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大怒,访朝前一口气撸掉4名副防长,一人直接被解除军籍

佑渊爱奇闻 2024-06-22 08:39:35

最近,一份来自莫斯科的特别通知把整个俄罗斯政坛搅得天翻地覆。

就在普京准备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时,他霍然发怒,一口气将4名俄罗斯国防部副防长革职。

其中还有一人被直接剥夺军衔!作为国家元老级人物,普京向来谨言慎行,如今竟然动了这等"杀手锏",可见内情非同小可。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勃然大怒?俄军是否真的出了什么严重问题?这场"雷霆行动"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被革职的副防长们都是谁?

说起这4位被"抛弃"的副防长,他们可都是俄军高层的"重量级"人物。

分别是尼古拉·潘科夫、鲁斯兰·察理科夫、塔季扬娜·舍甫佐娃和帕维尔·波波夫。

其中,潘科夫曾是国防部最有权力的第一副部长,还兼任国防部国务秘书;察理科夫同为第一副部长。

舍夫佐娃则是俄军文职最高级别的大将,一手遥控国防部所有财务大权。

至于波波夫,作为俄军10位副防长之一,他的军衔已是顶级大将,如今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狠手",硬生生被除去现役军人身份!

看来,普京是怀着什么天大的恩怨,才会如此狠辣。

引爆"人事地震"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那究竟是什么让普京如此勃然大怒呢?我们不妨从俄军自身的困境说起。

作为世界前三大军事强国之一,俄罗斯的军费开支一直居高不下,大约占全国财政预算的3.5%左右,可却长期被指内部管理混乱、浪费严重。

比如说,俄军每天在乌克兰前线的开支就高达9亿美元,远超政府预估的3.4亿,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而在乌克兰战场上,俄军的表现更是一直备受诟病,进攻缓慢、效率低下,甚至被乌克兰小鲜肉部队反复"虐杀",可谓是损兵折将、名不副实。

直到现在,俄军在乌克兰的作战目标也只能勉强维持占领区的现状,领土扩张几乎陷入胶着。

这种情况的根源,就在于俄军内部长期存在的严重腐败问题。

从上世纪80年代苏联时期开始,俄军体系内就渗透着层层贪腐网络,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到了俄罗斯时期,这个集团不但没有被铲除,反而沿袭下来,成为了俄军内部的"肿瘤"。

前任国防部长绍伊古虽然曾试图遏制,但收效甚微。结果,贪腐现象不断蔓延,严重影响了军费的正常投放和使用。

可以说,这次俄乌冲突无疑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战争一开始,俄军就频频露馅,各种低级错误层出不穷,让人怀疑其长官们的领导能力。渐渐地,腐败分子们的种种罪行也开始浮出水面。

比如俄军前58集团军军长波波夫就因倒卖用于筑防线的2000吨金属而被捕。

今年4月,负责俄军涉外军费的副防长伊万诺夫更是被查出收受大量贿赂,判处15年有期徒刑。

类似案例,接连曝光俄军内部存在的重重弊端。

扫清"门户",正视军内"烂摊子"

对于这局面,作为俄罗斯最高统帅的普京自然是睁不开眼睛的。

为了避免军费持续井喷,他唯有下定决心,把俄军这口"烂锅"狠狠刷一刷。由此,这场声势浩大的军中"扫帚行动"拉开了序幕。

首先,普京将前任国防部长绍伊古调任联邦安全会秘书等"虚职",彰显了对他失望的态度。

接着,他在今年5月任命前经济学家别洛乌索夫出任新一任国防部长,以期用"经济大脑"来纾解军费管理困境。

不过,真正的高潮还是在6月17日这一天。就在普京访问朝鲜的前一天,他突然亲自下令撤换了4名俄军副防长,向腐败分子痛下"猛虎之手"。

而从被撤换的人选可以看出,普京这一次是抱着决心要铲除"内奸"的。

撸掉的4人中,至少潘科夫、察理科夫和舍夫佐娃都与前任防长绍伊古关系密切,可以视为其子弟兵;更别提波波夫了,干脆被整个"革出去",罪行可见一斑。

在解职4名副防长的同时,普京还顺手调整了副防长编制,从原来的10名增加到12名,并且将这些职位交给了一批经济官员把持。

新任命的4人中,有前经济部副部长萨维利耶夫,有曾掌管军队基金的齐维列娃,甚至还有一位就是普京自己的侄女!

可见,普京是铁了心要用经济头脑来遏制军费开支外流。

要做到这一点,首要任务就是遏制贪腐,让军费能正常流向作战需求,提高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战斗力。

毕竟,普京在对乌克兰作战上可是"货真价实"地下了血本,又怎能容忍军费被"割韭菜"?

为战争继续做准备,乌俄对决难解难分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普京之所以如此决心把俄军的腐败问题彻底扫清,也有着更深层的考虑。那就是为俄乌持久战做准备。

其实早在4月份,乌克兰就已提出了大规模"反攻"计划,并迅速得到了北约多国的大力支持。

终于在5月,乌军发起了对俄军阵地的第一轮集中攻击,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

随后,乌军不断加大攻势,西方也在源源不断地提供军火装备,俄军在乌东地区的处境一度岌岌可危。

面对突如其来的乌军猛攻,俄军不得不进行阵地调整。不过,在普京的坚持下,俄军并没有后撤太多,而是选择了固守战略,顽强地死守着占领区。

与此同时,俄军也在补给线路上进行巩固,加大了从朝鲜等国家购买弹药的力度。

这些动作充分说明,普京是要与乌克兰军队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在他看来,俄军的潜力还远远没被挖掘透彻,只要从内部整顿起来,将腐败、浪费彻底扫除,那场面一定会完全扭转。

所以,眼下普京正在为俄军"充电蓄力"做准备。

等俄军从这场内部的"肃反"运动中走出来,一定会以崭新的姿态重振雄风,向乌军发起新一轮的反击,争取战争能以对俄有利的姿态结束。

当然,对于乌克兰和北约来说,这是个令人头疼的威胁。他们原本期望能够在今年乘胜追击,迫使俄军彻底后撤,结果现在却遇上了一个正在苦练内功的劲敌。

届时,如果俄军真的在普京刮骨疗毒的整顿下焕发出战斗力,那乌克兰就麻烦了。届时,乌军还得重新面临俄军强大的火力压制,说不定就会陷入两难困境。

未来充满变数

不过,即便普京的决心已经摆在明面上,要完全翻盘俄军的腐败困局并非一蹴而就。

或许从短期来看,前景难以乐观。因为俄军内存在着一股难以撼动的既得利益集团,长期腐蚀在体制内部,且与俄军上层存在巨大的利益关联。

严重的贪腐行为,就像蚯蚓钻进泥土深处,普京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扫除。所以,接下来俄军内部势必还会存在阻力。

大家都知道"富不过三代"这句话。俄军历史悠久,贪腐势力早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网,随着军阀们的世代更迭,他们的私利也不断膨胀。

曾有俄罗斯媒体报道,即便是绍伊古下台,依旧有大批手下军阀继续撑腰。这样的力量早已根深蒂固,想要一朝扫清可谓是痴人说梦。

还有一个现实原因,那就是俄罗斯的军事产业链条过于庞大,上下游环节纷繁复杂,要彻底铲除贪腐分子并非易事。

如果普京操之过急,不仅会引发新的动荡,还可能破坏原本的产业秩序,从而影响俄军的战备能力。所以,还是需要循序渐进,边战边整顿。

要知道,俄罗斯可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武器系统自主设计能力的国家之一。如今俄军正在经历重要时期,一旦在这个环节出现系统性错误,后果不堪设想。

小结

普京此次出手狠辣革职多名俄军高层,无疑是要扫清俄军内部长期存在的腐败问题,为俄乌冲突的持续打造一支干净利落的军队。

这场"扫帚行动"短期内或许会带来阵痛,但从长远来看,对于遏制军费外流、提高作战效率将起到重要作用。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要彻底扭转俄军的内忧外患局面并非一蹴而就。

俄军体制内部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贪腐分子遍布各个层级,想要把它们连根拔起谈何容易。

因此,接下来普京面临的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拔毒"之战,需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同时,在整顿内部的同时,普京也将继续加大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投入。一旦内部问题得到遏制,俄军的战斗力必将重现。

届时乌克兰和北约势必将陷入被动窘境,双方对峙将更加剑拔弩张。这场乌俄冲突暂时还难以结束,反而可能进入新的火爆阶段。

这场来自俄罗斯内部的"地震"绝非一阵疾风骤雨,而是一场席卷长河的洪流,其潮起潮落必将引发深远影响。我们拭目以待,见证这场俄军内斗的最后结果。

信息来源

新京报:普京签署命令解除四名国防部副部长职务

观察者网:俄第58集团军前军长因涉嫌诈骗被捕:涉嫌倒卖修筑防线的2000吨金属

环球时报:俄军每天要消耗9亿美元?

环球时报:普京签令:同时任命4名副防长

0 阅读:1

佑渊爱奇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