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踢出局”,日子好过了吗?英国460亿英镑核电站或烂尾!

佑渊爱奇闻 2024-06-22 08:39:33

在对华担忧和保守主义思潮的推动下,欧美国家正在努力将中国企业"踢出局"。然而,英国核电站欣克利角C项目的近况却给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反例。

这个最初由英国、法国和中国三国合作的项目,本应是一次互利共赢的国际大单,却在英国出尔反尔、将中国企业踢出局后,陷入了僵局。

不得不将完工时间推迟到2029年,项目成本更是"狂涨"到了460亿英镑的"天价"。

看似是在进行"祛火去中"的"除旧布新",但这一做法并未能真正解决项目所面临的困难,反而可能陷入"越挖洞越大"的窘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重启核电梦,寻求国际合作

进入21世纪,英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一方面,传统化石燃料资源日渐枯竭,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问题催生了减排压力,清洁能源需求与日俱增。

在这种背景下,发展核电成为英国政府的必然选择,重振核电事业不仅能缓解能源短缺,还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为了重启核电梦想,英国政府曾与法国电力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在英国修建新一代核电站。

然而,这一计划遭到了欧盟的严格审查,被指存在国家补贴和竞争违规的嫌疑。欧盟方面担心,英国政府为吸引投资而提供过多优惠,会扭曲欧洲能源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此外,法国电力公司自身也面临着财务和管理困境,导致核电项目进展缓慢。

其在法国本土修建的一座新型核电站,工期和预算都严重超支,令人对其建设能力产生质疑。

同时,法国电力公司的债务负担沉重,资金短缺也成为了项目推进的绊脚石。

为了加快核电站建设进度,英国政府决定引入中国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公司组成三方合作模式。

中广核凭借丰富的核电建设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为项目注入了新的动力。三方合作不仅能够分散风险,还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率。

三方合作模式的建立,有效打破了原有的僵局。中广核加入后,项目进展迅速,新核电站选址、设计等工作陆续开展。

虽然仍有一些反对声音,担心中资企业介入会影响国家能源安全,但英国重启核电梦想的步伐正在稳步推进。

英国反复无常,中企遭遇打压

虽然中广核集团加入核电项目,为英国重振核电梦想注入了新的动力,但英国政府对华企业的态度却存在着明显的反复和猜忌。

一方面,英国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对中资企业在英国的投资持有高度戒心。

英国政府声称,中资企业可能会受到中国政府的操控,从而威胁到英国的能源安全。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也存在一定的过度解读和夸大其词的嫌疑。

毕竟,中广核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其首要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而非服务于所谓的"国家战略"。

事实上,中广核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并未出现过被操控的情况。

在特蕾莎·梅执政期间,英国政府对华企业的猜忌达到了顶峰。

梅政府不仅对中广核在英国的投资进行了全面审查,还延长了审查期限,导致项目进展受阻。

一度有传言称,英国政府可能会完全排除中资企业,转而寻求其他国家的合作伙伴。

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中英双方的不信任。中方认为,英国政府存在对华企业的无端猜忌和歧视,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而英方则坚持,对外资企业的审查完全属于正常的国家安全审查程序。

除了英国政府的阻挠,中资企业在英国还面临着来自美国的打压。近年来,美国频频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其"长臂管辖"的做法引发了广泛质疑和反对。

作为美国的盟友,英国在很大程度上跟随了美国对华企业的制裁政策。

英国政府不仅加大了对中资企业的审查力度,还对一些被美国制裁的中国公司实施了"二次制裁"。

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中英两国在核电等领域的不信任和矛盾。

英国政府的做法也受到了国内的质疑和批评。有专家指出,英国对待中资企业的做法存在双重标准,而对其他国家企业则持更加开放的态度。

这种做法不利于吸引外资,也可能会影响英国的核电建设进程。

在英美的双重打压下,中广核在英国的核电项目遭遇了重大挫折。

2022年底,英国政府终于按捺不住,出尔反尔地宣布接手了中广核在赛兹韦尔C项目的股份。虽然给了中广核一笔"商业回报",但事实上就是将其踢出了局。

这一决定无疑是对中广核的重大打击,也彻底破坏了原有的三方合作模式。

中广核不仅失去了在赛兹韦尔C项目的话语权,还可能面临高达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中广核的退出也给英国的核电建设带来了一定影响。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英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寻找合作伙伴,核电项目的进度也可能受到延误。

英国对待中资企业的做法存在明显的反复无常和不确定性,这不仅影响了双方在核电领域的合作,也可能会对英国的能源战略产生一定冲击。

如何平衡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仍然是英国政府需要权衡的一个难题。

法国电力公司陷入困境

随着中广核集团被迫退出英国核电项目,法国电力公司成为了英国重振核电梦想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这家曾经在核电领域声誉卓著的企业,如今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英国核电项目的前景再次蒙上了阴影。

法国电力公司在英国推进的两大核电项目——赛兹韦尔C和欣克利角C,其建设成本一路飙升至460亿,远远超出了原先的预期。

成本飙升的主要原因在于,新一代核电站的设计和建造比预期要复杂得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此外,英国的监管要求也比其他国家更为严格,导致工期一再延长,进而推高了成本。

除了项目成本高昂,法国电力公司自身的债务负担也是一大沉重包袱。

如此高企的债务,不仅限制了法国电力公司在英国项目上的投入,也可能影响其在全球其他地区的核电业务拓展。一旦资金链断裂,这家曾经的核电巨头就可能面临生存危机。

除了资金短缺,法国电力公司在技术人才方面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近年来,受到环保主义影响,欧洲多国开始走上"去核化"道路,导致整个欧洲核电行业的人才储备日渐枯竭。

作为欧洲核电的中流砥柱,法国电力公司也难免受到波及。大批资深核电专家相继退休,而新人难以补足空缺。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能源供应链受到冲击,对核电的需求反而有所增加。然而,由于多年来欧洲核电人才的流失,业内人手一时难以满足新增需求。

法国电力公司虽然拥有一定的人才储备,但要同时推进英国和法国本土的多个核电项目,人力资源显然捉襟见肘。

如果无法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技术人才短缺可能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新瓶颈。

面临资金和人才的双重困境,法国电力公司一度寄望于引入外部投资者,分散风险、注入新的活力。然而,这一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最初,法国电力公司希望英国政府能够以股权或贷款的形式,为赛兹韦尔C和欣克利角C两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但由于担心过度依赖外国技术而影响能源安全,英国政府对此举棋不定,迟迟未能拿出实质性方案。

除了英国政府,法国电力公司还向多家私人投资机构招手,希望它们能够入股核电项目。

然而,由于核电项目的高风险和超长投资周期,大多数私人资本最终还是选择了观望。

在中广核被迫退出后,法国电力公司一度考虑引入其他中资企业,但这一想法很快遭到了英国政府的否决。

在英美对华企业的打压下,中资基本无缘参与英国的核电项目。

就这样,法国电力公司的求援之路一度陷入胶着。如果无法获得外部支持,这家电力巨头将不得不独自承担英国核电项目的沉重负担,前景堪忧。

面对重重困境,法国电力公司能否最终实现在英国的核电梦想,仍扑朔迷离。

而英国政府在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之间,如何寻求平衡,也将是一个新的考验。

英国决策失误导致烂尾危机

在中广核和法国电力公司相继退出后,英国重振核电梦想的道路越发艰难。回顾这一过程,英国政府的决策失误是导致如今困境的重要原因。

英国政府在制定核电发展规划时,存在着严重的现实脱节。他们忽视了英国在脱欧后,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有所下降的客观事实。

作为一个曾经的核电强国,英国固然拥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要在短期内大规模重启核电项目,其实是一个超出国力的过度雄心勃勃的计划。

英国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匮乏。

事实上,作为项目发起方和最终受益者,英国政府本应为核电项目的资金投入负起主要责任。

但由于担心财政负担过重,他们宁可让项目陷入停滞,也不愿主动买单。

除了资金问题,英国政府在技术人才短缺等其他难题上,也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一方面,他们要求法国电力公司解决人才缺口.

另一方面,又对引入外国技术人员持保留态度,导致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把中国踢出局”,英国460亿英镑核电站可能烂尾

0 阅读:5

佑渊爱奇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