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一开始很有机会赢,全被廉颇毁了

新波聊历史 2023-12-10 12:20:01
酷烈血时代(33)主笔:闲乐生朱晖

战争名称:长平之战

战争时间:公元前260年

战争地点:长平,即今山西高平

赵军选手:主帅廉颇、赵括,上党郡守冯亭,裨将赵茄

赵军兵力:前期十余万,后逐渐增兵至50余万

秦军选手:主帅武安君白起、左庶长王龁、大将司马梗、王翦、王陵、蒙骜等

秦军总兵力:前期约10万,后逐渐增兵至五十余万

战争意义:决定天下归属之战、白起的巅峰一战

战争结果:秦国惨胜,赵国惨败

世言歼灭战者,多首举坎尼会战之汉尼拔(公元前216年),奉以为最早之大师。

其实早在坎尼会战之前40余年,我国历史上已经出现了比其规模更大的围歼战了,那就是由白起、赵括领衔主演的长平之战。这场战争不仅是世界冷兵器战争史上歼敌数最多的一场战争,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代表了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最高水准,当然,不是从技术装备角度,而是从规模与惨烈程度。

在讲述这场无比惨烈的大战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长平之战秦赵两军先后投入兵力总计超百万(其中赵军兵力约50万,秦军兵力约60万),阵亡人数超过七十万。这有没有可能?

当今很多疑古派认为,《史记》中记载的长平之战兵力,是夸大之词,他们提出的理由是:战国时代的总人口应该就在一千多万左右,按照“一个国家所能较长时间承受的兵员压力最极限不能超过国家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这个理论,战国所有国家的总兵力也就是二百万左右,所以秦赵二国的全部兵员加起来,也不可能超过一百万,就算能有一百万出头,又怎么可能全部投放到长平战场上来呢?

我要解释的是,战国时代的人口绝对不止一千多万,你想想,西汉公元2年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大约是5960万人,这还包括超过一半的不被中央政府掌握的各种无籍人口,考虑到秦末战争中大片北方土地被匈奴强占、大量人口被匈奴掠走,以及在秦统一战争期间及秦末、楚汉战争中消耗的人口,西汉中期的人口数绝对超过一亿。这个数字减去汉初休养生息增加的人口,战国后期中国的人口保守估计也应该有近六千万。秦赵都是超级大国,两国的人口数加起来没有三千万,也有两千多万,两千多万出一百万兵,完全属于正常水平,没啥好稀奇的。而赵的人口虽逊于秦,但河北与中山之地皆“地薄人众”,再加上韩国上党的兵员,超过四十万也是很正常的。

又有人说了,根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候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出兵也就几万,超过十万就算是超级大战了,为什么在战争如此频繁的情况下,短短百来年的功夫,各国的兵力就增长了七八倍呢?这似乎不太合常理吧!

对于这一点我要解释的是,春秋时期的战争乃是争霸战,分出个胜负就行,无需大动干戈;而战国时期的战争乃是兼并战乃至总体战(注1),其战争维度已经超越了时代,可以说只有两千多年后的一战和二战可以比较了。故列国兵争,皆是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经常是农夫丢了锄头,就被拉去打仗,就连妇女儿童都会被拉去守城,如此人人都是战士,那兵力还能不多吗(注2)?更重要的是,战国时代的农业水平远超春秋,各国也非常重视人口发展,所以虽然当时战争频仍,但人口速度增长依旧很快,春秋时的大城市人口最多不过几万,而战国时大城市的人口都在几十万上下。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韩国在连败之下,准备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但上党郡守冯亭却带领整个上党军民投降了赵国,这个消息传到秦国后,秦昭襄王快气疯了,上党这妞我起早贪黑追了三四年,好不容易就要撩到手,你竟然躺着就把妞给拐跑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秦王立刻召开了紧急御前会议:“诸卿,前方得报,上党日前已投降了赵国,大家说,怎么办!”

左庶长王龁率先发言:“商量啥,揍它就是!赵国人太不要脸了,上次就赖了我们三座城池,这次又来耍流氓!我大秦决不可示弱!

秦昭襄王道:“战是必然。但此战相当重要,不可轻忽,当遣何人往?”

范雎道:“依臣之间,可遣王龁率军夺回上党,此子不错,是个潜力股!”

武安君白起面色一沉,范雎让王龁主军,明显是要架空自己,这老家伙,玩权术竟玩到本帅头上来了,找死!

这时上卿蒙骜道:“上党一战,干系重大,王龁资历尚浅,当遣武安君为宜!”

范雎道:“屠鸡焉用牛刀。武安君四十余年征战沙场,今已年过花甲,也该适当休息了,给年轻人一点机会,不好么?”

白起火了,他是为战争而生的一个人,战争就是他的生命,范雎要他休息,就等于要他的老命啊!而且王龁从未指挥过十万人以上的大战,就算要培养年轻人,也不能一下子就上这种关于国运的超级大战啊!他终于忍不住,急起道:“多谢丞相关心,白起心领了。赵国之强,远非韩魏可比。赵之赵奢、廉颇,更是一代名将,本领与我,只在伯仲之间。所以此次出征,非我莫属,王龁可任我副将,随同前往。”

范雎道:“武安君何时变得如此谦虚了?没错,赵奢之前是曾击败我军,但据我所知,他在几个月前就已经病死了,而那个廉颇,只能欺负一下齐魏而已,每次遇我秦军,就只知道龟缩防守,此胆小无能之辈,何足虑哉!”

白起叹道:“正因为如此,此战才难打啊!赵奢廉颇,一个擅攻一个擅守,赵国若是派赵奢来,那其实还好些;可如今赵奢已死,廉颇必来,廉颇若来,必择地坚守。如此,本来一场对攻战,就极有可能发展为消耗战。这一耗下去,一年半载不算短,三年五载不算长,几十万大军在前方要吃要喝,我大秦的国力必将被拖垮。到时六国合纵,秦国即便再强,又当如何应对?”

听到这里,秦昭襄王忍不住一个哆嗦,冒出一阵冷汗。若是真如白起所言,那可是大大不妙!

可范雎却不以为然,说:“武安君太高看廉颇了,我看此人徒有虚名,绝非我大秦敌手。何况,武安君您名震四海,只要一听说是您出马,六国无一人敢接帅印,廉颇要是知道是您率军,他岂不是更要龟缩不出了么?”

白起正要争辩,阐述一下自己的引蛇出洞之略。秦昭襄王却拍板了:“别吵了,就如丞相所言,派王龁去吧,先试探一下赵军的实力。也许赵人战斗意志并不强,我们一吓唬,他们就乖乖让出上党了呢?”

于是,数月后,公元前261年,秦军攻克了韩国的缑氏(今河南偃师市南部)等黄河南岸之地,将韩国本土与河内、上党之间的隔离带再次加宽加大,以威慑韩国不得援赵;数月后,秦军突然大举出动,以左庶长王龁率军十万攻打上党郡西部的端氏(今山西省沁水县端氏镇)等城,上党郡守冯亭苦撑了两个月,赵军援兵迟迟未至。冯亭无奈,只得带了上党军民逃往赵国。这时候,赵将廉颇才带着十余万赵军来援上党(太慢了吧),双方在长平(今山西高平)会师,廉颇得知上党南部已经失守,便决定就在长平筑垒坚守,与秦军对峙。

由此可见,赵国接受上党的决策是正确的,其最大的失策在于,其接受上党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却没有未雨绸缪在上党各县修缮城池、布局防线,对秦军的大举进犯严重准备不足,救援亦不及时,导致上党西部沁水谷地(今山西沁水、阳城一带)与南部晋城盆地(今山西晋城一带)大量城池失守,而只能据守在晋城盆地北部的长平一带山地河谷之间(今山西高平地区),白白损失了上党西部、南部这些防御依托与纵深。

而赵军既已失去先机,接下来就无须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应该退一步海阔天空,以少量兵力据守长平及长治盆地,依托有利地形,逐级抵抗,而争取时间将赵军主力布置在长平与赵交界的屯留(今山西长治屯留区)乃至太行山的出口“滏口陉”一带,从而缩短补给线,背靠邯郸与秦军打持久战。如此可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是更高明的指挥家,甚至还能在后撤的时候引诱秦军到预定战场进行伏击,寻求歼灭对手的机会。毕竟滏口陉山道崎岖,秦军攻进去容易,退出去可难,正是赵军扎口袋、打埋伏的好地方。

只可惜,赵国决策层既没有与秦血拼到底的决心与意志,又不舍得就此放弃上党南部的险要与资源,结果不断被动增兵长平,而最终在这个并不特别适合持久战的地方(山区不好运粮,山谷防线太长,需要兵力太多),押上了赵国全国的国力与国运,打了这样一场中国古代耗时最久,规模最大,死伤最多的超级大战。围棋里中低级棋手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舍一子”,你任何棋子都不肯舍弃,结果最后就是丢失大局——这便是赵国决策层最大的失策之处。

注1:西方近代军事概念(total war),最早由德国军事战略家埃里希·冯·鲁登道夫的一战回忆录《总体战》提出。所谓总体战,就是综合运用国家一切力量进行的战争,具体来讲,就是一个国家动员所有能够运用的资源,摧毁另外一个国家参与战争能力的军事冲突型态。在现世中表现为全面征兵制、大规模轰炸敌国城市、大规模杀伤敌国民众、大规模摧毁敌国的生产力,总之就是为了胜利豁出一切,包括自己国家的和敌国的。

注2:据《墨子·备城门》:“广五百步之队,丈夫千人,丁女子二千人,老小千人,凡四千人足以应之。”可见,战国时征募老弱病残和妇女去守城已是常态。另据史书记载,在长平之战中,上党郡与河内郡15岁以上的成年男子基本上都被秦赵征发参战了。并且赵军中还有未成年男子参战的记载。

4 阅读:948
评论列表
  • 2023-12-13 19:17

    春秋战国的战例研究得少,不好评价。但有一点,兵力绝对绝对夸大了,并且连征发的民夫也算入了总数里的。你举例的汉朝户籍人口有六千多万加隐户也有这个数字。隐户数量有多少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么多的人口是经过了二百年内部比较安稳的时间增长出来的,战国时期呢?西汉有隐户,奴隶制更浓的战国没有隐户?又说汉朝面积人口倍与战国,战国有分七雄,那独占天下的王莽与刘秀等等大战时有记录百万军队的大战吗?刘彻北击匈奴有几十万上百万军队大战的记录吗?战国时期生产力肯定要比西汉末年要低一点点。其次春秋和战国前期,也是发生了多次兼并战争的,看看东汉某年一个黄巾之乱和诸侯混战,户籍人口直接跌倒千万以下就知道内部战争对人口的消耗。再一个汉朝面积远比战国时期大,相对应总归人口肯定要多一些。 搞不动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战国后期有几千万人口。 可笑可笑!

    vKIYOv 回复:
    两千万多一点
    珍惜 回复:
    不了解先秦时期得兵制就不要评价了
  • 2023-12-11 22:25

    大聪明

    江南烟雨 回复:
    行了,别洗廉颇了,长平之战的失败,赵括第一责任人,赵王第二,廉颇绝对第三
    高木涉 回复: 江南烟雨
    连战神郭开都没给个排名,你也就那点水平[得瑟]
  • 2023-12-14 22:52

    [得瑟]你以为古人就不聪明了,估计你给廉颇当门卫都不要

    江南烟雨 回复:
    从结果来看,廉颇的战术就是失败,别硬洗
  • 2024-02-15 11:13

    一个个在这洗廉颇,就硬洗,从长平之战结局来看,廉颇的防御策略本来就是大大的失败,明知赵国国力不如秦国,还要玩消耗,这不是找死吗?注定结局失败,本来有希望合纵解决,但赵国外交失败,五国拒绝支援赵国,彻底没了希望,更关键的是廉颇前期还打不过王龁,王龁可不是四大名将,却能按着廉颇打,四大名将就廉颇最水,也是四大名将里面唯一一个有败绩的

  • 2024-02-08 21:27

    你比廉颇都牛逼

  • 2024-02-10 13:36

    小编给大伙展示啥叫和赵括一样的【纸上谈兵】!还以为是打游戏么?看了几页书,随便就能指挥几十万人打仗?

  • 2024-02-17 10:29

    背后的君王才是第一责任人,君王不全力支持,反而猜忌前线主帅,不输都难

  • 2024-02-15 23:26

    如果是瞎编,那编的还行。如果写的是历史,那麻烦去好好看一下。如果写的是军事,那还是麻烦看看历史继续编吧,别不懂装懂。

  • 2023-12-12 16:51

    你是赵括转世吗?

  • 2024-01-31 13:14

    蚂蚁论鹰 夏虫语冰[得瑟]

    江南烟雨 回复:
    结果来看,廉颇就是错的,就别硬洗了,长平之战失败,廉颇绝对有责任
  • 2024-02-16 22:09

    奋六世之余烈都不如赵国,行了吧[无奈吐舌]锅甩给廉颇真是没谁了,战神郭开你当摆设啊[笑着哭]

新波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