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玻璃结节的变化牵动人心,微浸润阶段是最好的治疗时机

戴纪刚的笔记 2024-04-20 08:59:57

今天这一篇分享,是让我感动了许久的一篇。整篇文字之中没有华丽的“推心置腹”,也没有华丽辞藻来表达治愈的快乐。只是简单的文字,将自己心路历程娓娓道来。其实很多时候,我期待所做的工作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每一位结友,不需要时刻关注是否存在,它会一直在那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释放。

说到磨玻璃结节的发展,这我们专门做过一篇科普,是关于《磨玻璃结节发展至浸润性腺癌过程和特点》,在文中我专门针对磨玻璃结节的发展进行了科普:磨玻璃结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肺原位癌→微浸润性肺腺癌→浸润性肺腺癌;1cm以下以磨玻璃病变为主的原发性肺癌中,主要为原位癌和微浸润性肺腺癌,这两类癌都属于“惰性状态”,生长缓慢。且这两类极少出现淋巴结和远端转移,手术即治愈。

所以当这位结友在说自己从不典型腺体增生“拖到”原位癌,三个月随访变成了半年随访,这里的我并不是很着急,因为病情还是处于一个非常可控的状态。但同时我也要给各位结友提个醒,针对随访,要严格按照约定好的时间段来进行随访。太早了看不出出结节的变化,且高频次(一年4次以上)的影像检查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性;太晚了可能不能及时地对结节进行管理,造成病情的变化。

最后,我想给各位结友道个歉,最近几个月以来,门诊量猛增,造成了一号难求。我有些自责,我没能完成结友们对我的渴求。需要加号的结友们可以在贴吧给我留言,我看到您的病情后会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给出合适的加号。无需为挂不着号而担忧,您带上信任,剩下的都交给我。

以下转自结友的分享:

23年7月体检后肿瘤医院几次电话让我去问诊肺结节切除手术。8月份我选择附一院复查。结果:8x5㎜,不典型腺体增生。医生建议3个月短期随访或者手术。是得谨慎对待磨玻璃结节。在百度搜索肺结节相关知识及权威医院医生发现了主任的科普,换着对于主任的信任。

结1

其他

一时间关注了主任。然后如饥似渴阅读学习主任之前的科普文章,对主任有了强烈渴望(可能各种心理,想都没想过去免费义诊的主任贴吧。)

附一院给了我3个月随访期,我每周日晚8时准时抢主任号,一直未抢到倒也无慌,就希望靠自己。然后呢?92岁老父老年痴呆更加严重,老母脑梗后突然失明,加上冠心病两次住院,长女我全职照顾。焦头烂额无暇顾及自己身体和抢号大事。

60岁的我累垮了:眩晕胸痛咳嗽痰中带血丝高血压顽固性寻麻疹……换得临时下岗休息。我需要的面诊!再次坚持周日晚八时抢主任号,有时直接进不了网页,有时明明看见有号,哦豁点不动了网页瘫了。几次因抢号失败急得嚎啕大哭,释放一种感觉上的委屈。

子女担心我结节小恶变大恶,我成竹在胸告诉之:不急不急,从不典型腺体增生到原位癌需要相当一段时间。3月随访不小心成了半年随访,24年3月新桥CT结果:7x6㎜CT值-349,新生物可能。

复诊医生一句话:回去考虑3月来手术。没多说也没多问。可以考虑3月,心里是宽慰的。凭自己丁点儿知识,感觉微浸润了吧?

心虚,不得不告知子女。子女急忙找多家代诊公司挂号,无一挂上主任的号。无奈子女强行给挂了另一医院另一权威主任号并签预住院单尽快手术。我还是希望去新桥把自己交给主任。自己又连续抢号2周无果。

想想从不典型腺体增生发展到微浸润仅半年时间,我相当畏惧害怕是小细胞肺癌,再拖下去会错过最佳手术时间,小恶变大恶是对自己生命严重不负责任。大半辈子都不愿意麻烦别人,我终下定决心走进主任贴吧发帖求助加号。

不曾料想主任贴吧是个温暖的大家庭:有帮顶的,宽慰的,祝好运的众多结友,还喜结好友小豪。能干的小吧主冷月老师辛苦地为众多贴友一一截图,解答一些结友疑问。主任百忙中看到了我给我留言:微浸润,可控可根治。主任慈悲给我加号面诊,感恩主任活菩萨,咱结友们的大救星。

诊室外患者爆棚,连保安都显得忙碌。

走过半年时光,我终于走到主任的面前:看到主任超负荷的疲惫,心里真不是滋味。心中酝酿过无数次的话,一字没出口。递上报告单后请求主任:我想录下音。

主任细看过CT影像说:早期肺癌微浸润原位癌,建议手术。我就一句:相信主任!主任豪爽:相信就约起。看到吴医生给我开的预约住院单有待床位2月。我马上担心自己是小细胞肺癌,深怕错过最佳手术时间,希望少等些时间。吴医生告诉我:排主任的太多,要早做就排x副主任你自己选。为主任而来,必须选主任。

私心里相当期待主任早些日子在我身上动刀子。

这些天,在群里时常看到志愿者团队从清晨到夜十一,二点都在为贴吧结友加号忙碌的身影,比如订旅店甚至坎价途径,比如交通比如到院资料比如面诊准备比如中途是否往返等等,事无巨小面面俱到,不厌其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一批又一批的帖友患者各如所愿,自然感受到志愿者们无私的奉献,自然会将这种大爱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志愿者老师们都是有家有室有工作的血肉之躯,也请保重身体。你们是一群可爱的人,你们是一群无私奉献的人。

这些天,最美的事:反复聆听主任的录音。

这些天,最多的热泪是因为感动。作为受惠患者,总想记点什么表达点什么,无奈缺乏文字修养,就这样唠叨又唠叨。

1 阅读:1240
评论列表

戴纪刚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