还价的筹码,最终在重组后拿到手机业务的入场券,小灵通本来还可以慢性死望。但不巧的是,他使用的频段恰好和2008年后要推行的3G技术冲突,为了避免3G信号被干扰,小灵通提前敲响了丧钟。

很多用户其实也没反应过来,自己真金白银买的小灵通没用几年就要报废了,这损失咋办呢?没办法再享受实惠的资费,咋办呢?因此,很多用户都不愿意退网,跟运营商产生纠纷,最后甚至闹上了法庭。

这么一拖,原本国家要求2011年就全部退网,拖到了2014年才完成清退。以今天的眼光,可能很难理解当初人们对小灵通这种留恋,甚至听起来有得好笑,但你听完了小灵通的故事,应该能明白,它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技术有多先进,而是它成了市场的搅动者,让消费者获得了实惠。

0 阅读:43

北街老酒

简介:简简单单的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