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消费者错误的认知总结

张燕康康 2024-06-12 13:03:40

做眼镜这么多年,自认为对于眼镜的理解比较深刻,本文盘点大家对于眼镜方面的错误认知。一定有你认为对的,其实是错的地方。

1)镜框戴着有高低是鼻托的原因。 其实是镜腿有高低造成的。

2)镜片戴着一只远、一只近是鼻托的原因。 其实是两支镜腿的外张角不同。

3)有医院的验光数据,哪配都一样合适。

验光数据不等于合适的配镜数据,配镜也不仅仅只有验光环节。其他环节不合适,依然会配镜失败。医院数据也不一定正确,部分医院存在敷衍验光的情况。

4)是非球面镜片,看东西就不变形。

非球的确是比球面好,哪怕是双面非球面依然存在周边变形的情况,好镜片仅仅是变形更少罢了。

5)钛的镜框一定比合金好。

钛的确是好材料,但是好的合金镜框质量依然可能远好于普通的钛架。

6)眼镜越轻越好。

眼镜的重量构成主要是镜片,特别是高度近视,太轻的镜框配上镜片很可能会“头重脚轻”往下滑。

7)度数高没关系,以后做手术就可以。

高度近视的危害在于眼轴太长,眼底发生病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手术仅仅是改变屈光状态,并不能改变眼底的问题。只能叫“摘镜手术”。

8)折射率越高,阿贝数越低

部分1.6阿贝数比1.56高,1.74比1.67高,1.71比1.74高。

9)防蓝光镜片就是智商税

长期、健康角度来看,长期累积的蓝光伤害并不能并排除。短期、舒适度来看,蓝光片的确有减少视疲劳的作用。

10)镜框坏了,可以拿旧镜片去找个镜框。

镜片本身近视、散光度数的确不变,但是瞳距、瞳高、散光轴位大概率会变,这也是部分人换了镜框戴不舒服的原因。

11)眼镜不舒服,只有度数或瞳距原因。

新眼镜不舒服,有太多可能的原因。比如瞳高、应力、面弯、前倾角、镜眼距、镜框变形、佩戴姿势、轴位偏差等等。

12)近视人群不会老花

任何人只要活得足够久,都会老花。这个和人长皱纹、白头发一样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晶体弹性变差,密度增加,导致调节功能下降,看近出现困难。需要戴更近的近视度数才能看清近处。

13)低度近视看近不戴眼镜更好

不戴眼镜看近的确少用调节了,但是消费者不知道双眼看东西还有眼位、融像、调节、集合等视功能问题。极少数适合看近不戴眼镜,比如近眼位内隐斜人群。

14)近视眼镜厚度可以预测出来

决定厚度的原因很多很多,根本无法统计。镜框大小、瞳距大小、度数高度、散光轴位、镜片中心厚度、镜片设计,都会影响最后的厚度。所以不是眼镜店人不愿意说,而是根本无法统计。不说才是负责的表现。

15)试戴的度数舒服,配完后也会舒服。

试戴镜片只是小小的一点点,并没有周边视野。而每个镜片的光学中心点成像是最好的,越到边缘成像效果越差。配镜后镜片大了,可能就需要适应了,专业人士的调整可以改善。

16)眼镜可以一直戴,直到坏为止。

眼镜建议2年更换,不管镜片是否磨损,镜框是否变形。否则镜片透光率会大大下降,影响视力健康。建议定期到眼镜店做保养、整形。

17)眼镜店配的眼镜不合适,只能重新买。

正规、售后服务合格的眼镜店,应该是无忧售后的。任何不舒适,眼镜店都需要解决,换过一次还不合适应该换第二次。无法解决的,应该垦。要不然售后和网店何异?买的就是服务。

18)好镜片就是品牌溢价,其实差不多。

好镜片的材料、设计、膜层三个方面的表现一定是更优秀的。好镜片带来更的视觉体验、不容易脏,长时间保持清晰、耐磨、好打理,紫外线、蓝光防护更好。消费者在自己预算内选择最好的镜片即可,也不建议勉强买自己感觉太贵的镜片。

19)太看重镜片好坏,忽略验配技术

好镜片仅仅是原材料,是半成品,好的镜片也要以验配科学为前提才能发挥优势。眼镜的价值体现在验配人员专业度上,而不能过于看重镜片的贵贱。网店无验配服务,无售后,所以便宜,这很合理。好镜片是锦上添花。

0 阅读:1

张燕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