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信仰的时候到了

亦巧看房产 2023-12-20 02:39:01

大家好,我是大嘴。

上周,中国房价最后的两座堡垒-北上,同时发布了新政,内容包含了新房、二手房的首付比例,贷款年限,贷款利率,以及普通住宅的标准等。

两座城市上一次调整购房政策是两个月前的“认房不认贷”,时隔两个月再次升级购房政策,似乎也证明了“认房不认贷”条并没有起到什么卵用。

过去的11月份,北京商品住宅成交规模为50.01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5.5%,同比下降12.9%。

截止今年的1-11月,北京商品住宅累计成交680.46万㎡,同比下降1.1%。

2023年1-11月,上海房地产销售业绩TOP20企业合计销售3919.73亿元,同比下降12.42%;销售面积TOP20企业合计销售694.7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16%。

中国最举足轻重的两座城市也开始愁卖房了。

北京和上海在国内的地位是不分伯仲的,经济地位而言,上海还应该算得上老大,把他们两个并列称为大哥好了。

这两座城市的吸引力同样也不分上下。在北京或者上海安家,是很多中国人的梦想。安家,自然就避不开一个买房的话题。

只要有钱,并且条件允许,在北京或者上海买房,是在北京或者上海安家的必要条件。

所以,理论上,北京和上海的房子是不存在供过于求的情况。

但是,现在,北京和上海的房子确实遇上了”滞销“的困境,而这种“滞销”又是多种因素构成的。

最近这两年的房地产市场信心防线层层被破,最开始是老破小没希望了,后来是三四线城市撑不住了,再后来买房就必须得是一线城市了。

叠甲、被破、叠甲、被破,最后只能再加码。

后来说法又变成了什么?

只有一线城市核心区能保值,再到后来,只有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能稳住,然后这个防线也顶不住了,只能再来,只有北京上海能顶住了。

心理防线一层层被突破,直到现在就剩下了北京上海,看他俩能不能顶住。顶住,房地产的信心还在,没顶住,房地产的信心就难说了。

打补丁是没用的。

虽然很多人都爱拿隔壁的日本说事,比如东京的房价,在日本房地产泡沫刺破后,经过三十年,如今东京的房价又回到了泡沫经济时期水平。

很显然,这种说法就是一种自我安慰了,明眼人都清楚,跟仗没打之前先点投降没啥区别。

你既然指着未来三十年才涨到现在的水平,那你为啥现在不把房卖了换钱存银行呢?

三十年光利息,至少也够翻个倍了。

当然,刺激政策也不是说毫无作用,至少在“认房不认贷”首周,北京、上海两地的成交面积都有了不错的增长。

但时间线稍微拉长点,不多,就拉长一个月,到上个月,大家就能看出来,市场是疲软,不够持久的。

就像中年男人经常提到的那颗蓝色的小药丸,能够坚挺那么一会,过后还是涛声依旧。

讲真,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上,虽然北京上海的房地产市场规模确实不容小觑,但相较整个房地产大盘还是不够。

但北京更多的意义在信仰。

北京涨,投资者的心理防线就还在,就还能咬咬牙,再拼一把,再背上几十年的负债去豪横赌一把。

北京要是不涨了,投资者的心理防线就崩溃了,毕竟谁也不会认为自己哪的房价能比北京还稳当。

真到考验信仰的时候了。

是前进一步,房地产守住底线,还是倒退一步,房地产溃不成军,全看这一下子了。

0 阅读:8

亦巧看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