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打响反击第一枪,为何中国反制将是疾风骤雨?德意争相访华

佑渊爱奇闻 2024-06-22 08:39:36

在欧洲大陆,一场贸易大战的硝烟暗自升起。一切是从欧盟单方面宣布对华加征电动车关税开始的。

这无疑是给中欧两大经贸体量猛扔了一颗"重磅炸弹",导火索就此被点燃。

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态升级,让这场贸易战的阴云开始在欧亚大陆上空肆意蔓延......

欧盟对华加征关税

6月12日,在G7峰会的前一天,欧盟委员会突然公然对外宣布,将从7月4日美国独立日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高达38.1%的关税。

这个时间点的选择,用网友的话说就是"离谱"。它无疑是在向美国摇旗呐喊,表现出了欧盟在这场对华贸易战中的"拥趸"身份。

而7月4日这个日期,则是为了给拜登政府这位"主心骨"献一份大礼。

然而,欧盟自己可就没这么"高兴"了。事实上,这次对华加征电动车关税完全是出于政治操纵的结果,与理性经济决策没有半点关系。

根据查阅的资料显示,去年年底欧盟就开始对中国电动车企业展开反补贴调查。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正是马克龙的"铁杆儿"——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这位被美国人当作"代理人"的欧委会主席,一直在为法国政府的利益服务。

马克龙想要拿中国做"筹码",跟美国在贸易等领域的博弈中占据一些上风。于是,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就成了法国必须紧握的"对华底牌"。

除了遵从法国的政治意志,欧盟对华加征关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为了保护本土的汽车产业。

法国汽车业一直落后于德国,在中国电动车对欧洲市场的冲击面前,法国人根本就扛不住。

所以,这次加税其实是一种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只不过,欧盟自诩为"自由贸易的捍卫者",在对外宣传时总要把这种做法包装成是为了"维护公平竞争"。

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

对于欧盟的这种"保护伞"做法,中国电动车企业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分别高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可以说是达到了国内发展的顶峰。

这样的数据,直接导致了欧洲传统车企的"噩梦"。

这话一点都不为过,因为从1885年第一辆汽车问世至今,传统车企已经在这个领域"打拼"了近140年。

而中国电动车企业的崛起,无疑是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这种祥和的竞争环境被直接打破,各大车企开始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肉疼"。

这就是为什么如今汽车行业的价格波动如此之大的原因。面对中国电动车的狂飙突进,各国都在想办法通过征税等手段,来为本土车企遮风挡雨。

当然,单单征税是绝对无法阻挡中国电动车的步伐的。因为物美价廉是我们的当家绝学,这就注定了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都将占据绝对优势。

比如在南美和东南亚市场,中国电动车的销量就在持续高涨。今年前4个月,在巴西的销量就达到了4.8万辆,是去年同期的8倍之多!而印尼也已经正式对中国电动车开放市场。

所以,欧盟这次的关税壁垒不过是一种自我麻痹,并不能真正阻挡中国电动车在全球的发展步伐。

中国的反制措施

面对欧盟的"无理闹剧",中国政府的反应自然是坚决反制,以维护国家利益。当欧盟的加税计划一经对外公布,中方就迅速释放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强硬信号。

按照惯例,中国可能会先就此事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不过,舆论普遍认为,中方的反制措施绝不会仅限于此。果不其然,中国很快就露出了"杀手锏"。

6月17日,在欧盟宣布加税的短短5天后,中国商务部就打响了反击的第一枪。决定自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其副产品展开为期一年的反倾销调查!

这一反制措施无疑将对欧盟造成沉重打击。

因为2022年,中国从欧盟进口的猪肉及副产品就高达30多亿美元。其中,西班牙是中国最大的猪肉进口来源国。

一旦中国对欧盟猪肉实施反制,那么欧洲养殖业和相关产业链都将遭受重挫。届时,欧洲猪农们可就要"哭爹喊娘"了。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人对猪肉的"食用率"远高于欧洲人。我们不但能吃下他们不爱吃的猪耳朵、猪蹄等部位。

所以,如果中国彻底断绝欧盟的猪肉供应,那就相当于切断了欧洲养猪业的命门。

届时,欧洲人只能痛苦地看着自家的"香香猪"被活活饿死,想哭都没有眼泪了。

而且,中国的反制措施还远不止于此。商务部透露,中方还将考虑对欧盟乳制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对欧洲出口的白兰地等酒类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

这无疑将进一步打击法国等重要农产品和酿酒出口国的利益。看来,中国这次是要让那些"跳得最高"的国家好好尝尝被"反制"的滋味了。

欧洲各国的反应

中国的这一系列狠招,立即就让欧洲阵营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因为每个国家的利益诉求都不尽相同,面对中方的反击,他们的反应也是喜忧参半。

德国无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作为欧盟的经济发动机,德国在这次对华加征关税的决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德国汽车业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和生产基地。一旦中德关系出现裂痕,德国汽车业必将遭受重创。

更糟的是,由于俄乌冲突等因素,德国工业体系已经饱受重创。如果再遭到中方的反击,德国工业的"寒冬"可就更加漫长了。

所以,在中方释放出将对欧盟猪肉等产品采取反制措施的信号后,德国政府立即行动了。

6月19日,德国副总理哈贝克就宣布将访华,就加征关税一事与中方展开"激烈磋商"。

不过,德国官方表示哈贝克此行并非代表欧盟的立场。他只是以个人身份,试图缓解因关税政策而引发的中德经贸摩擦。

从这种表态中可以看出,德国正在暗中寻求削弱甚至完全推翻欧盟的关税决定。因为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对德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作为欧盟核心成员国,德国如何在欧盟和中国之间权衡平衡,这确实也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与德国相比,意大利的态度就更加"临时工"了。

作为本届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意大利在峰会上不但支持了针对中国的强硬立场,还积极推动了欧盟加征关税的决策。

但是,当中国宣布对欧盟猪肉展开反制后,意大利政府的态度就迅速"变卦"了。

梅洛尼突然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意大利政府已经开始筹备访华事宜,她计划在未来几周内正式访问中国。

这个表态的时机实在是太敏感了。很明显,梅洛尼正在为意大利的对华政策进行一番新的权衡。她希望在平等竞争的前提下,与中国保持沟通。

从梅洛尼的表态中可以看出,意大利正在寻求一种在中美两大阵营之间的平衡之道。毕竟,作为欧盟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同样深深依赖于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

一旦中欧贸易战彻底爆发,意大利的农产品和奢侈品出口都将遭殃。

所以,梅洛尼此次突然"变脸",很可能是出于对意大利经济利益的考虑。她希望通过访华,来缓和欧盟政策对意大利经济造成的冲击。

当然,梅洛尼这种"临时工"的做派,也让网友们纷纷吐槽:"欧盟一言堂,意大利就是个临时工;中国一反制,意大利就翻脸无情。"

不过,相比德意两国的进退维谷,法国政府的处境就更加别扭了。作为这场贸易战的"始作俑者",法国本来就是中方这一轮反制的重点打击对象。

结果,中国的反制措施并没有按照法国人的"剧本"来,朝着欧洲汽车产业下手。而是直接切中了法国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命脉。

眼看着中法两国刚刚达成的扩大猪肉出口的协议就这样夭折了,法国人自然是又惊又怒。毕竟,谁都没想到,自己亲手竖起的贸易壁垒,最终会把自己给绊了一跤。

所以,当中国释放出将对欧盟酒类产品展开调查的信号后,法国人顿时傻眼了。没想到,中国的反制措施会如此精准,直接击中了法国最重要的经济命门。

欧盟的困境

从欧盟各国的反应可以看出,它们面临的困境是何等严峻。这次对华加征关税的决定,已经让欧盟内部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从表面上看,欧盟这么做或许是为了保护本土汽车产业。但实际上,这种保护主义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欧洲车企面临的挑战。

相反,它可能会进一步削弱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全球竞争力。

因为一旦与中国发生贸易战,欧洲车企就将失去在中国这个重要市场的份额。而且,据统计,欧盟向中国出口的大排量汽油车金额,远远超过了中国对欧的电动车出口额。

所以,如果中国真的对欧盟大排量车采取对等反制,那欧洲汽车产业可就要吃不消了。

到时候,那些曾经趾高气扬的德国"铁甲"们,只能干瞪眼看着自家的"大狗子"被人挖走了。

更糟的是,欧盟这次的关税冒险还可能影响到双方在绿色能源转型方面的合作。众所周知,当前全球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期。

而在这个过程中,欧洲可是对中国生产的绿色产品"爱屋及乌"的。

如果欧盟真的一意孤行,与中国渐行渐远,那它在实现绿色转型的道路上就将万分艰辛。届时那些环保主义者可就要哭晕在"碳排放"的阴霾中了。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并未完全将大门关上,而是通过接受德国副总理和意大利总理的访问,展现出了继续与欧洲各国保持沟通的意愿。

总的来说,中国的这一系列应对举措,无疑展现出了在处理这场贸易纷争中的"武德充沛"。既维护了国家核心利益,又为中欧关系改善留下了余地。

结语

当前,中欧之间的贸易纷争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双方接下来的举措,将决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继续升级,还是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对于欧盟来说,坚持走贸易保护主义这条路,无疑是一条"死胡同"。它不仅无法真正保护欧洲汽车产业,反而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经济损失,并加剧欧盟内部的分歧矛盾。

保持与欧洲重要国家的沟通渠道,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或许是一个更为明智的选择。因为无论如何,这场贸易纷争都昭示着全球经贸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迁。

所以,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盟,我们都应该珍惜彼此手中的"和平饭票"。因为在这场没有赢家的贸易战中,唯有理性克制与合作,才是化解矛盾、共创繁荣的正确之道。

信息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国家发改委:市场竞争锻造中国新能源汽车竞争力

澎湃新闻:中国电动车在南美大卖巴西市场最火爆:今年前四个月销售同比增8倍

财联社: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央广网:中国业界申请政府对欧盟乳制品和猪肉展开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商务部回应

财联社:「早报」欧盟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外交部商务部发声;美《生物安全法案》立法存变数?相关公司回应

观察者网:德副总理被曝下周将赴中国,德媒:预计会“激烈磋商”

观察者网:G7峰会结束后,意大利总理:计划在未来几周内访问中国

0 阅读:0

佑渊爱奇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