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劣表演之「卖惨式降薪」

亦巧看房产 2023-12-16 02:34:01

大家好,我是大嘴。

凤厂打工人做梦都没想到,居然有一天,集团那些高高在上的董事局主席、总裁的年薪比自己还低。

可就这样的事情,在碧桂园昨天晚上的一纸公告变成了现实。

董事局主席杨惠妍从37万降至12万,总裁莫斌从300万降至12万,联席主席杨子莹从200万降至12万,董事陈翀从37万降至12万。

这四人中,除莫斌外,其余三人均为杨氏家族成员,分别是老杨的两位女儿和二女婿。

看到这样的公告,大嘴淡淡一笑,咱就是头一次听说公司董事是靠工资挣钱的。

咱弱弱的说一句,那大嘴自掏腰包12万,能不能进碧桂园董事会?

不敢想象,好歹是曾经的首富,好歹是宇宙房企,经营团队个个都是高材生,个个都是精英,居然搞了这么一个拙劣演技的公告。

曾经的碧桂园通过“成就共享”、“同心共享”两个方案,笼络了一大群背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也是这群经理人创造了碧桂园“宇宙房企”称号。

本月初,碧桂园搞了一波区域合并,合并后老将上岸,然后给年轻人一个响亮的抬头来维持局面。

当集团意图被扒开后,年轻的博士总裁恍然大悟,敢情我是背锅侠啊?

按照正常流程,新的区域总裁到位后需要在区域公司层面进行区域、分子公司的法人代表变更。

这一次,变更在内部推行很不顺利,因为年轻的博士总裁集体拒绝了。

有人说树倒猢狲散,有人说大难临头各自飞,对于这群原本有着信仰的年轻博士总裁来说,实在是上头的老板吃相有点难看了。

如今的碧桂园像极了之前的恒大。

去年12月,恒大也玩了一波高管降薪,许家印带头降薪,直接降到12.6万。

最后结果是许家印在信誓旦旦保交楼的海报下还不忘继续捞钱转移海外,最终带着自己的儿子唱铁窗泪。

而就在本月初,沽空机构GMT发布了一则最新报告,在该报告中明确指出恒大或许从未实现盈利。

报告中最核心的点,在于揭示恒大巧用会计记录的方式,从而把自己的财务报表做好,得到银行更多的授信。同时,通过虚增盈利,把借来的钱拿来给大股东做高额分红。

真正的实现盈利私有化,风险社会化。

不论是许家印的降薪至12.6万元,还是杨惠妍现在领着12万的年薪,对于他们来说,年薪一词毫无意义,分红才是收入,还得是高分红。

今年3月份发布的碧桂园2022年业绩报告显示,就在去年那个环境下,碧桂园还每股派息了人民币20块,全年派息率相当于毛利润的31%。

从上市以来,碧桂园一直坚持稳定且较高水平的分红,累计派息金额已超过人民币150亿元。

公开数据显示,杨氏家族在碧桂园持股比例超过40%,这些年算上分红以及股票减持的收益,杨家人至少获利超500亿。

就这样的身价收益,还在公开市场来宣扬自己要与公司站一起,主动降薪,说出去也不怕别人笑掉大牙。

可他们还是厚颜无耻的坚持这么做了,论演员的修养,他们太会演了!

一纸公告,就可以告诉凤厂打工人:你看,我们作为董事都这么惨了,降薪不说,还取消了配车,取消免费食堂,那你们作为公司的员工,是不是对于福利、工资、待遇也要有所表示表示?

几天前,杨惠妍主席对外宣称,“家族肯定会砸锅卖铁支持公司”。

咱不能光听人家怎么说,得看看人家做不做。

降薪能有几个钱,真要支持公司,把自己的资产和股份拿出来卖呀,

把那香港的国强慈善基金拿回来呀。

看看隔壁人家万达怎么做的:

王健林为了救万达,先是卖股权,后又把最值钱的万达电影卖了,这还不够,还准备把卖万达广场。

就在双12这天,老王冒着失去对万达控制的风险,出让60%股权的代价成功换取了投资人的支持,成功化解万达当前的危机。

看,啥叫救企业,老王这割肉的方式才叫救,不像杨氏家族,尽做一些无关痛痒的表面功夫。

话说回头,这卖惨式降薪,领导都抬头冲锋了,下一步,其他的高管、中层、普通员工不降一下貌似说不过去了?

凤厂的员工,福报就快来了。

1 阅读:153
评论列表

亦巧看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