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究竟是被谁所杀?

曲江家文化 2024-06-13 21:46:42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从电视剧《新三国》中搬出来的片段,说吕蒙因为关羽曾看不清他,于是不顾孙权的命令一意要杀关羽。问题是还很多人当真了。关羽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民间,都有很高的声望。所以大家对于害死关羽的人,总要反感一些。可虽然吕蒙是偷袭荆州的主帅,但在具体的杀关羽这件事上还真没吕蒙什么事。

关羽之死的过程,首先参照《三国志》的记载。

《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原文写道:

“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这段记载比较简单,说的是关羽战败,军队溃散,孙权派将领截击关羽,在临沮这个地方斩杀了关羽和其子关平。

下面有过一段裴松之摘自《蜀记》的补充:

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

意思是关羽和关平被抓捕后,孙权是想收服关羽来对抗刘备、曹操的,然后左右有人劝他不要,他就斩了。

不过对这段补充,裴松之在这里作注时还加了自己的评论,认为是不可信的:

臣松之按吴书:孙权遣将潘璋逆断羽走路,羽至即斩,且临沮去江陵二三百里,岂容不时杀羽,方议其生死乎?又云"权欲活羽以敌刘、曹",此之不然,可以绝智者之口。

这段评论引用了三国志中的吴书部分记载,说孙权当时派潘璋去截断关羽,在临沮成功截击时就发生了斩杀这一节了。当时临沮距离孙权所在的江陵也有两三百里,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孙权并不具备还要召集人讨论要不要杀关羽的情节。

另外,历史上负责带兵截杀关羽的将领是潘璋,而这时的吕蒙在偷袭攻下荆州后正忙着接收和巩固荆州的地盘,而且根据历史的记载,吕蒙还十分注意保护关羽的家小,期间还和关羽有过书信往来。

《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记载如下:

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怃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於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会权寻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西至漳乡,众皆委羽而降。权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即父子俱获,荆州遂定。

这个书信往来的过程,还包括关羽被困麦城时,曾经向孙权诈降过。《三国志·吴书》的吴范传记载如下:

后羽在麦城,使使请降。权问范曰:“竟当降否?”范曰:“彼有走气,言降诈耳。”权使潘璋邀其径路,觇候者还,白羽已去。

这段记载是说吴范向孙权推测,关羽一边派人请降,一边已经在安排突围了,而在前线的潘璋也验证了这个推测。

另外再看《三国志》中潘璋传的记载:

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

从以上脉络可以看出,关羽之死根本不存在吕蒙私自所为的可能。

那么可不可以转移一下,是潘璋个人私自所为呢?

其实这事儿没那么复杂,在两军交战形势万变的战争中,孙权是不可能特意交代前方将领说:哎呀,你们跟我追上关羽,但不能杀关羽。 历史上唯一这样干过的,大概只有明朝的建文帝非得交待前方的军队不能伤了他四叔的性命,结果是他被朱棣给夺位了。

从东吴夺取荆州到关羽之死的这段历史经过,其实一点都不难理解:

因为地形因素,荆州对东吴政权的威胁是很大的,后来的东晋和南北朝等历史上,也确实多次上演了通过荆州顺流而下攻取江东地区金陵的情况。所以孙权魂牵梦绕着要夺取荆州地区,因为这是事关东吴存亡的最核心的战略利益之所在。而对关羽的追击和彻底击败,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终环节,必不可少。尤其是当时发生过关羽诈降,转而向西北突围的战斗,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孙权向前线负责追击的将领潘璋、朱然等下的肯定是很严厉的军令。对于孙权而言,因为关羽之死触怒刘备,某种程度未必是他的本意,但在夺取荆州这个事关东吴政权核心利益的战略目标面前,是绝对不可能瞻前顾后地想着“哎呀,我可不能不小心杀死荆州镇守者关羽”这个念头的。

而至于关羽如何死的过程,历史没有且一般也不会记载得那么细。那么,在俘虏关羽后,有没有马忠上报潘璋、潘璋再上报孙权、然后孙权再下令处斩这样一层层的过程呢?如果有,根据当时临沮和江陵的距离,这应该是要费些时日的,而且历史或多或少会有所记载。但是,也没有任何关于谁下令斩杀关羽等人的记载。另外,马忠这么一个小部司马,有了抓获关羽这么大的功劳也不可能不向上请功。

所以,关羽之死的过程我们可以这样简单推测:

关羽是在突围过程中被马忠的小股部队所俘的,考虑到关羽及身边人的战斗力,当时的战斗一定也挺激烈的,关羽等人在被俘时很可能已经身负重伤,考虑到当时关羽年事已高,且从水淹七军开始他已经率军连续高强度作战了六七个月。所以很可能,关羽在被俘不久也就不治而亡了,于是就没有了上述的一层层上报的过程了。

0 阅读:0

曲江家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