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最快的方式:早睡

伶圣情情 2024-06-16 21:52:42

林清玄年轻时,曾有过一段难以言喻的忧郁时光,常常没来由地感到沮丧和易怒。

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他上山拜访了一位深具智慧的禅师。

禅师没有长篇大论,只用了一句话,便如拨云见日,驱散了他心中的迷雾: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有时候,改变自己状态的最好方式,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当中。

面对人世间的琐碎与纷扰,不要忘了这简单的智慧:

活在当下,好好睡觉。

不要让熬夜,拖垮你的人生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晚上刷手机,总要到凌晨两三点才肯睡。

然而没睡多久,又得急匆匆赶去上班。

由于睡眠不足,工作中常常感到头痛,思维变得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每天在鸡飞狗跳中度过。

这种生活状态和工作效率,仿佛置身于一团乱麻之中,让你理不清头绪,身心倍感疲倦。

《2022年中国作息报告》显示:

仅有8.6%的人从不熬夜。

这意味着,超过九成的人都存在熬夜行为。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这种普遍的熬夜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

一位40岁的朋友,对熬夜的危害深有感触。

她说,长期熬夜会变笨,这话是真的。

她的丈夫多年来都习惯晚睡,常常熬夜。

这导致他的记忆力明显下降,总是忘记把东西放哪,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而且一旦感冒发烧,病程也特别漫长。

整个人仿佛陷入了一个“越熬越颓、越颓越熬”的恶性循环。

反观她自己,晚上十点多就睡了,身体素质倍棒,记忆力也保持得很好。

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上,曾发表过一项重要研究,它告诉我们:

熬夜会损伤大脑。

据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发现:

睡觉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大脑“重置”。

当我们清醒时,大脑就像一个忙碌的指挥官,要处理各种信息和反应。

这些活动使得大脑中的许多神经元产生复杂的连接,就像很多电线和插头连接在一起。

然而,这些连接并不是一直不变,它们需要在睡觉时进行修复和调整。

正常人每晚应该有七小时以上的真正睡眠。

但熬夜,会破坏这一睡眠周期,影响大脑修复和记忆整合的过程。

如果你总是熬夜,不让大脑有足够的时间休息,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首先,大脑的“电线”会变得混乱,导致信息传递不顺畅,就像你在嘈杂的环境里听别人说话一样。

其次,大脑里的一些有害物质,比如β-淀粉样蛋白,会因为缺乏睡眠而无法被清除。

这些物质积累多了,可能会让你更容易得一些神经方面的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症等。

熬夜的坏处不胜枚举,它们就像隐形的杀手,悄然侵蚀着我们的健康。

正如中国睡眠医学协会调查显示:

超过70%的年轻人都有熬夜的习惯,而90%的年轻人猝死、脑溢血、心肌梗塞都与熬夜有关。

面对这些残酷的数据,我们不得不加以警惕。

长期熬夜的危害,是不可预估的。

不要忽略睡觉这件事。

不要让熬夜拖垮你的人生。

珍爱生命,从早睡开始!

好好睡觉,是头等大事

微博上,有一个热门话题:

仅仅早睡一小时,就能显著降低抑郁风险。

这个说法,源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研究的结果。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人原本习惯于凌晨1点才入睡。

若他改为晚上12点入睡,并且保持相同的睡眠时间,那么他患抑郁症的风险就能降低23%。

而如果他能进一步提前到晚上11点入睡,那么风险降低的幅度将高达40%。

“丁香医生”发布的《2022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中曾揭示:

情绪问题,与身材和皮肤问题并列,成为受访中国人健康困扰的TOP3。

日复一日的忙碌,常常让我们深感压力与疲惫。

也是在这个时候,油然而生一种感受,似乎越活越不开心了。

为了寻找出口,有些人会通过社交和喝酒缓解压力,有些人则沉迷手机和游戏,甚至不惜牺牲睡眠,熬夜玩乐。

然而,若是长期如此,就会变成饮鸩止渴、恶性循环。

压力与疲惫并未因此减轻,反而愈发严重。

那么,究竟要如何才能改变自己的状态呢?

我们会有一个误区,往往认为只有大的变化,才能带来大的成就。

然而有时候,一个很小的改变,就可能引发深远的影响。

当我们决定调整作息,每天早睡一小时。

这样微小的变化,在起初或许并不起眼,但它却像一粒种子,悄然生根发芽。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精力越发充沛,工作效率随之提高,心情也更加愉悦。

这些转变,不仅改善了我们的外在形象。

更重要的是,它们重塑了我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

不要用熬夜,“报复”自己的生活

在微博相关话题的评论区,有人留言:

“有时候也不是想熬夜,就是感觉只有睡觉前的时间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没人打扰。”

这种心理,是典型的“报复性熬夜”。

由于白天的时间都被工作、家庭等事务填满,所以到了晚上就故意熬夜,想要补偿白天失去的自由时间。

换言之,就是对白天忙碌生活的一种“报复”。

然而,熬夜或许能短暂地带来一些快感。

但长期下来,却会严重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生活,不只是忙碌和追求,还要学会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不妨做好以下三点,让心中的杂念随风而去,让今天的沉睡,成就明天的活力。

(1)优化睡眠环境

《睡眠革命》一书中指出,深夜的时候,科技产品如手机、电脑等发出的蓝光会干扰睡眠。

因此在睡前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设备,为自己创造一个宁静、舒适的环境。

同时,减少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红牛和浓茶等。

因为这些物质会刺激神经系统,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

(2)放松身体和大脑

精神紧张,是入睡的大敌。

为了减少睡前的亢奋状态,我们应避免在睡前剧烈运动。

因为这会使身体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入眠。

相对的,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放松训练法,如腹式呼吸、渐进式放松等等。

听一些轻柔的音乐,泡一个舒缓的热水脚浴,阅读一些轻松的书籍或杂志。

这些方法有助于平复心情,为睡眠做好准备。

(3)重视生物钟

生命体内,有一个无形的“时钟”。

不仅调控着我们的昼夜节律,还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睡眠质量。

在它的作用下,我们会在固定时间感到困倦,眼皮开始打架,最终进入梦乡。

请重视生物钟的作用,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

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避免熬夜和赖床。

即便偶尔很晚才睡,也要尽快调整作息,不要让生物钟长时间处于混乱状态。

写在最后

钱钟书曾这样描述睡眠:

“一忽睡到天明,觉得身体里纤屑蜷伏的疲倦,都给睡眠熨平了,像衣服上的皱纹折痕经过烙铁一样。

在当代社会的快节奏中,熬夜似乎悄然成为了一种生活常态。

压力,当然不可避免。

但关键仍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它,如何在忙碌、放松与休息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

好好睡觉,不仅是一种作息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如果你渴望积极的变化,渴望拥有更好的生命状态。

那么,改变自己的最快方式,无非这两个字:早睡。

愿我们珍视每一个夜晚,用早睡来守护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睡眠,迎接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清晨。

— END —

5 阅读:834

伶圣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