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人不简单!IMF前总裁、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李国魂 2024-05-25 19:12:44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法国人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现任欧洲央行行长、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具有极其丰富多彩的阅历。

最近,她的一席正警告G7美欧阴谋窃取俄罗斯海外外汇储备资产的豪言壮语几乎成为全球头条。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对俄罗斯实施了12轮超过16500项制裁,俄罗斯3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被冻结,约占俄罗斯外汇储备总额的一半。

当然,觊觎俄罗斯巨额海外资产的西方各位惯盗,窃贼心思就从来没有放弃过。尤其是美国的那些犹太人政客,简直到了狗急跳墙的地步。

作为犹太裔的美国财长耶伦,就是急先锋。

5月21日,耶伦在德国法兰克福宣称:我已经强调了多次,不是因为美国大选,而是因为乌克兰的需求非常大,重要的是要表明我们有办法向乌克兰提供大量额外援助。G7领导人希望能在6月峰会上批准一项目前正在制定的计划。G7财长和央行行长定于本周四在意大利率先召开会议,预计关于如何利用被冻结俄罗斯资产来援助乌克兰将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

美国财长耶伦:抢钱就是生意

她更加无耻地表示,并不是所有细节都需要考虑清楚。如果能在政治层面就某种方案达成协议,那就太好了。

今年5月份英国《金融时报》披露G7内部存分歧。美国、加拿大、英国支持,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欧盟反对。认为此举可能会在国际法上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这不仅可能危及其他国家的利益,还可能危及国际法律秩序本身。已经停止讨论彻底没收俄罗斯资产问题。

真正让窃贼们感到后怕的是,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的一番严厉警告。

她直言不讳地指出:从冻结资产,到没收资产,再到处置资产,可能会破坏西方国家想要保护的国际秩序。

拉加德:没收俄罗斯资产,破坏国际秩序,威胁金融体系,破坏国家豁免原则

看看吧,呼应她的权威人士有的是。法国财长布鲁诺·勒梅尔则更为尖锐的指出,他认为法律基础根本不存在。意大利财长詹卡洛·乔尔杰蒂指出,要找到没收俄罗斯资产的法律依据,将是“困难而复杂的”。

第一,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真正的一枚“铁娘子”

1956年1月1日,拉加德出生于巴黎。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任期最长的财政部长。2005年6月出任法国内阁负责外贸的部长级代表。2007年开始,先后出任农业部长、经济、财政与工业部长,也是G7中的首位女财长。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

世界充满无数巧合。你能想到年少时作为法国花样游泳国家队队员的她,却以杰出的金融家、理论家的身份笑傲世界。如果没有美国导演一出同是法国人的前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性侵犯风波,拉加德根本就没有机会对IMF实施重大改革。

2011年竞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成功,6月28日出任。2016年2月19日连任。她是IMF自1944 年成立以来第一位担任该组织最高职位的女性。

2019年7月2日被提名为新一任欧洲中央银行行长,9月17日上任至今。

她对于中国的成功赞不绝口。同时,在担任IMF总裁期间,结合2010年成员国批准达成的IMF投票权改革方案,积极推动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的投票权。2012年6月,中国的投票权升到第三位,巴西、俄罗斯等话语权都得到提高。

2009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评选她为“欧元区最佳财长”。

2019年1月,入选美国杂志评选出“过去十年影响世界最深的十位思想家”。 11月,英国《金融时报》评选她为“欧元区最佳财长”。12月13日,福布斯发布2019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榜,欧央行行长拉加德排名第2。

《福布斯》公布了202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100强榜单

美国《福布斯》对她格外青睐。2013年8月,入围《福布斯》杂志全球年度最具权势女性排行榜;2020年12月,荣登《福布斯》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女性榜单;2021年3月,入选《福布斯》发布的全球15位最具感召力的女性领导者榜单。2021年12月,位列《福布斯》2020年“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女性”榜单第二。

第二,关注中国,支持中国,力挺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是她的显著标签

眼光独到的拉加德,在2011年竞选IMF总裁时,在投票的6月10日抵达中国进行“拉票之旅”。看看吧:央行行长周小川、副总理王岐山、外交部长杨洁篪、财政部长谢旭人都与其会见。这也是拉加德10年来第26次访华,与我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专栏)共进了午餐,不仅讨论她的参选问题,也涉及到IMF的改革运行和国际经济环境等问题。

中国之行达成关键共识:

首先,关于总裁人选,需要坚持公开、透明、择优的原则,不应局限于国籍。其次,IMF的改革需要继续和深入,中国在IMF的代表权仍要扩大,改革要朝着包容性和多样性进行。比如中国这样的国家,其经济持续保持发展,IMF需要更多额外改革,来恰当体现中国的经济体量。

周小川和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6月27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宣布,对拉加德角逐INF总裁中方已经表达全力支持。

2011年6月28日顺利出任IMF总裁。7月12日就提议任命时任IMF总裁特别顾问朱民担任IMF副总裁。

IMF的份额改革,早在2010年G20首尔峰会上就被提上日程。关键点是实施有史以来针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最大份额转移方案。让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在IMF的话语权获得大幅提升。

份额是各成员国在IMF中所持有的“基金股份”,是成员国在IMF中的地位象征。它决定了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里的发言权与投票权,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该国在国际金融格局中的影响力。

在履新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拉加德就强调要落实IMF于2010年批准的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以更好反映国际经济格局变化。

美国作为最大股东,占有IMF 17.69%的份额,在IMF份额改革等重大决策上具有一票否决权。因美国的多次阻挠,IMF的改革方案被搁置长达4年之久。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MF份额将增加一倍,将IMF的总份额从约2384亿欧元特别提款权增加至4768亿欧元(约合7200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需要把更多的钱投到IMF,美国国会一直采取反对态度。二是超过6%的份额将向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是IMF成立以来针对新兴经济体最大的份额转移方案。直到2016年1月才正式生效。

在2014年4月份召开IMF春季年会上,拉加德直言不讳地表示IMF已沦为美国政治的“连带”牺牲品。必须做出改变。主要进行三项改革:一是发达国家将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超过6%的IMF份额;二是份额被严重低估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全部进入前十名;第三,中国所持有份额从目前的3.72%升至6.39%,投票权从3.65%升至6.07%,跃居全球第三。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

拉加德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忠实参加者。2014年3月份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她在开幕演讲中表示,中国马上就要进入下一阶段非常伟大的历程,中国要跻身成为全球强的经济国家,同时中国要把十几亿的人口继续进行城镇化,继续让他们脱离贫困。因此需要做好三方面:第一,要有一个非常坚定的决心。第二,要有明确的路线图。第三,要有全球的责任感,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中国对于全球责任的分担也会在增加,需要来更好地支持全球的福利,全球金融、经济的稳定,同时能够提升规则的制定。

我觉得在我们与中国的合作方面看到这个关系,通过像这样的论坛在不断提升,另外为下一代中国人实现中国梦我们也在促进改革,惠及中国的经济。大家曾经听过要有伟大的梦想才能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我也赞赏中国梦我也希望能够惠及更多的人。相信中国能够很好的迎接这些挑战,因为过去已经证明具备这样的能力。

拉加德在担任IMF总裁期间多次访华,非常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

她说,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就是IMF与中国伙伴关系的鲜明例证,这对IMF、中国以及国际货币体系都有里程碑意义。

在拉加德看来,更多中国籍雇员进入IMF高级管理层也是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舞台上影响力提升的体现。2011年,IMF任命朱民担任副总裁,朱民成为首位出任IMF副总裁职务的中国人。

扩充IMF资金实力、增强危机防火墙、帮助世界经济和IMF成员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等成为贯穿拉加德IMF总裁任期的主要任务。

2011年上任伊始,就面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挑战。为此,她联手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组成“三驾马车”,为希腊、塞浦路斯等国提供救助,避免债务危机蔓延整个欧元区。

2014年6月10日,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伦敦表示,“目前为止,美国仍然是IMF配额最多以及贡献最大的国家,但是如果有一天将总部迁至北京,我也不会感到惊讶。”

坚定支持亚投行。2015年3月22日,拉加德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会开幕式并致辞。拉加德表态,IMF愿与亚投行合作。

2015年4月9日拉加德在华府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发表谈话。她说,亚投行反映“全球经济新局”。支持亚投行是“理所当然的事”,凡是对中国有益的事,对周边也都有益;若各国都强化国内银行,不仅对它们是好事,也将对邻国产生助益。各国无论给予亚投行何种支持和援助,对美国带来的风险都将非常小,一切风险都将由中国政府承担。

2016年2月19日,成功竞选连任IMF总裁。2016年7月5日,开始了第二个任期。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上,拉加德认为,全球已出现了一些结构性调整,并非“背靠着墙无退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领头羊。”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同样需要一个稳健的经济基本面。中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这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好事,但需要在可持续发展和结构性改革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来避免颠簸。、

拉加德向中国提出建议,有3项政策的组合可引导平衡,被她缩写为英文的“ONE”原则:“O”是指开放,让中国的经济更市场化,并加深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N”是指缩小,包括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强调绿色发展;“E”是指扩大,扩大创新、创业,扩大研发投入,实现产业升级,这将创造新的增长动力。

她甚至运用中国谚语作出总结,“人心齐,泰山移”,同时要“以身作则”。“一些改革措施应有全局的眼光、开放的心态,相信中国会作出表率。”

第三,作为欧洲央行行长,却充满着全球视野和普世智慧

2019年7月被欧洲理事会提名为下任欧洲央行行长后,拉加德于9月卸任IMF总裁一职。

作为欧洲央行行长,她于2023年在美国发出的的观点横扫世界头条:美元和欧元的领先地位国际货币地位并非理所当然。

2023年4月17日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纽约举行的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活动上预测,中美竞争引发的地缘政治矛盾引发“全球价值链分裂”,并威胁到美元和欧元的领先地位。如果可能会在短期内将全球消费者价格水平提高5%,在长期提高1%左右。

她强调,随着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并增加持有的人民币作为储备,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正在下降。“到目前为止,数据显示国际货币的使用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但这一切确实表明,不应再将美元和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视为理所当然。”。

她指出,美国在14种关键材料上“完全依赖”进口,欧洲98%的稀土供应依赖中国,“全球供应链中断”将打击电动汽车等关键行业。“中美竞争”等问题可能会导致“相对稳定”让位于“持久的不稳定”,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成本提升和贸易伙伴关系不稳定。

即使在美联储以利率绑架全世界尤其是欧洲的此刻,作为欧洲央行(ECB)行长,她坚定表达自己的独立判断立场:确信目前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很有可能在今年6月6日很有可能会采取降息措施。“对明年和后年的预测正在接近目标。

果然不凡,法国人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就像她的那些法国前辈政治家门一样,充满了丰富多彩的魅力和独具一格的智慧!

1 阅读:517

李国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