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死神,德国王牌狙击手约瑟夫·阿勒伯格

北街老酒 2024-06-24 16:26:09

在现代狙击战术的发展历程中,德国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凭借着卓越的狙击技术,德国曾令众多国家深陷困境。在二战时期,有这样一位狙击手,他成功狙杀了 257 名苏联狙击手,战功彪炳,宛如战场中的夺命死神。然而,他的人生境遇却充满坎坷,德国甚至一度险些错失这位顶尖的狙击高手。此人究竟是谁?又为何说德国差点失去他?

说起德国的传奇狙击手,约瑟夫·阿勒伯格不得不提。他为何被视为传奇?难道仅仅是因为他在东线击毙了 257 名敌人吗?实际上并非如此。诚然,评定一位优秀的狙击手,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约瑟夫·阿勒伯格而言,不能仅从数据来评判。

约瑟夫出生于 1924 年,1942 年 12 月前往东部战场报到时,他年仅 18 岁。当时的德国,凭借良好的军事教育和均衡的营养,培育出了众多体能出色的年轻人,约瑟夫便是其中之一。初入部队,他担任机枪手一职。虽说这看似只是普通士兵的岗位,但德国的机枪手需要具备极其出色的体能,并非常人所能胜任。由此可见,尽管年轻,约瑟夫的体能素质相当出众。

在这一阶段,约瑟夫并非狙击手,其狙击天赋尚未有机会展露。不过很快,他迎来了契机。在斯塔夫罗伯尔之役中,约瑟夫不幸负伤。在养伤期间,他尝试缴获了一把苏联狙击枪。当他拿到狙击枪后,仿佛瞬间脱胎换骨。在医院养伤时,他迅速掌握了狙击枪的使用技巧。

而在当时,德国人陷入苦战,斯大林格勒的惨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发明的狙击战术,如今竟成了自找麻烦。苏联众多优秀的狙击手令德国人头疼不已,他们急需培养更多狙击手,以打破苏联狙击手的封锁。 就这样,约瑟夫迎来了人生的重大机遇。他熟悉狙击枪且展现出一定天赋,尤为重要的是,他曾用机枪击毙一名苏联狙击手并缴获其狙击枪,这是军人荣誉的象征。最终,他以狙击的方式成功击杀 27 人。 此后,他获选进入泽塔雷拉波接受狙击训练,自此开启了狙击生涯。

约瑟夫在培训期间便展现出非凡的狙击天分,技术精湛。在同期学员中,他的表现更为卓越,因而在培训结束后获嘉奖一把带有 6 倍光学瞄准镜的 98K 狙击步枪。 有了 6 倍镜的助力,约瑟夫的实力更上一层楼。但在经历狙击手训练后,回到原部队的约瑟夫即刻面临难题,他的首个任务便是解决前线严阵以待的苏联狙击手。

这压力无疑巨大,因为在那个时期,即便接受了顶尖训练,面对长期在实战中成长的苏联狙击手,约瑟夫犹如新兵。即便拥有更好的武器,他也无十足把握战胜对手。 所幸的是,约瑟夫首次交手的苏联狙击手同样实战经验匮乏。这次成功的狙杀经历,极大地增强了约瑟夫的自信心。而这自信心的重要性,从接下来的一场战役中便能清晰看出。 随着狙击手投入战场,德国陆军的压力得到了显著缓解。

然而,狙击手的能力存在局限。例如,在对付坦克这类武器时,那个时期不像如今拥有大口径反器材武器,手中的狙击枪根本无法穿透坦克的防护,哪怕是最薄弱的部位也难以狙杀车内人员。 但约瑟夫做到了。当时,约瑟夫潜伏在混乱的战场中,瞄准了对方坦克的铁轮,打坏了几个不连续的轮子。坦克出现故障,不明所以的坦克指挥官想要查看,就在他刚露头的瞬间,约瑟夫抓住时机,精准射击了坐在坦克中向外察看的指挥官,顺利完成任务。

这种任务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不仅需要极其精准的枪法,更需要强大的思维能力。约瑟夫深知,一旦坦克出现问题,必然会有人检查,那便是最佳的狙击时机。 此次狙杀任务结束后,约瑟夫很快接到另一项任务——狙杀苏联的一个狙击连。而这个任务,奠定了他在德国狙击手中的地位。

当时在苏德战场上,为了获取胜利,苏联开始招募女兵,其中包括 80 万女兵,并且在这些女兵中,有近 2000 名狙击手。 许多人或许认为战场残酷,只要拿起武器就不应区分男女。但站在约瑟夫的角度,狙杀女性确实会于心不忍。不过,约瑟夫深知战场的无情,也清楚自己的敌人是谁。 于是在那次任务中,他狙杀了整整 18 名经验丰富的苏联女性狙击手,且枪法精准,几乎都是一枪致命。

在混乱的战场上,不得不承认,他真是一名天生的狙击手,极其善于隐藏自身。 面对与他同样专业的苏联狙击手,他自然得运用一些策略。当时,约瑟夫首先选择了两处适宜的埋伏地点,一处设置假目标来误导苏联狙击手,当然,在假目标中也安排了一些真兵,以使苏联狙击手信以为真。

约瑟夫还带领几名专业狙击手埋伏在另一处,观察打击假目标的苏联狙击手的位置。最终,按捺不住的苏联狙击手率先动手,在成功击杀约瑟夫布置的假目标后有所松懈,完全没想到还有其他埋伏。就这样,通过这种方式,约瑟夫带领几位狙击手成功围歼了众多苏联狙击手。 在这次任务中,凭借这一精妙的操作,苏联整个狙击连被彻底消灭,这使约瑟夫声名远扬。其辉煌的战绩让许多人认为他是德国最出色的狙击手,毕竟战绩赫然在目,257 名苏联狙击手命丧他手。

但实际上,他并非德国第一狙击手,只能位居第二。若以击杀数量计算,约瑟夫并非最强,这一殊荣应归属于马豪斯·海茨瑙亚。此人在二战期间服役于第三山岳师,不仅创造了二战最远狙杀距离 1100 米的纪录,而且总共击杀 345 人,击杀数量远超约瑟夫。 然而,如果抛开数据,马豪斯的战绩大多是苏联士兵,并非像约瑟夫那样主要是苏联狙击手。如此来看,二者在实战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并且最终两人的结局也截然不同。

马豪斯在德国战败后,立刻被苏联军方逮捕,并以战犯罪名关押在监狱中 5 年。而约瑟夫却没有这样的经历,二战结束后,他选择退役,回到家乡。不过,约瑟夫的结局令人惋惜。 他虽回归正常生活,但为生计所迫,最终成为一名工匠,人生就此落幕。约瑟夫离开战场后,再无相关消息传出,但从他后续的生活状况来看,他似乎真的看淡了战场上的生死别离。

血腥的战场总是给人无尽的绝望,回归平静的生活或许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不难想象,若约瑟夫继续留在部队,前途或许更加光明。但最终他还是遵循了自己的内心,这着实令人钦佩。 在此,不得不说,战场上的残酷远超电影电视剧所呈现的,这在狙击手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为完成任务,他们往往要在寂静的环境中孤独地坚守,静静地等待时机。 而这个时机往往需要数天的等待,在这难耐的寂寞中,他们不断克制自己,最终轻轻扣动扳机,便能夺取一条生命。当血花在狙击镜中绽放,谁也无法想象他们内心的波澜。

2 阅读:409

北街老酒

简介:简简单单的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