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男子吃降脂药被送医抢救,怎么回事?告诫:吃药4事最容易错

老徐知识科普 2024-06-06 00:14:17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

“你最近有没有觉得耳朵有点问题?”医生王大夫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体检报告,对46岁的赵老二说道。

赵老二,花城一所中学的物理老师,最近总感觉耳朵里有嗡嗡声。他一开始以为是自己上课累了,没太在意。然而,这种耳鸣的情况持续了好几天,连带着头晕,整个人都不好了。于是,他决定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

体检报告显示,赵老二的胆固醇水平高得吓人。医生建议他马上开始服用降脂药,并结合饮食和运动来改善血脂情况。于是,赵老二按医生的建议,买了一大堆降脂药,想着健康是最重要的,不能耽误。

然而,吃了几天药后,赵老二的耳鸣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甚至开始出现胸闷、心悸的症状。他吓坏了,赶紧去了医院急诊。

王大夫看着赵老二苍白的脸,忍不住摇头:“你这药吃得不对啊!降脂药可不能乱吃。”

赵老二疑惑地问道:“那我该怎么吃?”

王大夫叹了口气,开始耐心地讲解起来。

第一错:擅自加量

赵老二本以为吃药就是吃得多好得快,于是每天吃的药量比医生建议的多了一倍。王大夫说:“药物都有一个安全剂量,超过这个剂量,不仅不会增加药效,反而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降脂药过量服用会导致肝功能损害,甚至引发急性肝衰竭。”

为了让赵老二明白这一点,王大夫举了个例子:“曾经有个患者,50岁左右,得知自己血脂高,自己擅自加大药量,结果因为药物过量引发了肝损伤,最后不得不住院治疗。”

第二错:忽视药物相互作用

赵老二服药前没有仔细看说明书,也没有告知医生他还在服用其他药物。他平时因为关节炎还在吃止痛药,两种药物一混,问题就大了。王大夫解释:“降脂药与很多药物都有相互作用,比如某些止痛药、抗生素、甚至一些草药,都会影响降脂药的效果,或者加重副作用。”

王大夫继续道:“有位患者,因为服用了降脂药和某种草药,结果出现了严重的肌肉疼痛和肾功能不全。所以,一定要告诉医生你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

第三错:饮食不配合

赵老二吃药时,认为既然药物能降脂,那自己就可以放开吃平时喜欢的高脂肪食物,结果不仅血脂没降,还因为油腻食物导致了消化不良。王大夫指出:“降脂药需要配合低脂饮食,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高脂饮食不仅会抵消药物的效果,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有一个老年患者,就是因为不控制饮食,虽然一直在服用降脂药,血脂水平却始终居高不下,最后还是因为心脏病住进了医院。”王大夫说道。

第四错:忽略体检和医生建议

赵老二以为吃了药就万事大吉,忽略了定期体检和复诊的重要性。王大夫提醒:“服用降脂药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血脂水平和肝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否则,可能会因为药物耐受性或其他原因导致疗效下降。”

王大夫继续补充:“有个年轻患者,刚开始降脂效果不错,但后期因为没有定期复查,结果药物剂量不足,血脂再次升高,差点儿引发心梗。”

接下来,王大夫对赵老二详细解释了降脂药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

降脂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起作用:

1. 抑制胆固醇合成:某些降脂药,如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酶,减少体内胆固醇的总量。

2. 增加胆固醇排泄:一些药物能促进胆固醇从胆汁中排泄,减少肠道吸收。

3. 降低脂蛋白水平:某些药物可以减少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药物过量是用药过程中常见的错误之一,降脂药过量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

1. 肝功能损害:降脂药在肝脏代谢,过量服用会导致肝细胞损伤,甚至引发肝炎。

2. 肌肉问题:某些降脂药,如他汀类药物,过量会导致肌肉疼痛、无力,甚至横纹肌溶解症,这是一个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

3. 肾功能衰竭:降脂药过量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功能下降。

药物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常见的影响包括:

1. 增加副作用:某些药物联合使用会增强彼此的副作用,如降脂药与某些抗生素一起使用,会增加肌肉问题的风险。

2. 降低药效:某些药物会干扰降脂药的代谢,降低其效果,如某些止痛药会影响他汀类药物的吸收。

3. 增加药物毒性:某些组合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增加毒性,如降脂药与某些抗真菌药物一起使用,可能导致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过高,引发肝损伤。

降脂药需要配合健康的饮食,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1. 低脂饮食:减少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2. 高纤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3. 适量蛋白质:选择瘦肉、鱼类和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避免高脂肪肉类。

4. 控制糖分: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导致脂肪代谢紊乱,应尽量避免含糖饮料和甜食。

定期体检和复诊能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疗方案:

1. 监测血脂水平:了解药物的效果,及时调整剂量。

2. 检查肝功能:监控药物对肝脏的影响,避免肝损伤。

3. 评估心血管健康: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状况,预防心血管疾病。

在听完王大夫的讲解后,赵老二深感自己之前的无知。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吃降脂药效果很好,而有些人效果却不明显呢?”

王大夫解释说,这与个人的体质、基因和生活方式都有关系:

1.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代谢水平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差异。某些人天生对降脂药的反应较好,而有些人则需要更高的剂量或不同种类的药物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2. 基因因素:研究表明,基因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人天生对某些药物代谢较快,而有些人则较慢,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3. 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对降脂药的效果有重要影响。那些坚持健康饮食和定期运动的人,药物效果通常较好,而那些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的人,效果则可能较差。

王大夫还提到,有一项研究表明,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降脂药物和剂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这种个性化医疗的理念正在逐渐普及。

最后,王大夫总结道:“降脂药的使用是一门科学,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体检,合理饮食和生活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自己的健康,科学用药,远离疾病。”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廖春梅.服用药物的8个误区[J].新农村,2018,(06):42.

0 阅读:2

老徐知识科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