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个有趣现象,餐饮业流行一种模式,入局就是坑,出局肉痛

思炊烟 2024-05-31 06:19:51

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现在的餐饮人观念都变了。变得猴急猴急的。总想今天开个店,明天就盆满钵满。

我今天讲的就是关于"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身边事儿。我都差点被拉下水。

我有个朋友,家里三代餐饮人,他爷爷那一代。专门挑着担子在小区里卖豆花凉面。传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就在小区里有个小门面。

他们家几代人,一直传承着个规矩。

就是,他们家卖的豆花是半夜起来现磨。凉面也是当天新鲜的材料。花椒,辣椒面必用好品质。

从他爷爷那时起,他们家的豆花凉面每天不够卖。

到我朋友的父亲这一代,生意依然好得让人羡慕。

我朋友曾自豪地说,他们家的豆花凉面,养活了这个小区的几代人。

下到刚会吃东西的娃娃,上到80岁的老人都喜欢吃他家的豆花。

有些人是从小吃到大,再吃到老,他们家是小区人们一辈子的小吃店。

就是这样的生意,背后拼的仍然是辛苦,必须贪黑起早。

我朋友一家,虽算是小康生活,但他总觉得并不满意。主要是他不想像父母一样生活。终日埋头苦干。年近花甲都没有好好享受过生活。

于是,他很想改变这种现状。毕竟也算是餐饮世家。他还是对餐饮有信心的。

说来也巧,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对面小区的新楼盘,在临街的广场上一下子加了多了许多活动板房。据说是新打造的风情小吃街。

小吃街的出现无异于给我的朋友带来了惊喜。

不承想,惊喜之余,也着实让他肉痛了一把!

小吃街上的,每个小板房子都是独立的,也装饰的漂亮各有特色。并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一看这情形,我这朋友开始心花怒放了。

他当就撺掇过我老公,也整个小吃车算了。

他已经咨询过主办方了。每家小吃车入场费2.8万,每月租金4000。比起投资一个店费用少很多。

而这个小吃街所在的广场,客流也不差,对面有肯德基,德克士这些带流量的店。也有些粉面之类的小餐饮。是个好商圈。

除此之外,现在的这些小吃车,都已经有入场的了。招牌都挂上了。奶茶,小吃应有尽有,一片繁荣景象。眼看有大干一场的感觉。

其实,在成都著名小吃街还是很多的。为此我们专门去过建设路的小吃街考察过。

那里的火爆场面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十来平米的店转让费都高达10万。

我朋友看了建设路之后,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他想当然地认为,建设路的模式,真的可以复制到他的店上。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交钱入场了。

一年过去了,再看看广场上的小吃车们,正常开业的也没几家。

奇怪的是,有几家,从一开始挂上招牌后,就一天没开过业。

不知是什么情况。有人分析可能这些个招牌就是为了营造气氛而打"马虎眼"的。

我朋友的小吃车生意,也就可想而知了。租金交了一年,但是,还差两个月到期他就提前关了。他也不想浪费时间了。

现在想想,我这位朋友,一开始信誓旦旦地就是入了个坑,现在想想都肉痛。

事实上,这是目前餐饮业中一种模式。有些人专门做这种生意的。

他们在一些社区空旷地和广场,划出场地打造成小吃街。然后,以收入场费及租金的方式,招租。

像这种人为营造的小吃街往往并不具备小吃街的客流量。这只是一些人的盈利模式罢了。

目前,像这种不伦不类的小吃街很多。入坑过,后悔莫及的人也不少。我朋友就是其中个。

如果,当时我老公找到合适的小吃项目说不定,他也跟我这朋友一样,现在都还在肉疼呢!

我把朋友的经历分享出来,只希望,想做餐饮的新手朋友有个前车之鉴。

我建议,真的想做小吃的朋友,要到一些成熟的小吃街找位置。千万不要相信,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人吃小吃。

小吃的氛围,要年轻人多的地方,要么休闲氛围重,要么是旅游打卡地。否则普通社区聚集的小吃街是成不了气候的。

切记!切记!

有的餐饮老前辈说过,做餐饮别老想着一夜暴富。沉下心来做回头客才是硬道理。

也别想很快就赚个盆满钵满。太心急了,盆满钵满的可不是白花花的银子。而是卖不完的剩菜剩饭。

小伙伴儿,觉得这话有没有道理?

有小伙伴说,有些地方还是不用做回头客的。

那么是哪些地方呢?

0 阅读:129

思炊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