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破坏和关节变形?

赵剑养护说 2024-06-13 09:09:08

类风湿关节炎既是一种关节病,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发生紊乱,错误地攻击自身滑膜组织,导致关节的慢性滑膜炎症,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关节的破坏和畸形。晚期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出现手指的纽扣花畸形、天鹅颈畸形、尺偏畸形、望远镜畸形,以及脚趾的榔头趾畸形、拇外翻畸形,这些畸形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导致关节丧失或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而很多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意识到类风湿关节炎的严重性,认为其仅仅是关节肿痛,只进行消肿止痛治疗,等到关节已经收到明显损害,损害已经不可逆转了。

关节畸形是类风湿关节炎最直观的危害

因此,强烈呼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定要尽早了解这个疾病,尤其要认识到类风湿关节炎对关节巨大的破坏性,治疗不规范、进展快的患者,甚至2~3年就可出现关节畸形,有些年轻的患者,甚至不到30岁就关节变形,这些惨痛的例子无不提醒要对类风湿关节炎及早重视!

(一)类风湿关节炎对关节破的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对于慢性病,我们一般认为其延绵难治,对于健康的危害,是钝刀子割肉,一般不会太快,但类风湿关节炎是个例外。排除个体化差异,类风湿关节炎对关节的破坏速度非常快。据一项大型临床研究,约6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诊断后的2年内出现X线可见的关节破坏。

类风湿关节炎对关节的破坏,不仅包括关节软骨的损伤,还涉及骨质的侵蚀和关节结构的改变。在晚期患者的关节内,由于软骨和软骨下骨质被破坏,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肌腱、筋膜等都会受到病变的侵犯,最后,关节会出现脱位或强直等畸形,也就是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各种手指、脚趾的畸形,这时候关节功能丧失,不能活动或活动能力极低,患者已经残疾!

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各种关节变形

为什么类风湿破坏关节会这么快呢?

这是因为,类风湿关节炎主要通过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攻击关节滑膜, 导致滑膜发炎,发炎的滑膜会异常增生,形成绒毛样的突起,也就是血管翳,而血管翳对关节具有极强的破坏性,会不断向关节腔内突入,进而破坏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处于慢性滑膜炎的关节,退变速度也会大幅增加,在关节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骨质疏松的加持下,关节结构破坏的速度就更快了。

因此,类风湿关节炎破坏关节的速度,远远强于痛风、骨关节炎等其他关节病。如果不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患者关节破坏的风险,2年内可达50%,3年内可达70%,5年内可达75%。一旦出现严重的关节破坏,无法逆转,将给患者后续的治疗和生活自理造成严重打击!

类风湿关节炎致残率极高,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二)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变形早已刻不容缓!

要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变形,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多早才算早呢?研究表明,在症状出现后的6个月内开支治疗的患者,其关节破坏和功能障碍的风险明显降低。早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遭受的痛苦,更会增加患者停药缓解的几率。一般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出现后的1年内是治疗的“窗口期”,新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期!

就现在而言,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总体情况并不乐观!

按照疾病对生活的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Ⅰ级——关节能自由活动,生活可以自理;Ⅱ级——关节活动中度受限,出现一个或几个关节的疼痛不适,生活自理受到小幅影响;Ⅲ级——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生活自理受到严重影响,比如无法胜任学习、工作,日常行为也大受影响;Ⅳ级——关节大部分或完全丧失活动能力,只能长期卧床或依赖轮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这四个等级的类风湿关节炎分别有多少呢?有资料统计显示:Ⅰ及关节病变者,约占15%;Ⅱ级关节病变者,约占40%;Ⅲ级关节病变者,约占30%;Ⅳ级关节病变者,约占15%。

类风湿患者的关节病变严重程度不容乐观

简单说,因类风湿关节炎而生活自理存在较大障碍的患者,约占“半壁江山”,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实!

而造成这一可怕事实的原因,固然有过往医疗技术水平受限,但更大的原因是患者对疾病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正确的认知,在发病的早期不重视、不医治,在治病的过程中不规范、走偏路,在生活管理上不作为、反作用。

拿我接诊的两位患者举例:

第一位女患者,55岁,在42岁的时候就诊断出了类风湿关节炎,第一时间就在风湿免疫科就诊,按照规范的方法治疗。期间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换过医院和医生,但始终都是看得风湿免疫科。也因为吃药拉肚子、肝酶升高换过药,但基本没有自己胡乱中断过治疗。虽然类风湿十几年了,手指关节出现了轻微的变形,但她的炎症指标一直控制的不错,关节破坏的速度缓慢,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另一位女患者,50岁,在45岁的时候出现关节疼痛和晨僵的症状,但没有及时就医,肿痛了就买点消肿止痛药,或者涂药酒,短短5年就出现了明显的关节变形。这个时候才寻求医疗帮助,X线检查,关节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骨侵蚀和变形,即便后来控制住了病情的发展,但关节功能的恢复也受到了限制,相当一部分关节功能恢复不过来了。

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你必须知道一点,按一般关节痛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必然行不通的,不规范治疗,患者的结局必然是关节畸形,而且这个过程可能快到只有两三年。然而,在我国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首次发病就能到风湿免疫科就诊的患者占比不到30%,误诊误治的情况在以往太普遍了。

患者之间病情进展的速度差异非常大

(三)阻止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变形一定做好这4点!

01 / 接受规范的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非甾体抗炎药——最早用于类风湿治疗的药物,主要作用是抗炎、镇痛,但只能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不能改变疾病的进展。糖皮质激素——可快速缓解关节肿痛等症状,小剂量使用也具有一定缓解病情发展的作用。考虑其不良反应,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糖皮质激素主要扮演“桥梁”角色,不作为常规使用。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这一类药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石”,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艾拉莫得等,主要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功能、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缓解和控制病情进展的作用,缺点是起效较慢和不良反应较常见。生物制剂——生物制剂可实现对“有害”细胞因子的“精准”打击,从而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靶向药”,对使用传统病情改善抗风湿药疗效不佳的患者尤有帮助。小分子靶向药——通过阻断细胞内炎症通路的信号传导起到控制炎症、阻断病情进展的作用。主要为JAK激酶抑制剂,代表为托法替布和巴瑞替尼。中医药——中华民族的“瑰宝”,治疗方法非常多,包括复方汤剂、中成药、单味药、中药外治、针灸等。研究发现,很多中药复方或中药提取物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选择。而一些中成药,如雷公藤、白芍总苷、青藤碱等,可与以上几类药联用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规范的药物治疗是怎样的呢?

目前,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首选药,是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首选药、锚定药是甲氨蝶呤,初次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该率先使用甲氨蝶呤单药治疗,对于甲氨蝶呤禁忌的患者,可选择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单药。

什么时候使用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呢?二者没有先后顺序,属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二线药,指南建议在单用或联用传统合成抗风湿药效果不佳,或患者存在预后不良因素时,联用一种传统合成抗风湿药+一种生物制剂或靶向合成抗风湿药的方法来治疗。

什么时候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呢?非甾体抗炎药因为只能缓解症状而无法阻止病情发展,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小,使用也越来越少。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兼有缓解症状和延缓病情的作用,因此,在传统合成抗风湿药未起效时,可作为“桥梁”使用,原则是小剂量、短期使用,等到传统合成抗风湿药起效时,就要逐步减停激素。此外,激素也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并发症的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流程

02 / 切勿擅自中断治疗和使用偏方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比较棘手的慢性病,治疗李风湿关节炎是一场长跑、马拉松,中途不可泄气。经常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病情得到一定缓解后,就擅自停药,然而很快病情反弹,甚至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当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缓解后,是不能马上中断治疗的,停药要经过严格的审查,要在病情稳定足够长的时间后,先尝试减药,减药一段时间后病情仍然稳定,才能考虑停药!

除了擅自停药,类风湿关节炎用药还有一个重大误区,那就是盲目使用偏方。在临床上,我们见过太多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滥用激素,有些患者明知激素的副作用,还是盲目使用,只因为激素的抗炎止痛效果好。还有一部分患者,则是盲目使用偏方,一些不法分子将激素混合中药渣制成所谓的“祖传秘方”,打着中医药、无副作用的幌子,走街串巷卖给患者,患者吃后普遍效果良好,然而不知不觉中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激素,导致骨质疏松乃至股骨头坏死还不自觉。

一定一定不要擅自中断治疗

03 / 不可忽视生活管理对治病的帮助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良习惯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乃至病情加重的原因。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感染、吸烟、维生素D缺乏、肥胖等,又要格外注意感染和吸烟。

感染中,牙周炎感染、肝炎病毒感染、细小病毒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都与类风湿发病相关,在生活中要做好感染的预防。吸烟,不仅会增加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风险,还是类风湿严重并发症血管炎、间质性肺病的危险因素,这两种并发症是类风湿致死的主要原因,类风湿患者以女性患者居多,女性吸烟者较少,但要注意远离二手烟,二手烟的危害同样大。在饮食上,过量摄入红肉、盐,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危险诱因,此外,患者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大幅下降,要考虑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最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减少焦虑、抑郁等情绪,有利于病情康复。

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切不可忽略运动对病情发展的影响。首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肯定不能像健康人群一样运动,因为关节内存在炎症和病变,如果运动过度或过量,则会加重炎症和损伤。但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又不能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会进一步增加关节的粘连和挛缩,让关节功能损失的更快。因此,类风湿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监测康复锻炼,以伸展关节的关节操为主!

手指关节操有助于保持手指关节功能

04 / 定期复诊监测治疗效果、病情发展、不良反应

最后一点,也是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没有做好的。数据显示,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3、6、9个月的随访率分别为12.23%、15.74%、8.65%和5.75%。能够坚持随访1年及以上的患者占所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9.26%。这个随访率不能说差,只能说很差!

不定期随访有哪些坏处呢?最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就是无法监测药物的治疗效果。像甲氨蝶呤,不是所有患者服用甲氨蝶呤后都有效,反而有不少患者使用甲氨蝶呤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初期,最好一个月监测一次病情,来评估治疗效果,如果效果不佳,就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免延误治疗。第二点,是无法掌握病情发展。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不止是关节疼痛,前文已经讲了,如果任由病情发展,会导致关节畸形和残疾,而且,类风湿关节炎还可能导致多种内脏并发症,累及心脏、血管、血液、肺部等多个重要组织器官,严重时可威胁生命。而要避免病情加重,就必须监测病情的发展。第三点,是无法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无论是传统合成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靶向小分子药,乃至中药、中成药,都有许多不良反应必须监测,尤其是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结核肿瘤风险等,规范用药、定期监测,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反之,则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类风湿关节炎复诊的意义

关于如何阻止类风湿关节炎导致关节变形,就介绍到这里,如果还有疑问,欢迎评论区交流。

0 阅读:19

赵剑养护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