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接连坠机,直升机到底安不安全?

北街老酒 2024-06-12 15:42:45

2020年篮球巨星科比遇难,2024年伊朗总统遇难,加上印度国防参谋长等将军的直升机坠毁,智利前总统驾驶私人直升机坠毁。最近几年已经发生了多起震惊世界的直升机事故。在哀悼的同时,每个人都不禁怀疑直升机是否可靠?

事实上,从统计的角度来看,直升机的事故率确实高于固定翼飞机。据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介绍,直升机平均每10万飞行小时发生9.84起事故。我们通常的商业航班是中型和大型固定翼飞机,事故率只有直升机的1/10。

而采用小型固定翼的飞机承担观光洒农药,私人出行等杂活的通用航空事故率为每10万飞行小时7.28起,也比直升机要低。如果按照旅行里程来计算的话,直升机的致死概率不仅是商业航班的63倍,甚至要高于在地上跑的火车,公交。

那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这就要说到直升机的飞行原理,我们身边常见的东西,看起来最像直升机的是电风扇。直升机和飞机一样,靠空气的压降差漂浮在空气中。如果我们把飞机切开,看看横截面,我们会发现它不是一块简单的木板。它的上下两侧设计了不同的弧度,这将导致从一开始出来的空气在两侧的流动速度不一致,承受的空气压力也不一致。面对面的空气越快,上下的压力渣自然就越大,从而产生足够的牵引力来支撑飞机。

为了满足这种情况,固定翼飞机采用的方法是在长跑道上助跑,升空后需要保持高速前进。从剖面上看,直升机的旋翼实际上与机翼的形状非常相似,设计用于产生压差。他的旋翼可以在发动机驱动下高速旋转,与空气迎头枪相撞。只要原地踩油门,就会产生足够的上下压差,产生巨大的托动力。起飞时直接省去了助跑过程,不需要依靠直升机本身的前进速度来保持稳定的浮空。

飞机无法实现的特殊结构给直升机带来了许多优点,但也带来了一些先天性缺陷,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飞行不高。随着海拔的上升,空气会越来越薄,上下压差会逐渐减少,这导致民用直升机通常只能飞到4000米高。

飞机的翅膀更大,更容易克服海拔问题。我们通常乘坐商业航班起飞将爬到8000米到10公里的高空巡航,高飞可以避免很多问题,因为10公里的高空几乎什么都没有,一直呆在低空,将面对起伏的山峰,面对高耸的摩天大楼,必须不断绕过障碍物,但也面对各种恶劣的气象条件。

更糟糕的是,飞得低意味着坠落得更快。一旦出现机械故障或操作失误,驾驶员自救的时间非常非常短。转眼间,直升机往往变成残骸,没有时间做出任何反应。

按理来说,要弥补这些先天缺陷,对待直升机厂家中尽可能多的告警和辅助设备,用科技来防止出错,并且让多名驾驶员协同驾驶,交叉检查,互相监督,然后还要在维护和运营上下功夫,把可能的故障解决在地面上,规划航线时也得避开危险区。

不幸的是,这些理想的补救措施并不容易实现,因为直升机体积小,载客少,安装昂贵重的设备也不划算,邀请了几个人驾驶成本太高,所以民用直升机往往是单人驾驶。至于航线规划,因为直升机有垂直起降的特长,往往都肩负重担,哪里危险去哪里。

再说平常的直升机客运,出得起钱的往往都是非富即贵,驾驶员往往压力很大,想按时到达,不要拖延贵宾的行程。在这种自我暗示下,很容易出现顶着恶劣条件蛮干的现象,夺走科比生命的那场事故恰好就是这一系列危险因素的集合。

科比乘坐的直升机仅有一名驾驶员,与他有很好的私人关系。直升机在路上遇到浓雾,能见度迅速下降,无法依靠视觉飞行。情况已超过驾驶员资格,应按规定返回或紧急降落。然而,驾驶员实际上违反了规定,直接驾机冲进了云雾中。

调查人员分析可能是因为他和科比关系很好,害怕耽误日程安排让科比失望,再加上已经离目的地不远了,便就开始赌命,结果驾驶员在云雾中,什么参照物都看不到,辨别不了天体的方向,明明直升机在下降,他却误以为自己在上升,不知不觉中飞向了死亡,等直升机冲出云雾的时候已经离地面太近了,没有机会再挽回。

当事故伤亡只是一组奇怪的数字时,人们总是认为概率在高,也不是100%。而当你目睹事故或你最喜欢的名人遇难时,你会觉得直升机根本不可靠。方便快捷和安全取决于你愿意为旅行承担多少风险。

0 阅读:105

北街老酒

简介:简简单单的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