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要的,中国没有给?外长刚结束访华:就对中国汽车加税40%

佑渊爱奇闻 2024-06-13 12:46:36

5月底,在中土关系暖意渐浓之际,土耳其外长费丹不期而至,应约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

从表面上看,这位土耳其外长的确是竭尽全力释放出友好信号,试图拉近与中国的距离。

令人惊讶的是,就在费丹访华后不久,土耳其政府突然对中国汽车业亮出獠牙.

在6月8日宣布自7月7日起对所有进口的中国汽车征收高达40%的惩罚性关税,并规定每辆车征税不得低于7000美元。

这个决定无疑让两国之间才燃起的合作火苗顷刻熄灭,费丹刚刚访问时营造出的热络气氛也瞬间消散。

更令人费解的是,此举的时间节点实在太过敏感,仿佛是在故意挑衅中国的耐心。

难怪会有人将其比作"拿着钱再打人"的老把戏。诚然,如此反复无常的行为,对于一个政治家而言未免太过无耻和不专业。

但对于习惯了"两面三刀"的土耳其而言,这种"翻脸"可能早就在其国策中预谋已久。

事实上,在采取这一举措之前,土耳其当局很可能已充分估算过后果,并做好了应对的打算。

他们或许是在故意向中国发出一记"重拳",试图从中撬开更多的利益空间。

更有迹象表明,土耳其此举很可能是在效仿美国和欧盟的脚步,配合他们共同遏制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步伐。

因为就在土耳其公布这一决定之前,美国和欧盟已经先行对中国汽车业发起重击。

4月2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和车辆征收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5月15日,欧盟也表态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

两大西方阵营对中国汽车业的围堵可谓是蓄谋已久。

很明显,土耳其紧跟在美欧后面对华发难,其根本动机就是在向两大阵营拼命示好,迫切寻求它们的欢心。

因为一直以来,土耳其都憧憬着能够加入欧盟这个"主流社会",但却屡屡碰壁,连续数十年的努力未果。

事实上,围绕着与欧盟的关系,土耳其一直在上演一出又一出令人费解的"讨好游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土耳其就已正式向欧盟提出加入申请。

但由于该国在民主、人权、法治等方面长期存在严重问题,再加上欧盟内部也存在分歧,使其申请迄今为止一直无法获批。

尽管如此,土耳其仍然不死心,屡次主动向欧盟伸出橄榄枝。

俄乌冲突爆发后,为博取欧盟支持其入盟申请,土耳其甚至拿出了"同意瑞典加入北约"作为条件,以此向欧盟释放出加入北约的"善意"。

然而,即便瑞典最终加入了北约,但欧盟对土耳其仍是暴风雨般的冷遇,再一次拒绝了其加盟请求。

面对欧盟如此"无理"的态度,土耳其终于看透了门路并不通畅,便将目光投向了影响力日益提升的金砖国家组织。

土耳其寄希望,能借助加入金砖之机,获得欧美主导的国际秩序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于是在访华期间,土外长费丹便试图向中国发出"求欢"信号,希望中方能够在金砖内部为其入盟护航相助。

但显然,中国对此表现得相当谨慎。作为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在许多与中国利益攸关的重大问题上,长期以来都持有不利于中国的立场。

比如在台湾问题上,土耳其军舰多次擅自穿越台湾海峡,公然"示威"向中国发出威胁信号。

面对这一劲敌,中国自然难以轻易相信土耳其的真挚诚意。因此,虽然费丹已竭力释放善意,但中方对于其助力土耳其加入金砖的呼吁,依然置若罔闻。

在这种情况下,土耳其突然对中国汽车业亮出獠牙,其动机就显得更加复杂和可疑了。

从表面上看,这一决定无疑是在保护本土车企的利益,试图限制中国品牌汽车在土耳其市场的扩张步伐。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汽车在土耳其可谓是赫赫有名,销量节节攀升。

根据土耳其媒体的报道数据,2024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公司在土耳其的销售量就高达3.8万辆,占据了8%的市场份额,比去年全年的6%有所增长。

这种势头,无疑给本土车企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威胁。

可以想象,在看到"肥肉"被中国车企蚕食的情况下,土耳其本土车企必定是捶胸顿足、急不可耐。

面对来自中国品牌的严峻挑战,土耳其政府自然也坐不住了,于是决定动用行政手段,借助征税来扼杀中国车企在本土的扩张势头。

其目标很明确,那就是避免让中国品牌把本国车企的"饭碗"彻底夺走。从这个角度看,土耳其此举确有其一己之私,充满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

不过,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土耳其此举背后还可能隐藏着一些更加阴暗的政治动机和算计。比如,这可能是其向中国施加压力的一种手段,企图逼迫中方支持其加入金砖国家组织。

从时间线上看,这一猜测并非空穴来风。作为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在许多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长期以来都持有不利于中国的立场,双方存在着难以回避的战略分歧。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很难轻易相信费丹的真挚诚意,不太可能会一口就答应支持土耳其加入金砖。

而就在费丹离开后不久,土耳其政府便突然对中国汽车业亮出獠牙,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想不引人遐思都很难。

这可能正是因为费丹的拉拢未能如愿换来中国的支持,土耳其于是决定走一条"另类"的施压途径,以极端行动向中国发出"警示"。

这种做法可以限制中国车企在本土市场的发展,撬开与中国谈判的筹码空间;也向美欧阵营释放出自己作为"铁杆盟友"的决心。

不难发现,无论土耳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这种不公平的做法都无疑会对中国汽车出口产生一定冲击。

一旦土耳其方面的40%惩罚性关税落地,这些出口车辆的成本将大幅增加,必将严重打击中国车企在土耳其市场的销售业绩。

当然,从短期来看,这种影响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但从长远角度分析,如果土耳其一味地通过不公平的贸易手段打压中国企业,势必会对中土双边关系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可能会动摇土耳其加入金砖国家组织的前景。

众所周知,金砖国家组织一向倡导维护公平正义、反对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而土耳其此举,无疑是一种赤裸裸的单边贸易保护行为,公然背离了金砖国家所奉行的多边主义原则。

如果最终被纳入金砖国家组织,土耳其很可能会因为此事在内部受到其他成员国的质疑和反对。

毕竟,金砖国家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代表,向来反对发达国家对本国企业实行歧视性做法,却难以容忍自己人也这样做。

因此,这场突如其来的"反华税"风波,无疑给土耳其今后的发展之路增添了新的障碍。

而面对土耳其的突然"反水",中国自然不能视而不见。毕竟,土耳其地处亚欧要冲,在中美欧大国博弈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其此番针对中国汽车业的做法,更折射出了土耳其在大国角力中"左右逢源"、投机取巧的小国心态。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应对这一事态时,必须坚持贸易自由化的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

无论是土耳其还是美欧,只要采取不公平不合理的贸易手段,中方都理应予以坚决回应,捍卫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正当权益。

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需要慎重评估土耳其加入金砖国家组织可能带来的影响。

毕竟,作为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立场会不会与现有金砖国家产生分歧?未来是否可能在组织内部制造新的矛盾?这些都需要中方与其他金砖伙伴国家进行深入研判。

如果土耳其最终加入金砖,那它就有责任遵守金砖国家所奉行的多边主义原则,摒弃之前对中国企业的单边贸易保护做法。否则势必会在金砖内部引起其他成员国的严重不满和反对。

当然,这只是目前来看,一个可能的情况。不排除土耳其此举反而会让自己的加入之路再次陷入僵局。

因此,在评估是否支持土耳其加入时,中国必须三思而行,权衡利弊,不能操之过急。

毕竟,西方遏制中国产业发展的陷阱还在继续,而且行径日趋狡猾阴险。

中国在应对这一事件时,也要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不能轻视土耳其作为地缘要冲国家的价值,但也决不能容忍其"赌场式"的投机取巧做法。

应该审时度势,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让步,同时也要灵活机动,防患于未然。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化解这场突如其来的"反华闹剧",避免被西方大国所牵制和利用。

信息来源

财联社:土耳其拟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40%关税 乘联会崔东树:中国车企应该能够克服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美国宣布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增至100% 专家:不会放缓国内汽车出口节奏

环球网: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土耳其如今对欧盟已经没有任何期待

土耳其驻华大使馆:土耳其外长访问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和喀什市

齐鲁壹点:土耳其外长在北京表态:希望加入金砖国家

环球网: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在即,欧洲多国激烈争夺中国车企建厂

0 阅读:0

佑渊爱奇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