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破坏关系的行为,它排第一

伶圣情情 2024-06-22 08:51:05

哲学家叔本华,曾讲过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

两只刺猬在寒冷的冬天互相取暖。

可是离得太近,双方就被刺扎得鲜血淋漓。

离得太远,又起不到保暖效果。

最后,经过不断地尝试,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既不会扎到彼此又能共享温暖。

这也是著名的“刺猬法则”。

这一故事正对应着感情中的边界感。

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伴侣,不也和刺猬一样,常常陷入两难的困境吗?

可以说,维系一段关系的前提,就是要把握好适当的距离。

再亲密也要有间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健康的夫妻关系需要建立边界,没有边界妄谈亲密就是耍流氓。”

一方若缺少边界感,就会不自觉地入侵伴侣的舒适区,以至于毛寸丛生。

亚亚和丈夫的婚姻,走过了三个春秋。

然而,最近她发现,每当她去洗澡或做其它事时,丈夫会偷拿手机“查岗”。

被当场发现后,丈夫的态度却轻描淡写,试图以“你也可以看我的手机”的做法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看亚亚脸色不好,也只是不咸不淡地说:

“我太没有安全感了,你又没干什么,为什么不让我看?”

甚至指责亚亚:

“我不就是想关心关心你吗?你怎么这么敏感?”

然而,亚亚深知,这并不是敏感与否的问题。

而是因为她珍视个人隐私,丈夫的行为已经触及了她的底线。

在一些禁区入口,常常立着一根“未经允许,不得入内”的牌子。

表明那是受到特别保护的区域。

人与人的边界也是这样,它是心理上的禁区,不能轻易触犯。

周国平说: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

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把握好分寸。

不要让窥探欲和控制欲,打着“爱”的旗号,践踏所爱之人的人格。

守不住边界,也就守不住感情

在电视剧《小满生活》中,陈立以“妻管严”和“老好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这位总是逆来顺受、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他,在对待异性朋友冯丹时却没能守住应有的边界。

面对冯丹遭受家暴的困境,陈立本可以采取更为妥当的方式施以援手。

但他却选择家人不在时,让冯丹在家里长住数周。

他不仅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的生活起居,更在冯丹提出离开时出言挽留。

尽管陈立并未有实质性的出轨行为,但这种缺乏边界的关怀和照顾,无疑是精神出轨的前兆。

这种“老好人”式的做法,往往温暖了身边所有人,却唯独忽略了枕边人的感受。

明知自己的已婚身份,却轻易地允许了异性跨越界限。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

有些人会以“朋友”或“同事”为借口,与异性保持过于频繁的联系。

当妻子发现这一切并提出质疑时,他们却以“我们只是朋友,聊聊天怎么了”为由搪塞。

他们似乎认为,只要没有实质性的行为,关系就是纯粹的。

殊不知,对待异性的边界感,正是给予伴侣的安全感和底气。

真正的爱情,需要尊重,需要理解,需要信任。

而这些,都建立在不越界的基础之上。

缺少边界感的爱情,如同无根之木,注定无法长久。

最融洽的关系,是亲疏有别

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理解,周国平曾这样阐述:

“爱情仅是感情的事,婚姻却是感情、理智、意志三方面通力合作的结果。”

一段稳固而健康的婚姻中,舒适和谐的相处之道是核心所在。

而明确的边界感,则是这种和谐的基础。

(1)亮出自己的底线

心理学中,有一个“破窗效应”。

它描述了一个现象:

如果一幢楼的一扇窗户被打破了,而没有人及时修复,那么这栋建筑的其它窗户也会被陆续打破。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小的破坏行为如果不被及时制止,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破坏行为”。

人与人之间的边界,也是如此。

一旦开始放低自己的底线,就等于纵容了对方进一步侵犯。

因此,明确告知伴侣自己的原则和期望,并加以坚守和维护,是把握界限的关键。

(2)把握交往的边界

邦达列夫《人生舞台》中有一句话:

善的王国是有边界的,恶的表现则是没有边界的。

婚姻中,最不该触碰的禁区,莫过于跟别人暧昧、乃至出轨。

因为这对伴侣最大的不尊重。

感情是专一的,不容分享。

在维护亲密关系的道路上,坚守初心、对伴侣忠诚是婚姻关系的基石。

欲望是人性,克制是修养。

与异性保持距离,才能守住爱情的美好。

写在最后

有些感情,并不是浓得化不开才最好。

恰到好处,方能绽放更加持久的芬芳。

在亲密关系里,懂得尊重是基石,把握分寸是艺术。

与异性相处中,守住边界是原则,保持距离是智慧。

愿我们都能懂得在关系中把握边界,让爱情与婚姻在时间的滋润下愈发甜蜜与和谐。

— END —

0 阅读:2

伶圣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