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篇:怀念那个“破坏式创新”的年代

亦巧看房产 2024-01-04 02:51:00

大家好,我是大嘴。

2023年1月份,蚂蚁集团发生了一系列变更,实际控制人马云的投票权从53.46%下降到了6.208%。

2023年12月份,央妈同意支付宝(中国)变更为实际控制人。

这意味着,支付宝正式从以往的马云说的算,变成了各大股东互相制衡,没有哪一家独大,没有谁能直接说了算的公司。

至此,作为蚂蚁集团核心资产的支付宝股权改革,到此尘埃落定。

NO. 1|壹

作为普通消费者,其实很矛盾,既怕央妈不管,又怕央妈管得太多。

蚂蚁金服当年以几十亿的本金,撬动了几千亿的杠杆,而支付宝的触角已经关系到千万家商户和个人,妥妥的国民级应用。

如果蚂蚁金服到国外上市,被国外资本控制,则直接影响到国内的经济稳定。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大概也是这句话触动了既得者的利益,然后蚂蚁金服被监管重拳出击。

当然大嘴也不相信蚂蚁金服为代表的资本就是安了好心,资本是嗜血的,是要赚钱的,还得赚大钱,但又想要披上道德的外衣,被重拳出击不冤枉。

以现在支付宝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直接取缔已经不现实,以马云为首的管理层退出,变成无实际控制人,实则由央行控制,或许是最好的出路。

小儿无罪,怀璧其罪,支付宝携自身的影响力为重,想要绑架国内的商户与消费者,与银行对抗,本身就有点自不量力。

从马云后来的人设崩塌来看,在他创业初期与其他互联网公司要么搞游戏,要么搞竞价对比,他的那句“为中小企业服务”实实在在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经济发展补充了动力。

但后来,就如同很多故事的套路一样,当年的屠龙少年终究成了恶龙,把开除员工美化成向社会输出人才,把996的剥削说成是对年轻人的福报。

当身处高位久了,功成名就,周围的人说的都是好听的话,于是就膨胀了,这位新型的互联网创业家不知不觉变成了老一辈企业家一样的爹味了。

罗永浩曾经评价他的前老板,新东方的俞敏洪:你把教育做成一门生意,想赚点钱,这无可厚非,但是还想要把这门生意披上道德的外衣,那就有点过了。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大嘴思想觉悟还是可以的,格局拉高,咱得站在国家层面,因为在多数时候,只能选择相信央行,而不会相信资本家的良心。

NO. 2|贰

回首过去,梳理下支付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在支付宝之前,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被银行的傲慢所怠慢过,我们可以吐槽马云的一些行为,但也得承认支付宝给生活带来了多大的便捷。

当年没有支付宝前,网购和出门带一部手机就够了,这种生活是不敢想像的。

当年银行和线上平台之间的转账提现,有时候要1-2天才到账。最快也要2小时。

那个时候银行非常傲慢,几乎是不待见线上的支付,甚至有大银行联合起来要求封杀线上支付。

是支付宝找一家家小银行单独谈,单个突破。

那些理财 基金啥的,完全看不上小基民这50、100块钱的,扫码支付更是想都没想过是什么?

当年余额宝因为收益比银行高,银行甚至出来跟支付宝开撕。

当年到了发工资的日子,各ATM就开始排长队等着取钱。有时候还碰到,AMT钱被取完了或者机器坏了,队白排了。

转账也是在ATM上操作,转完账就回去等,1天、2天、天等着,着急了就打电话问银行钱怎么还没转成功?

那些年支付宝倒逼银行做出了很多改变,这些改变和进步非常不容易,支付宝当年甚至承诺,出了问题支付宝全额赔付。

银行多少年搞不定的用户、小企业信用问题,支付宝可以做得非常好。不得不说,支付宝那些年确实做出了很多创新。

那是一个宽松环境下民企才有的“破坏式创新”,而这个创新并不是“理所当然”必然会发生的,毕竟像印度 越南 俄罗斯 新加坡等等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并没有出现。

它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现在支付宝它慢慢要变成一家“国有”属性的企业。也许以后它会跟银行很像,做着四平八稳的业务。

我会怀念、感恩,那个“破坏式创新”的年代,那个企业前进一小步,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0 阅读:14

亦巧看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